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研究生培养中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
——以日本文学方向为例

2023-12-15 09:20张卫娣程国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话语研究生学术

张卫娣, 程国兴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一、 研究生培养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关联性

(一)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 提升国家创新和创造实力, 以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竞争[1]。 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与创造上, 而现阶段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与创造则集中来源于科研工作。 也就是说,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依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这与研究生教育历史发展脉络是一致的。 研究生教育自产生之初便是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 以培养科学接班人为目标。 “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 尽管培养形式发生变化, 培养类型更加丰富, 但科研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固有的、 反映其根本性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属性, 并不因为研究生教育的形式、 类型乃至国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2]

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来说, 立足于本学科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是重点, 这种学术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本学科长期以来的学术积淀及传统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深厚的学术积淀及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优秀的科研及学术人才, 可以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使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体学科建设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最终为国家精神文明进步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二)“大思政”“新文科”思潮下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

近年来, 在国内高等教育“大思政”格局下, 高校思政课程改变了以往毕其功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役的教学模式, 而逐渐与专业课结合了起来, 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 形成课程群的协同效应。

高校外语类研究生教育涉及外国语言学、 文学、 历史学、 哲学等诸多领域, 且是近年来兴起的国别区域研究的主阵地, 同时也是了解世界各国学术的前沿阵地。 外语类研究生培养教育肩负有中外文化互动交流的任务, 对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及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中国道路”,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 即如何在学术研究领域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成为近来学界探讨的热点。 这也反映在教育界的“新文科”建设方面。 2020年11月3日, 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提出, “建立健全学生、 学术、 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 创造光耀时代、 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不断增强自信心、 自豪感、 自主性, 提升影响力、 感召力、 塑造力”[3]。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融入是“课程思政”及“新文科”建设共同的需求。 研究生培养工作关系着我国科研与学术大厦的根基, 引导外语类研究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文化自信, 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主体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二、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意义——以日本文学为例

近年来, 外语学科虽然作为独立的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历史地看, 外语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 尚没有形成系统和独有的学术话语体系”[4]。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语言学、 文学、 国别历史政治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及架构基本都源自国外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及理论思想。 国内高校日本文学史研究生相关课程的知识、 理论及方法论来源基本都以日本学界历来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文学史最基本的时代划分文体为例。 日本主流学界一般将日本文学史分为“上古”(奈良及以前)、 “中古”(平安时代)、 “中世”(镰仓、 室町)、 “近世”(江户)及“近代”(明治时代以来)。 这种区分方式源自西方的历史“三段论”, 是西方学术话语影响的体现(近代, 受欧洲史学影响, 福田德三与内田银藏等将日本历史分为“古代”“中世”“近世”, 这样的分法进而发展成为“原始”“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理论)。 国内学术界及相关课程基本都照搬了这样的时代区分, 大部分教材都采用了类似的划分方式。 这种时代区分标准虽然是一个简便易理解的方法, 但是容易淡化各时代文学的关联性。 对于类似的课题, 我们应该从文学形式、 思想内涵、 中日文学关系等特点, 基于自身学术立场对其进行反思或讨论。 立足于中国学术视角, 对日本文学史的重要概念、 观点、 理论进行反思; 基于中国学术立场, 通过解构已有的日本或西方的概念, 建立新的概念来构筑学术体系的根基, 进而产出大量独到的、 具有普适价值的观点乃至学术思想, 共同构筑起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的大厦。 这可以增大中国学界的影响, 也能对日本本国文学乃至世界的日本文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三、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参考依据——以日本文学为例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 社会经济结构是法律与政治等上层建筑以及与其配套的意识形态的基础。 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其演变必然也与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方式以及经济方式、 上层建筑构建出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息息相关。 以日本文学史各个时代的文学特点为例, 奈良时代及平安时代前期日本汉文学兴盛, 平安时代中期后, 以《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为代表的所谓的“王朝文学”开始兴盛。 按照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 一般认为这种变化源自宫廷贵族文学沙龙活动的兴盛以及遣唐使废止造成中国文化影响力减弱等。

那么, 怎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释这样的现象呢?考虑平安时代文学由“汉风”向“国风”转变的现象时, 需要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文学艺术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特点。

奈良时代, 日本吸收中国先进的生产方式、 制度文化, 通过构建中国式的律令制统治秩序以稳固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这一时期的汉文学自然是日本知识阶层所积极汲取的。 它正是在“农业经济中央朝廷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中不断兴盛并发挥作用的。 至平安时代中期,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停滞, 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贵族及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中央朝廷统治力下降, 律令制度不断解体, 导致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汉文学也呈现衰退景象。 这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解释自然要比日本学界简单的逻辑归因显得更深入。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理论是我们讨论日本文学研究重大问题时的有力思想武器, 是日本文学研究中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随着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构建活动的持续推进, 在文学研究领域, 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遗产被重新重视。 这首先表现在国内中国文学研究领域。 “我们应当重建中国现代学术传统, 在当下西方理论与研究方法主导中国文学研究的语境中, 重新发掘现代中国学人在文学研究上的戛戛独造与煌煌遗产是很有必要的。”[5]由于中日文学的特殊关系, 日本文学中存在大量与中国文学同性质的文本, 例如日本汉诗文。 即便是和文学, 也是在中国文学的滋养下发展的, 在形式、 题材及内容上都与汉文学有相通之处。

