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星, 周民权
(1.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社会性别定型作为群体定型之一, “是文化和社会约定俗成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性别角色和行为规范的思维和预设”[1]。 在俄罗斯, 男性和女性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形象和角色定位, 社会性别定型的区别折射在非言语交际中, 男女两性的言谈举止既具有某些共有特征, 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在众多非言语交际符号中选择问候类礼节身势(этикетные жесты приветствия)作为分析对象, 主要是基于问候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复现频率最高的礼节情境, 具有很强的社会规约性和习得性; 问候类礼节身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 问候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步, 它给人以第一印象, 并获得“首因反应”。 在社会交往中, 除问候语(如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Привет, Добрый день等)这一最常见、 最简单的言语问候礼节符号外, 以“握手”“拥抱”等礼节身势为代表的非言语问候礼节符号使用得恰当与否也直接关系着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将以何种基调继续进行。 较之于其他礼节身势, 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的呈现形式更多, 其社会性别定型特征更为明显, 且与汉语中的问候类礼节身势能够形成对应, 可以促进对比分析, 更具研究价值。 搜索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й русский корпус, 以下简称МУРКО)发现, 与感谢、 道歉、 请求、 恭维等其他类型礼节身势相比, 问候类礼节身势的呈现力度更大, 可比性更强。 有鉴于此, 拟借助МУРКО语料库, 系统分析俄罗斯男女两性在此类非言语交际符号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别定型, 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在跨文化, 尤其是跨性别的交际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实现有效交际。
МУРКО作为俄语国家语料库(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корпу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以下简称НКРЯ)的多媒体子语料库, 于2010年10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目前包含了21.2万余个声频和视频片段, 不仅涵盖了20世纪3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的百余部电影作品, 而且还有广播录音、 新闻采访等多媒体片段所对应的俄语口语文本, 总计511万余词次。
在信息呈现形式和内容上, МУРКО语料库把文本、 图形、 视频图像、 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 形成3个特有的标注体系, 即正音标注(орфоэпическая разметка)、 言语行动标注(разметка речевого действия)和身势标注(жестовая разметка), 为学习者创设了多渠道、 多模态的语言学习环境。尤其是身势标注,对剪辑文本中交际者身势进行了细致标注, 为深入研究俄语身势语等非言语交际符号提供了很多便利。
根据俄罗斯学者格里什娜(Е.А. Гришина)的观点, 身势标注包括如下要素。
第一, 社会特征(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а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即说话人/演员姓名、 说话人/演员性别、 角色性别、 说话人/演员年龄、 角色年龄、 社会情境; 第二, 附属物品(аксуссуары), 即在剪辑文本中动作者完成相关身势动作所涉及的所有物品的统称, 如沉思时咬的“铅笔”, 对火时的“香烟”等; 第三, 身势次数(кратность жеста), 有单次和多次之分; 第四, 主要器官(основной орган), 包括头部、 躯干、 单手、 双手、 单腿、 双腿等; 第五, 积极器官(активный орган), 即主要器官中能够主动完成相应动作的那部分器官(通常是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最积极、 发挥最大作用的人体器官); 第六, 身势特征(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жеста), 包括身势名称、 身势意义和身势类型等内容; 第七, 身势完整性(полнота жеста), 其中不完整身势可分为自行中断(автопрерывание)、 身势被打断(прерыванный жест)、 变换身势(трансформированный жест)、 简化身势(редуцированный жест)等不同类型; 第八, 身势真实性(аутентичность жеста), 其中不真实身势分为镜像身势(зеркальный жест)、 假装类身势(притворный жест)、 表演型身势(игровый жест)等; 第九, 身势的附带情绪(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е сопровождение жеста), 指的是伴随身势的“哭泣”“微笑”“大笑”等[2]。
