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2023-12-15 09:14郑美琴彭志亮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3期
关键词:针对性康复训练心绞痛

郑美琴,彭志亮,杨 芸

(厦门市第三医院 福建 厦门 361100)

据临床调查统计,我国心绞痛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45~65岁的人群中,心绞痛的年发病率为1%,而65~80岁人群的年发病率则达到4%。现阶段,药物为临床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方案,通过改善心肌缺血,以缓解症状。但由于心绞痛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缺乏对治疗、疾病等知识的精准认知,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影响自我管理能力,延长疾病康复进程。而常规干预方案缺乏针对性,仅将干预重心放置于症状表现中,未能及时改善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导致病情反复发作[1]。因此,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弹性,加速预后恢复。认知行为理念即为行为与认知理论的结合体,是行为和认知理论的一种衍生发展思想。临床学者常将其应用于心绞痛护理中,护理人员全面测评患者认知能力,并结合其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纠正其错误认知,传递积极的健康生活思想,帮助患者养成乐观心态,达到治疗目的。由蔺海影等[2]研究可知,通过在无痛分娩初产妇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疼痛感。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20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遵循指南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3]中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者;②经斯普利心脏分级法(Killip)分为Ⅱ~Ⅲ级者;③患者发病于12 h内,且首次在本院接受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如肝癌;②入院前,装有心脏起搏器、新发严重心律失常者;③因主观意识未能完成同期治疗者。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40~80(49.65±5.77)岁;病程1~4(2.13±0.45)年;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受教育程度:高中28例,大专48例,大学及以上29例。将2021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41~80(50.18±5.48)岁;病程1~5(2.39±0.38)年;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受教育程度:高中30例,大专45例,大学及以上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入院后,护理人员将两组分别置于院内两侧。在研究结束前,两组不可互相交流沟通。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发现异常者,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给予相应处理。谨遵医嘱每2 h监测血氧1次;护理人员全面测评患者病情进展及心理状态,通过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帮助其正确认知疾病及治疗;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采取面对面的形式,结合短视频、书籍或健康讲座展开健康教育,针对治疗期间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解惑。与患者沟通时,需注重交流方式,定期讲解心绞痛治疗及干预的重要性及目的,以改善其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规律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普及心绞痛的健康知识,积极鼓励患者讲述内心情绪,以减轻其压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为主,保证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少量多餐。家属需仔细配合医护人员,协同照护患者的饮食起居,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督促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患者应穿着宽松的衣服,修剪指甲,可用热水擦浴,针对长期卧床患者,及时给予翻身及全身擦拭,避免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2次/d。

1.2.2 观察组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①认知干预:a.会谈。以聆听为主,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明确患者存在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并将其根据重要性进行排序,通过综合行测评,与患者共同讨论因素产生原因,分析其认知能力,沟通针对性干预方案,以获取正确认知;每次会谈时,护理人员需要总结上次会谈内容,并与本次会谈相结合跟进。开始时,应针对性探讨重要性问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患者将重心放置于问题本身,逐渐审视自身,从而再次强化患者认知。当谈话结束时,护理人员总结与反馈本次会谈,保证与患者所理解思路与内容相一致,以达成共识。频率每3 d 1次。b.健康教育。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心绞痛等相关知识利用剪辑软件编制成数分钟的短视频,以便生动形象地展现。内容包含病因病症、诊疗方法、预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并将短视频发送至患者及家属手机上,供其学习观看,视频内容以简洁易懂为主。②行为干预:a.心理干预。动态、系统地测评患者情绪变化及心理状态,由专人每日负责倾听患者疑惑,及时地为患者解惑,以降低其焦虑及抑郁。以每天1次的频率与患者沟通,主动分享成功案例,以创造温馨、和谐的治疗环境。b.康复训练。结合患者病程进展及恢复程度制订针对性康复训练,如慢跑,患者以足中和脚跟着地,将手臂自然弯曲在腰线以下,两个手臂前后交替摆动,使腿部相应反方向运动,目光看向正前方。频率为每次15 min,1次/d。c.随访干预。出院后,护理人员以每15 d 1次的频率进行居家访问,查看患者是否谨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沟通查看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程度,并将住院期间及出院期间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整理总结,鼓励患者见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恢复心得及经验,从而增强恢复动机。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于入院当日、出院前一天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正常值为50%~7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正常值35~50 mm)、b型钠尿肽(BNP)(正常值<100 pg/L)。②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符合《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原性猝死预防指南》[4]中心律失常临床诊断标准,典型症状为心悸、乏力等)、心律不齐(表现为心悸、出汗、乏力、憋气等症状)及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均符合《2015年ACC/AHA/SCA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5]中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症状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30 min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③自我管理能力:于入院当日、出院前一天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进行测评,该量表包含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行动能力及情绪认知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10个测评条目,采取1~10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76,优化效度和分半系数为0.841,信效度较好[6]。④心理弹性:于入院当日、出院前一天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价,该量表以Likert 10级评分法,包含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3个维度,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63,量表重测信度为0.852,信效度较好。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不同时间CSM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CSM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不同时间CD-RISC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CD-RISC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针对心绞痛治疗原则为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从而增加血流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但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发病时常伴随痛苦、濒死等主观感受,致使其承受巨大的精神负担,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之患者缺乏疾病认知度,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影响预后治疗效果[7]。故需在心绞痛治疗期间辅以科学、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可顺利推动患者的康复进展。护理人员通过坚持以改善患者健康认知的原则,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正确认知,改善其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以促进康复[8]。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

本研究结果可知,出院前一天,观察组CSMS中疾病医学管理、行动能力、日常生活管理、情绪认知维度及CD-RISC中力量、乐观性、坚韧性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饶建云等[9]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通过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心理弹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恢复健康的信心。考虑原因:认知行为干预即为从而激发改善个体形成健康认知的角度出发,以机体个人意愿为主体,结合其病程进展及实际情况,拟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通过会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形式,最大限度促进心绞痛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行为动机,从而实施正确的行为改变。通过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明确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应激性压力,共同协商探讨该事件对机体的损伤,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治疗过程中行为的管控。护理人员如实观察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内心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增加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相较常规干预模式,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可通过自制短视频等方式使患者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准确了解病程进展,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不良思想。通过积极鼓励患者的学习能力,并分享成功案例,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认知水平和治疗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能力[10]。

由谭艳芳等[11]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认知行为后,其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病程进展进行综合性分析,结合本院治疗现状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为患者、家属普及心绞痛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干预措施,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治疗习惯。通过康复锻炼,能够增加心肌的供血,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并明显改善机体内的脂质代谢,减轻易患因素的威胁;同时还可促进机体的心理射血速率,改善线粒体的量与质,提升肌肉内抗氧化酶的含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一天,观察组LVEF、BNP、LVEDD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认知行为干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对心绞痛患者的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及其他临床指导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不仅可激发患者康复训练、疾病认知度等行为转变,还可改善其心理弹性。但考虑到干预的持续时间较短,本研究还存在较多不足,希望日后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针对性康复训练心绞痛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