在日本文学研究中也可以借鉴中国文学研究界“回归传统”的思路。 回归传统, 汲取古代文学研究的精华为今所用, 是构建日本文学研究中国学术话语的重要途径。 因此, 中国古代文论是重要的参考。 我们自然可以尝试参照《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 结合现代文学理念对日本古代汉诗进行深入探讨, 那么对于和文学我们又可否这样做呢?其实日本古人早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 以《古今和歌集》中的“歌论”为例, 纪贯之对于和歌的起源、 作用、 形式等基本问题的讨论都参考了《诗经》“大序”中的诗歌理论, 从中可见平安时代和歌理论的构建亦是在中国古代学术话语体系之中完成的。 和歌是在汉诗文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文论不仅可以应用于日本汉诗文, 而且可以应用于和文学。

另外, 中国古代亦有大批日本研究图书, 例如明代为了应对倭患而编纂的一批日本国情研究图书。 这些书中保存了古代文人对日本文学的初步研究及评价。 如明代的《日本考略》“文辞略”中, 收录了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文, 还按照当时中国学术话语进行了评论: “按文以载道, 诗以理性情, 如典谟训诰国风雅颂为足多者。 彼倭夷诗文, 肤鄙纤巧, 而于道义风化, 邈无所关。 其不足为士君子齿录明甚矣。 兹姑述一二, 盖彰我国家同文之盛, 且以圣人之道之宏, 覃被四夷, 而海隅日出, 沾渍为尤深也。 ”[6]作者薛俊从“文以载道, 诗以理性情”等儒家话语对当时日本诗文的内涵及水平进行了评论。 其中观点虽不乏局限性, 但是这本身就是中国话语下日本文学研究实践极佳的例子。 中国古代文献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中的精华为我们跳出当今学术局限, 从中国学术视角审视日本文学提供了一种思路参考。

(三)近现代中国学界相关学术积淀

近代, 周作人、 鲁迅、 丰子恺等学者对日本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译介及研究。 近年来, 叶渭渠、 唐月梅、 林少华、 王向远、 王晓平等许多国内学者对日本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进行了细致的译介及研究。 在这些丰硕的成果中自然有不同于国外学界且能够彰显中国学术特色的精华可供参考。

四、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以日本文学为例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融入

在相关文学理论、 文学史研究、 文本解读等专题教学中, 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方法论, 对已有的教材或学术成果进行辩证吸收。 对源自日本及西方独特历史语境下形成的文学理论、 概念、 观点进行重新审视、 解构,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论进行新的阐释, 培养研究生立足于中国学术主体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 在针对中世隐者文学兴盛这一现象的专题研究及教学中, 需要探讨王朝贵族文化没落背后与社会经济状态相关的逻辑, 即日本古代模仿中国实行“公地公民制”, 它的解体如何造成平安时代日本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没落, 进而造成王朝文化的衰落。 通过类似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术训练, 学生可以真正理解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及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提高洞察力及学术思辨能力。

(二)中国传统及当代学术思想的融入

基于日本文学深受中国文学文化影响的特点, 教师应当引导研究生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学术传统, 吸取其精华, 同时承继近现代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界的经验。 在具体的文本实证研究中不断积累成果, 培养学生学术自信, 为日本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工程添砖加瓦。

在具体的教学中, 可以设置相关的中国文学经典教学项目, 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应用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 如在研究日本诗歌的相关专题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心雕龙》等古代经典文论, 基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对日本的汉诗与和歌的韵律、 手法及思想内涵等进行评论; 注重从中国学界比较擅长的比较文学及跨学科角度研究日本文学的特质, 充分借鉴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及成果, 进而深入分析中国文学影响之下的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审美特点, 加深对日本文学的认识深度等。

(三)学生思辨能力及独立学术精神的培养

在西方文学理论、 思想深入影响的现实之下, 只有培养外语类研究生独立的思辨能力及学术精神才能够使其对外来思想及理论有更好的辨别能力, 达到中外互鉴, 提升学术水平。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中国学术传统体现的“中国特色”, 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的理论框架, 也是具体实践方法。 只有依据自身的意识形态取向及传统文化, 才能使研究生确立学术主体性自觉, 进而有能力对国外的概念、 理论、 观点的精华进行辩证吸收, 对非真理性概念及观点进行甄别。 在此基础上培养研究生思辨能力以及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独立学术精神, 使其在学习及研究过程中摆脱国外话语体系的束缚, 基于中国学术立场对文学现象有自身的理解及观点, 为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五、 结语

在学术研究领域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学派, 是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 理解中华文明的必要途径, 关系着人民的文化自信, 关系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学术大厦的构建始于学术人才的培养。 外语类研究生担负着中外文化交流、 学术互动的重任, 无论是从课程思政角度还是从“新文科”建设的角度来看, 在其学术培养工作中融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生教育中, 培养研究生独立的学术精神及中国学术话语意识, 养成其学术主体性, 提高其学术水平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 自身科研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探索工作与融入研究生学术培养同等重要, 只有两者互融才能使学术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正向促进, 推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以及影响力的发挥。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 我们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确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的正确性, 以及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 是构建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所倚仗的基础。 这不仅是我国学术特色的重要体现, 更是学术研究终极目的——探索真理所要求的。 反过来讲, 基于以上途径的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 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内容。

猜你喜欢
话语研究生学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