打开МУРКО检索页面(https:∥ruscorpora.ru/new/search-murco.html), 在“Жесты”(身势动作)的“тип жеста”(身势类型)一项中, 勾选“этикетные жесты”(礼节身势)下面的“приветствие”(问候)选项, 点击“искать”(查询), 即可得到87个剪辑文本。 经过统计, МУРКО语料库中问候类礼节身势出现的总次数是120, 男性使用问候类礼节身势的总次数是96, 女性使用问候类礼节身势的总次数是24。 表示“问候”意义的礼节身势共计11个。 按照每个动作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降序排列, 得出表1的数据。
表1 问候类礼节身势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在俄罗斯人的人际交往中,除“рукопожатие”(握手)这一现代国际上通用的基本礼节形式外, 还流行着 “поклониться”(鞠躬)、 “обнять кого-л.”(搂抱……)、 “поцеловать руку”(吻手)等其他形式。 与此同时, 一些规范化程度稍低的礼节形式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кивнуть”(点一下头)、 “снять головной убор”(脱帽)、 “вскинуть руку”(扬手)、 “встать”(欠身)等。 我国学者孙乐中在其专著《实用日常礼仪》一书中, 把这些非正式的问候类礼节身势称作“致意礼”, 指的是在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在不宜驻足多谈的场合下以无声的动作语言相互表示友好与尊重的一种问候礼节, 也是人们见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3]。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 问候方式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受交际场合以及交际者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等因素影响, 人的性别属性也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变项。 鉴于此, 我们将以“性别”(пол)为参数, 重点对俄罗斯男女两性社会交往过程中“握手”“鞠躬”“亲吻”“拥抱”这四种规范化礼节形式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频次, 即每一种非言语问候基本礼节形式在男性或女性交际中的出现次数; 二是所占比例, 即某一种非言语问候基本礼节形式总的出现次数与男性或女性总的问候类礼节身势数量之间的百分比。 关于“性别”,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МУРКО中划分出了两种, 分别是“пол говорящего/ актёра”(说话人/演员性别)和“пол персонажа”(角色性别)。 本文选取的是演员和人物均为同一性别的语料, 那些男性扮演女性或者女性扮演男性角色的情况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握手”(рукопожатие)是一种交际双方以手相握来传递信息的身势语, 是现代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节和手段。 在俄罗斯, 男性和女性表达问候时都常使用握手动作。 这一点通过МУРКО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便可看出。 打开МУРКО检索页, 在“Жесты”(身势动作)的“пол говорящего/ актёра”(说话人/演员性别)和“пол персонажа”(角色性别)两个选项中先统一勾选“мужской”(男性)或者“женский”(女性), 再在“название жеста”(动作名称)中勾选“рукопожатие”(握手), 并在“тип жеста”(身势类型)中选择“этикетные жесты”(礼节身势), 最后再勾选下面的“приветствие”(问候)一项, 即可得出相应的文本, 如表2所示。
表2 两性交际中“握手”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表
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来的一种遗俗, 在当时被人们视为一种见面时相互致意的环节。 现如今, 按照俄罗斯学者科里耶德林(Г.Е. Крейдлин)的说法, 握手已演变为顾及相互性和对称性的重要语义因素, 更多展现的是交际双方之间的平等与团结[4]102。 在俄罗斯, 握手作为表达问候的交际符号在男性之间频繁使用, 哪怕父子或者亲兄弟, 见面时也会握手问好, 而中国男性恰恰相反, 家人之间一般互不握手, 跟越熟悉、 越亲近的人见面时通常也不握手[5]。
较之男性, 相互认识的女性, 主要是年轻女性之间才以握手互致问候。 异性之间, “握手也是一种既不过分亲热, 又不过于冷淡的比较相宜的礼节”[6]209, 而且一般遵循“女士优先”的国际惯例。 也就是说, 女方首先主动伸出手来, 男性才可以去握手, 如俄语中的“подходить к руке”(上前去握手)便是较为典型的男性礼节。
