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3-12-15 09:14张志敏娄小平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3期
关键词:恐惧导向效能

张志敏,虎 婕,娄小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肺水肿、下肢水肿、胸闷、心悸等症状[1]。其主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尤以老年人多见。CHF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性非常大,可能导致体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危及生命[2]。CHF患者需要进行运动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的耐受性,改善心肺功能和肌肉代谢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理活动,提高生活质量[3]。此外,适当的运动训练还可以促进心脏和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综合运动训练是发展迅速的护理手段[4]。需要层次理论是人类行为动机学中一种经典的理论模型,它提出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驱使着他们的行为。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在满足患者身体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心理、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被认为是适合CHF患者的护理方法。但目前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在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少。鉴于此,我院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CHF患者92例为纳入对象,旨在分析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在CHF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92例CHF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5]中诊断标准,且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存在器质性病变者;②急性心力衰竭或伴有严重瓣膜性心脏病者;③存在严重糖尿病或未控制高血压者;④伴恶性肿瘤者。按随机数排秩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72.9±5.24)岁;病程(5.51±1.46)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20例。研究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72.6±5.24)岁;病程(5.61±1.5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已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调整等,定期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保持适当的运动。干预6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具体内容如下。①确定个体的需要:需要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当下的情感状态,并通过问卷、面谈等方式来确定他们对身体锻炼的需要。②制订可行的目标:根据评估结果为个体设定可行的目标。目标应该切实可行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同时也应符合个人的能力、限制和时间安排。③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根据个体的需要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和锻炼方式,这些运动不仅应该符合个体的兴趣和喜好,还应考虑心肺功能、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提高。④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需要根据个体的需要和目标,结合科学的训练原则,如逐渐增加强度、循序渐进、循环运动等,制订个体化的训练计划。计划需要包括周计划和日计划,在实施时要注意与个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⑤监测和调整: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个体的身体变化、运动表现和情感状态,并给予反馈和建议。根据个体表现,适时地调整训练计划、目标和项目,使其更加符合个体的需要和兴趣。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运动自我效能应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由15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自信”和“完全自信”评分1~5分,量表得分15~75分,评分越高表示个体运动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运动恐惧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运动回避(5个条目)、运动恐惧(4个条目)、危险感知(4个条目)、功能障碍(4个条目),该量表总分17~68分,评分越高表示运动恐惧水平越高。②心功能: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应用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应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评估患者运动耐力,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x)、最大运动功率(Wmax)与力竭时间,应用六分钟步行距离(6WMD)评估患者的6 min行走距离。③躯体症状与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应用心衰症状问卷评估调查表评估患者躯体症状,该量表包括日间呼吸困难、胸痛、下肢水肿、夜间入睡困难等7个症状,每个症状评分0~12分,总分0~8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应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MLHF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临床症状、情绪、社会与体力限制等条目,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MLHFQ、躯体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LHFQ、躯体症状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能提高CHF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运动恐惧感。CHF患者的自我效能指的是他们对自己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疾病的信心水平[6]。在运动方面,CHF患者通常会感到疲乏、气短、肌肉无力等症状,这些都会导致体能的下降,患者担心运动会加剧这些症状[7]。为了帮助CHF患者克服对运动的恐惧,需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同时采取适当的运动康复措施。李玉等[8]研究认为,步行运动训练对CHF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能够帮助患者克服运动恐惧。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3、6个月后,研究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运动恐惧感。原因为综合运动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种方式[9],在满足患者生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患者的体能水平,从而让患者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所改善[10],提高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和自信心。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能够与教练和其他患者进行互动,建立社交关系。这些社交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感受到他人的认同和支持,进而提高自我效能[11]。另外,通过运动训练,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关于健康、运动和疾病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降低疾病风险和恐惧感[12]。

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CHF患者的心功能通常会逐渐恶化[13]。在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心脏能够通过代偿机制来维持心排出量的需求,如通过扩张心室、增加心肌收缩力等方式来弥补心肌的功能减退。然而,随着病情进展,这些代偿机制逐渐失效,导致了心功能的损伤和心肌的退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加剧[14]。许婷婷等[15]认为,运动训练能够帮助CHF患者改善其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1),力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LVEF、VO2max、Wmax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6MWD长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需要层次理论作为综合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之一,其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摄取和利用能力,从而改善身体代谢,减轻心脏负担。同时,长期的运动可以减少心肌的萎缩和纤维化,避免心脏重构。另外,适度的运动可以刺激心肌收缩,增强其力量和活性,从而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总之,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善CHF心功能,并在安全范围内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量,从而达到长期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能缓解CHF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躯体症状、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可以减轻CHF患者躯体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原因为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运动训练通常包含多种类型的运动,如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等,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功能。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健康状况,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运动训练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适应,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参与和受益于运动训练[16]。同时,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运动训练通常采用渐进式负荷和难度递增的训练方式,从而避免了运动过量和不适当训练对患者健康的负面影响[17]。另外,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运动训练通常是长期的持续性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各系统的适应性和改善病理生理状态,缓解躯体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导向的综合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减少运动恐惧,改善心功能与躯体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过少,期望今后继续累积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恐惧导向效能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