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健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兴趣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往往会组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潜移默化地会接受一定的知识熏陶。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师需要推进创意美术的游戏化,将多种多样的游戏运用到活动中,保持活动形式、内容的创意性,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创意美术的乐趣,增强其美术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为渗透游戏化教学理念,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乐趣,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突破原先的活动形式限制,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锻炼其视、听、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应将游戏作为活动的载体,强调创意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其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大胆创造。
例如,在创意美术课堂中组织“动一动”主题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造,动手制作出符合主题的美术作品。当幼儿的创意作品完成后,要开展“比一比”活动,比较每个幼儿的作品,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幼儿创意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材料,这就要求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搜集废旧纸箱、玩具等带到幼儿园,并放到指定区域,在后续开展创意活动时,教师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完成制作。
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教师的活动组织应突破原先的理念和方法限制,给幼儿更大的自主权,使其可以在游戏活动的参与中,学到与美术相关的知识。
幼儿年龄偏小、生活经历有限,对世界的认知不足,因此,在各种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贴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在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幼儿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设计贴合幼儿发展的主题情境以及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其想法并自主创作,逐步具备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教授幼儿画小鱼时,可以在一个个的“圆圈”上添几笔,形成小鱼的形状,这种画小鱼的方式比较简单,很多幼儿对这种“圆圈”变鱼的画画方法很感兴趣,被这样的活动方式所吸引,也就可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此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分享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鱼,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掌握的鱼的直观印象,进行自由创作。
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培养幼儿创造力、创新能力,让幼儿在趣味性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创意美术课堂的魅力与乐趣。
创意美术课程并非单纯的绘画课,它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手法,如涂鸦、手工制作、剪纸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表现和实施形式,可以让幼儿在课堂上有更新奇的体验。因此,在开展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保障游戏形式的丰富性,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时,可以自觉接受游戏的熏陶。
例如,针对制作面食的活动,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相应的素材,让他们可以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做面条、包饺子。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医院、超市等生活情境,让幼儿将制作的面条和饺子送到这些地方,在真实体验中逐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在其动手制作前,教师需要讲述做面条、包饺子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幼儿自由组合。一些幼儿负责和面,一些负责擀面、擀饺子皮、制作馅料……通过分工合作,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乐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游戏活动表现形式的创新,根据活动主题与目标,设计出对幼儿更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创新思维,锻炼创意美术能力。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幼儿所面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在优越的环境下,幼儿可以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虽然较多,但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较少,在参与活动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身眼界、思维等方面的限制。为保障创意美术游戏化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确保所设计的游戏可以完全贴合主题。幼儿每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并能够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将生活素材都运用到创意美术作品的制作中。
例如,在创意美术课堂的“色彩创意”活动中,教师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开展教学。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要求每个幼儿都要制作拓印画,将自己脑海中春天的景象通过拓印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拓印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使用一些生活化素材,通过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材料,营造春天的景象。如,有的幼儿将瓦楞纸撕开,制作成花盆,随后使用雪花片、泡沫纸等,拓印出不同深浅的花朵。基于此,在创意美术游戏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只要是贴合活动主题的素材,都可以拿来使用,以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生成创意性的内容,让幼儿乐于参与这些活动,将活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有效结合起来。
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为帮助幼儿掌握更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要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并在每个主题下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创意性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下,用活动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幼儿教学中实施创意美术游戏化活动,若想锻炼幼儿的学习、动手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并根据活动主题与要求,巧妙为幼儿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可以在独特的游戏情境内,感受活动的趣味性。为保障游戏情境的科学性,教师要与幼儿加强合作与交流,综合各自的想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情境中,感受游戏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例如,在开展“美丽的手帕”弹珠滚画的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小弹珠去旅行”的游戏情境。这一游戏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幼儿都愿意参与到这一游戏情境内,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弹珠旅行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小弹珠的旅行过程所吸引,发现小弹珠一会儿到了上面,一会儿又到了下面,一直在动。此时,教师可鼓励幼儿带领小弹珠到各个地方旅行。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而且也锻炼了幼儿的创作能力。
游戏情境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创意美术趣味性和游戏化水平,教师需根据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对应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提升其协作能力。
总之,幼儿园创意美术课堂中,为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年龄、性格和心理等特点,为幼儿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化活动,使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时,锻炼其创意美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