一般来讲, 握手时彼此都应该站立, 身体略向前倾, 目光注视对方眼睛, 伸出右手。 在汉族人看来, 右为尊为长, 握手时如果把左手伸给对方, 是不礼貌的[6]210。 从动作方式上来说, 交际双方因其角色身份、 社会地位、 亲疏关系等的不同, 也具有各自不同的握手方式, 男女两性亦是如此。 例如, 根据阿吉申娜(А.А. Акишина)等人的观点, “протянуть руку лодочкой кому”(向对方伸出船形的手), 即弯着手掌与人握手, 是相互认识、 打招呼时表示害羞、 难为情的动作, 通常为女性使用; 而“протянуть руку лопатой кому”(向对方伸出铲形的手), 即握手时手伸得笔直, 则是缺乏教养或藐视对方的动作, 常见于男性之间[7]。
此外, 男女两性在握手的力量大小、 时间长短、 坚决性(решительность)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通常情况下, 男性之间握手时力度较大, 时间较长, 双方手掌接触面积较大(有时还是双手相握), 且动作较为坚决, 这与大多数男性喜欢占据主导地位的性格特点不无关系。 而男女之间握手时, 往往是松松地一握, 接触面不大(甚至只是握住几个指头), 时间较短, 力度较小, 如果握得过紧过长过重, 有时会被认为失礼[6]209。 就握手动作的生理温度和感受温度而言, 男女两性也各不相同。 例如, 俄语中的“вялый”(软绵绵的), “тёплый”(温暖的), “влажный”(湿润的)等形容词常用来描述女性握手的特点, 体现其内心的柔美和细腻; 相应地, “твёрдый”(坚定有力的), “холодный”(冷冰冰的), “сухой”(干涩的)等词指的则是男性握手特征, “同男性圈子里的不友好态度密切相关”[5]。
从本质上讲, 鞠躬(поклонить; поклон)是“一种以头部、 身躯的高度来显示尊卑的图示性礼仪, 引申意义的高贵、 卑下同表示事物高度的本用(本义)之‘高’有直接联系”[6]260, 类似的礼节身势还有“下跪”(становиться на колени)。 汉语中“鞠躬”的使用对象很广泛, 相比较而言, 城市比农村的使用率高, 而城市里由于男性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比女性多, 因而男性的使用率比女性高。 就俄语中的“поклониться”(鞠躬)动作而言, 在搜索МУРКО语料库时, 共得到50个剪辑文本。 至于作为问候礼节的鞠躬在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际交往中的使用情况, 如表3。
表3 两性交际中“鞠躬”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表
由表3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男性人际交往中鞠躬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女性。 在俄罗斯, “礼貌的鞠躬”(вежливый поклон)或是其简化的“点头”(кивок, 又称небрежный поклон, 即草率的鞠躬)动作是男性的常见问候形式。
例句1 [Кирюхин (Николай Караченцов), муж, 47, 1944] Не имею чести?
[Гесснер (Ульрих Плайтген), муж] Отто Франц фон Гесснер/ инженер.
[Кирюхин (Николай Караченцов), муж, 47, 1944] Отставной поручник Кирюхин/ Родион Иванч.
[Гесснер (Ульрих Плайтген), муж] Очень рад.
[Кирюхин (Николай Караченцов), муж, 47, 1944] И мне приятно. Милости прошу.
[Гесснер (Ульрих Плайтген), муж] Очень.
[Кирюхин (Николай Караченцов), муж, 47, 1944] Заснул что ль/ твою мать.
[Алла Сурикова, Владимир Кунин, Ким Рыжов. Чокнутые, к/ф (1991)]
[基留辛(尼古拉·卡拉切恩索夫), 男, 47, 1944]有没有这个荣幸(认识一下你)?
[格斯涅尔(乌里利赫·普莱特戈恩), 男] 奥托·弗兰兹·冯·格斯涅尔/工程师。
[基留辛(尼古拉·卡拉切恩索夫), 男, 47, 1944]退伍中尉基留辛/罗迪恩·伊万奇。
[格斯涅尔(乌里利赫·普莱特戈恩), 男]很高兴。
[基留辛(尼古拉·卡拉切恩索夫), 男, 47, 1944]我也很高兴。 请。
[格斯涅尔(乌里利赫·普莱特戈恩), 男]请。
[基留辛(尼古拉·卡拉切恩索夫), 男, 47, 1944]睡着了/妈的。
[阿拉·苏里科瓦, 弗拉基米尔·库宁, 吉姆·雷若夫。 电影《疯人》(1991)](作者自译)
图1 基留辛弯腰与格斯涅尔握手
此例对话发生在工程师格斯涅尔和退伍副军官基留辛之间。 两人初次见面, 在相互做完自我介绍之后, 握手致意。 而基留辛在握手时, 还稍稍“弯了下腰”(поклониться), 表示为相识而感到荣幸与高兴。
按照现有的礼节规范, 男性需向熟人或是刚刚介绍给他认识的女性鞠躬, 而且通常是年轻的男性向年龄稍长的男性或女性鞠躬[4]63。 一般来讲, 戴着帽子的男性在鞠躬之前, 必须先摘下帽子或者略微抬一下帽子, 鞠躬时要把帽子拿在手里。 女性在鞠躬时可以不摘下头巾。 如在МУРКО语料库中检索到的唯一一个包含女性鞠躬动作的剪辑文本中便是如此。
例句2 [Н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Людмила Чернышева), жен, 53, 1908] Аа!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Надежда Петровна.
