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分析

2023-12-16 19:34:12汪智勇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提质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汪智勇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率,尤其要在“双减”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总体来看,提质增效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加契合“双减”要求,也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浪费大量时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情况,促使学生在高质高效的学习中实现良好成长、全面发展。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质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把握,进而通过适当策略与措施加以改善,实现提质增效。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和动力不足。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认真学习。但是数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往往都觉得较为枯燥,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意识,导致学生缺乏足够兴趣与动力,自然无法实现提质增效。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组织具体教学活动,很难令学生产生兴趣,教学质效也会大受影响。

2.教学内容与方法过于刻板。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决定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教师在实践中缺乏良好的创新意识,往往是以较为单调、刻板的内容及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会导致教学过程较为枯燥,还无法以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知识、培养品质与能力。不管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还是教学方法完全以讲解说教为主,都很难令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甚至会导致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十分枯燥且困难的课程,相应的教学效果就会变差,无法实现提质增效。

3.作业设计与布置不合理。作业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其往往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和强化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拓展以及综合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作业意识与布置能力,在设计与布置作业时存在作业量过大、作业难度不合适、作业类型单一、作业设计缺乏层次与个性等问题,导致不但难以有效发挥作业的作用,还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心理焦虑。

4.教学评价作用未完全发挥。教学评价能反映教学情况,从而为教学缺陷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等提供分析依据,进一步支持教学活动的持续改善。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评价意识,在实践中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成绩分析、错误讲解上,并不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的不足进行有效指导,难以通过教学评价持续改善教学质效。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仅仅从具体问题出发,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也导致评价结果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

二、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

1.构建以生为本课堂。将学生放在首位,是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没有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即便教师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保障教学质效。只有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始终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学生学习体验为抓手,全面推动教学活动的改善和优化,才能提升质量和效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且先进的教学意识和理念,适当弱化自身的主导性,转而增强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并带给学生轻松、有趣、易懂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有所收获,感受数学乐趣,增强学习信心,为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生本课堂的构建不仅要将学生群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优化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一课时,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导入,带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逐步对三角形加以研究。这种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的方式,不但让教学过程变得极为有趣,还能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2.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加以优化,是提质增效的可行手段。内容是学生学习、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以及载体,直接影响教学质效。在合适而优质的内容支持下,学生往往更容易产生兴趣,同时能够较为轻松、有效地理解知识。反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并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内容的情况。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及优化,才能切实保障教学质量与效率,确保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点的把握和运用。具体教学时,教师一般需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经验、兴趣喜好和学习能力等基本因素,从多个方面适当调整内容,尽可能提供适合学生的优质内容。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同时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两方面考虑,并优选最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能够以容易被学生接受并理解的方式实现提质增效。为了确保灵活选用最合适的方法,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两点进行实践和改进。其一,持续深化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掌握。适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很多,如讲解法、演示法、情境法、游戏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内涵、特点、适用情况、应用要点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并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其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仅是选择一种方法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要在选定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调整与优化,尽可能确保学生始终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良好而丰富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教师采取多媒体法进行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相关知识。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则大量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全面优化作业布置。合理设计与布置作业,是“双减”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多个维度优化作业,才能确保作业成为学生巩固基础、运用知识、复习总结和延伸拓展的帮手,防止作业成为学生压力的来源。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当遵循适当减少作业量、合理控制作业难度、丰富作业类型、协调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等基本原则,尽量做到面面俱到,确保作业高质量并发挥作业的作用。

5.综合改善教学评价。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助力教学的改善和优化,促进提质增效的实现。教师需要意识到评价的重要价值,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优化评价,确保评价结果足够真实、客观与可靠,并积极利用评价结果探索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

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一课时,教师对教学评价内容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全面围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既要关注最终的教学成果,也要关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反应,鼓励学生按照标准对自身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内部相互评价,以此增强结果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不同学生在运算定律掌握和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持续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综上可知,提质增效是“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师需要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并从多个维度探索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合理制定对策进行调整与改善,持续优化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猜你喜欢
提质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2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为城市提质而歌
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 01:17:50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18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