[Надежда Петровна, жен] Здрасьте/ Нина Алексанна. Здрастьте/ здрасьте. Давненько вы у нас не были. берёт пальто. Пожалуйте пожалуйте.
[Н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Людмила Чернышева), жен, 53, 1908] Спасибо/ спасибо.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тта, Александр Хмелик, Алексей Салтыков, Сергей Ермолинский. Друг мой, Колька!, к/ф (1961)]
[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柳德米拉·切尔尼舍娃), 女, 53, 1908]啊!您好/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
[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 您好/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 您好/您好。 您好久没来了。 外套脱掉。 请/请。
[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柳德米拉·切尔尼舍娃), 女, 53, 1908]谢谢/谢谢。
[亚历山大·米达, 亚历山大·赫梅里克, 阿列克谢·萨尔特科夫, 谢尔盖·耶尔莫林斯基。 电影《我的朋友, 克里卡》(1961)](作者自译)
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进来以后, 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嘴上不停地说着“Здрастьте”(您好), “Давненько вы у нас не были”(您好久没来了)之类的问候语, 还主动伸手和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握手, 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 表示敬意。 不过她并没有把头巾摘下来, 因为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 裸露在外面的女性头发总是与猥亵行为或者罪恶联系在一起。
图2 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弯腰与尼娜·亚历山德罗夫娜握手
在俄罗斯, “亲吻”(поцелуй)是男女之间见面打招呼时较常使用的动作行为, 如男性吻女性的手、 吻脸颊、 吻鼻子、 吻额头等, 女性之间也会这样互吻, 但男性之间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除非是同性恋者。 也就是说, 社会性别定型对男性的互吻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5]。 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亲吻作为一种表达亲密的方式, 一般只适用于问候和道别之时, 且在动作者之间的关系和吻的部位上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恋人之间主要是头、 脸、 嘴、 手、 胸; 其他人之间,“嘴”是禁区, 上对下、 下对上一般多为脸或额头, 一般也不吻手[8]103。
关于表示问候的亲吻礼, МУРКО语料库中共列举了两种表现形式, 即“поцеловать руку”(吻手)和 “воздушный поцелуй”(飞吻)。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进行检索, 得出表4的数据。
表4 两性交际中“吻手”和“飞吻”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表
由上可以看出, “吻手”是俄语中典型的男性专属动作。 研究人员经过考证, 吻手礼最早流行于中世纪法国巴黎社会, 是男士向尊贵妇女致敬的礼节(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尊贵的女客人, 如亲王夫人, 则不能行“吻手礼”), 其做法是, 女子将手伸向对方, 手掌朝下, 男子低头垂腰握住她的手指轻轻吻一下。 至于“飞吻”, 即先吻自己的手(通常是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中间部位), 然后将臂前伸, 挥手将吻送出, 它在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际交往中都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 作为向距离自己较远的人做出的感情表达或礼节性身势, 飞吻常用于问候或者道别之时, 且常伴有有声话语。
例句3 [Скамей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Комиссаров), муж, 32, 1904] Здрасьте! Привет! Здрасьте! Здрасьте! Привет!
[Валентин Катаев, Григо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 Евгений Петров, Илья Ильф. Цирк, к/ф (1936)]
[斯卡梅金(亚历山大·卡密萨罗夫), 男, 32, 1904] 您好!你好!您好!您好!你好!
[瓦伦丁·卡塔耶夫, 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夫, 叶夫根尼·彼得罗夫, 伊利亚·伊尔夫。 电影《马戏团》(1936)](作者自译)
该会话发生在演出的后台。 斯卡梅金在看到演员们上台时, 内心非常兴奋, 不停地“挥手”(махнуть рукой)打招呼, 甚至头都撞到了栏杆上。 可是他并不以为意, 只是“皱着眉”(зажмуриться), “摸了摸”(схватиться за больное место), 继续“飞吻”致意。
МУРКО语料库中有这样的实例。
例句4 [Рая (Евгения Мельникова), жен, 27, 1909] Где мой букет? [выводит Скамейкина из ложи] Где мой букет?
[Скамей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Комиссаров), муж, 32, 1904] А он у...
[Валентин Катаев, Григо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 Евгений Петров, Илья Ильф. Цирк, к/ф (1936)]
[拉亚(叶夫根尼·梅尔尼科娃), 女, 27, 1909] 我的花束在哪里?[把斯卡梅金从包厢里拉出来]我的花束呢?
[斯卡梅金(亚历山大·卡密萨罗夫), 男, 32, 1904]它在……
[瓦伦丁·卡塔耶夫, 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夫, 叶夫根尼·彼得罗夫, 伊利亚·伊尔夫。 电影《马戏团》(1936)](作者自译)
该会话发生在马戏团的后台。 拉亚“瞪大眼睛”(широко раскрыть глаза), 生气地责问道: “我的花束在哪里?” 结果斯卡梅金却支支吾吾, 回答不上来。 原来, 她的花束被送给了杂技演员Марион Диксон(马里恩·迪克索), 此时她正拿着花束, 一边“鞠着躬”(поклониться), 一边向观众席上的观众送上“飞吻”。
图4 马里恩·迪克索在舞台上对观众飞吻
在中国古代, 尽管封建礼教有“男女授受不亲”之规定, 但男女恋人相吻, 借以交流感情, 表达爱慕之情, 当是古已有之[6]108。 不过, 作为礼仪性身势语的“吻别”, 应该说是“外来词”, 仅限于情人、 亲属之间。
例句5 “我们以什么方式骨朵白(即goodbye的谐音)呢?”孙宝柱想起该走了, 说: “中国式的还是外国式的?”
“随你的便。 ”
孙宝柱一把将巴岛桂荣搂在怀里, 在她宽脑门上印上了一个外国人表示礼节、 中国人证明爱情关系的印戳似的吻。 (姚锐《巴岛桂荣》)
此例中, “吻”前面出现的一系列限定语足以说明这一动作行为的性质, 即是“外来的”, 而且与国外不同, 在中国有较明显的标志爱情的作用。
“拥抱”(обняться), 即双方伸开双臂, 互相抱在一起, 是一种重要的见面礼节, 尤其在久别重逢的场合更为常见, “因为这时交际双方(具有亲密关系的)都怀有共同的感情和感受, 这是构成这一体态的必要的感情基础”[6]227。 俄罗斯人在见到关系亲密的朋友时, 拥抱是常用的问候礼仪动作, 多见于女性, 在男性青年之间就较少见, 他们在这种场合, 往往用“相互捶打对方的背部或肩膀”(хлопнуть по спине/ по плечу)来表达喜悦之情。
按照上述操作步骤搜索МУРКО语料库时, 我们没有查询到“обняться”(拥抱), 只找到“обнять кого”(搂抱对方)这一个相关动作, 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两性交际中“搂抱对方”的出现频次及所占比例
事实上, 拥抱是“扑入怀抱”(броситься в объятия, 即身体扑入对方的怀抱中)和“搂抱对方”(обнять кого/ заключить кого в свои объятия, 即两臂合抱或用胳膊拢着对方的上身、 肩膀或脖颈)两个单向性体态的复合, 是交际双方感情交流最一致、 最充沛的表现。 它们虽然在动作方式上截然相反, 但由于性质相同(接触性很强), 且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因而在交际双方的关系上比较相似, 都出现在朋友、 恋人、 长少、 同事等关系较亲密、 亲近的人们之间。 与“扑入怀抱”只见于下对上(即晚辈扑入长辈怀中、 弟弟妹妹扑到哥哥姐姐怀中、 学生扑到老师怀中)、 男女相比多见于女性有所不同, 搂抱对方的体态在上下、 长幼相互之间都有表现, 但有性别上的差异。
根据国内学者周国光的观点, 在家庭中, 上对下时, 多是祖母、 母亲等长辈女性运用搂抱对方这一身势, 对小儿女们表示疼爱、 喜爱的感情(如果子女成年, 则有所限制); 下对上时, 多是女儿运用该动作对母亲(较少对父亲)表示撒娇、 亲昵等感情[8]229。 在非家庭场合, 一般用于同性的长少之间, 主要表示安慰、 亲热、 亲昵等感情。 请看例句:
例句6 — И я говорила — ничего страшного! — обрадовалась Вера Дмитриевна, подошла к дочери и обняла её.
“我说, 没关系!”维拉·德米特里耶夫娜很高兴, 走到女儿跟前,抱了抱她。
例句7 — сердито сказала бабушка. Мать обняла её. — Эх, мамаша, милая вы моя... — Вот те и мамаша!
奶奶生气地说。 母亲抱着她, 说道: “哎呀, 妈妈, 您可是我最爱的人……是我妈妈呀!”
例句6中, 维拉·德米特里耶夫娜以“搂抱女儿”(обнять её)的方式, 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обрадоваться); 例句7中, 奶奶很生气, 因此母亲一边“搂着她”(обнять её), 一边说出“Эх, мамаша, милая вы моя”(哎呀, 妈妈, 您可是我最爱的人)等撒娇的话语, 来安抚其情绪。
同样, 同辈(青年人)之间在搂抱对方这一体态的运用上, 也有一些差别。 通常来说, “女青年之间多是双手搂抱对方, 接触面积较大, 而且还有贴脸、 亲额头等进一步的亲昵表示”[6]225。 男性之间在搂抱对方时, 一般是用一只手搂着对方的肩膀, 接触面积较小。 试比较:
例句8 许凤笑了一下, 把小曼搂过来, 脸贴脸地亲着她。 (雪克《战斗的青春》)
例句9 Затем Сталин попросил подозвать к нему графа Шуленбурга, обнял его за плечи и сказал: ?Мы должны оставаться друзьями. Вы должны сделать всё, чтобы добиться этого.?
然后, 斯大林叫舒伦堡伯爵来见他,搂着他的肩膀说: “我们必须继续做朋友。 你必须尽一切努力来实现这一点。 ”
例句8中, 表示亲昵的连续体态“搂抱+贴脸+亲”属于不同部位不同动作的组合, 是典型的女性化动作; 而在例句9中, 斯大林把舒伦堡伯爵叫到跟前, 并在和他说话之前, “搂着他的肩膀”(обнять за плечи), 这比双手搂抱对方更显庄重, 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表达了亲密友好之意, 同时又不失男性沉稳的做事风格。
异性之间, 搂抱对方往往表示有浓厚的感情, 多见于恋人之间。 由于男性具有支配型的性格, 因此该动作的主动者一般是男性, 但也不乏性格开放的女性。
例句10 “……但是你是我的……一个女人有权利得到她的爱情, 她的幸福, 她所爱的人!”于是, 她走过来, 紧紧地搂住伊汝, 把那张闪着泪花的脸贴过来。 (李国文《月食》)
“她”(妞妞)是一个农业改革的新兵, 思想相对比较开放, 认为“女人有权利得到她的爱情, 她的幸福, 她所爱的人”。 因此在当爱情摆在自己面前时, 她表现得很勇敢, 会主动去“搂住”她的爱人伊汝。
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处处体现“人的因素”, 涉及面广, 值得探究。 由于受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社会建构等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男女两性在组织和实施非言语问候基本礼节形式时, 彰显出鲜明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 男性和女性作为社会交际的主体, 分别具有各自专属的非言语行为定型, 构成“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的对立关系, 这是其一; 其二, 许多非言语动作行为同时存在于男性和女性群体中, 但由于受文化传统、 心理、 社会建构等因素的影响, 在动作方式上却不尽相同。 总的来讲, 女性倾向于通过动作行为尽可能表现出自己性格和情感上的柔媚特征以及性别上的优雅气质, 男性则希望自己的动作行为能够体现出男性气质或者使人联想到男性气质。 本文基于МУРКО语料库中所能查询到的87个剪辑文本, 着重探讨了俄罗斯男女两性在握手、 鞠躬、 亲吻、 拥抱等4种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使用异同, 后续将尝试自行建立语料库, 对社会性别定型在道歉、 感谢、 告别等其他类型礼节情境中的表现展开更详实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