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映丹 周伟敏 邓丽梅
【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肝功能变化、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2组产妇肝功能均有所改善,试验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第二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33-0093-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3.031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HBV携带者可达10%左右,其中有1/4左右的携带者会发展至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可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1]。HBV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较多,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HBV感染新生儿中通过母婴传播者可达1/3以上,是导致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若感染HBV时,患者年龄越小,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的概率越高[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HBV是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的关键,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已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3]。也有研究[4]指出,HBV感染为妊娠不良影响因素,妊娠早期孕妇受HBV感染影响会加重妊娠反应、增加流产风险,妊娠晚期孕妇感染HBV则可提高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在妊娠、生产过程中,与护理人员的接触时间较长,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开展分组对照试验,详细分析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61±3.3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51±1.02)周;体质量57~75 kg,平均(66.81±4.61)kg;初产妇24例,经产妇24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初高中25例,高中以上11例。试验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69±3.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42±1.12)周;体质量55~77 kg,平均(66.96±5.03)kg;初产妇22例,经产妇26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例,初高中27例,高中以上10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本研究已通过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入选的9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妊娠产妇;(2)经临床相关检查,均明确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3)在该院进行分娩。
排除标准:(1)妊娠期间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2)需要行剖宫产产妇;(3)存在肝脏手术史产妇;(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产妇;(5)合并语言、认知、交流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疾病产妇;(6)对本研究存有疑问或不愿参与产妇。
1.2 方法 產妇入组后,均完善相关临床检查。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关知识普及;生产时给予产妇鼓励等,协助产妇完成分娩;分娩后,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喂养。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1)入组后,护理人员准确掌握产妇病情、认知理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等,并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干预。借助多媒体、书籍等工具向产妇普及HBV相关知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讲解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措施等,同时鼓励产妇提出疑问,并给予解答。在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的同时,注意关注产妇心理情绪波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帮助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3)建议产妇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针对肝功能损伤严重者,则应禁止摄入高蛋白食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蛋白质[5]。若产妇出现下肢水肿,则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量。(4)准备隔离产房,在产妇生产时应用一次性物品,并做好分离血液、体液准备,密切观察产妇生产进展以及病情变化,关注产妇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着重对产妇出血情况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缩短产妇产程时间,保护产妇会阴部位,防止裂伤,并避免会阴切开等情况发生[6]。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清洗产妇口腔、鼻腔等,随后使用温水清理产妇身体表面的羊水以及母体血液。产妇离开产房后,对产房进行消毒处理。(5)新生儿出生后2 h内肌肉注射HBV疫苗。产妇使用缩宫素,严密观察其阴道流血情况。指导产妇进行正确喂养,根据其乳汁HBV-DNA检测结果,HBV阳性者采用人工喂养,HBV阴性者可进行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1)肝功能变化。比较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2组产妇相关肝功能指标HBV-DNA、ALT、AST水平变化情况。(2)产程时间。对2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3)不良母婴结局。统计2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HBV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 护理前,2组产妇HBV-DNA、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产妇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HBV-DNA、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程时间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母婴结局 试验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8%、2.08%、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16.67%、1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亦是导致我国HBV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在HBV感染产妇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传播途径进行干预,对提升新生儿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HBV母婴传播通常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不正确喂养,宫内传播较为少见[7]。阴道分娩过程中,如果新生儿长时间暴露于母体血液或体液中,会增加新生儿HBV感染概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予以针对性护理的产妇HBV-DNA、ALT、AST水平明显优于常规临床护理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常规临床护理在进行用药指导时,容易忽略部分缺乏正确疾病认知或伴有不良情绪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的个体化需求,导致用药依从性不高;而应用针对性护理,责任护士可通过健康宣教详细讲解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以及保肝治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和预防新生儿感染HBV的重要作用,纠正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产妇按时、合理用药的依从性,改善因持续感染引起的肝功能伤,增强产妇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同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产妇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干预,使产妇情绪保持相对稳定[8]。有研究[9]提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的产前健康宣教应包括HBV传播途径、免疫方法、健康饮食指导、母婴阻断临床效果及重要意义等各方面内容,以提高产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干预效果。另有研究[10]证实,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治疗有效率,改善肝功能,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HBV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在妊娠期间,HBV可大量繁殖并侵袭机体,造成肝功能受损,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易引发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产后出血,同时HBV可扰乱机体循环对胎儿进行的血氧供应程序,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针对性护理通过产前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指导等,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帮助产妇建立分娩信心,对于缩短产程具有积极意义,并通过提高产妇用药依从性最大程度地降低HBV-DNA水平,减轻HBV感染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分娩的安全性,降低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11];分娩过程中注重对产妇会阴部的保护,可预防会阴出血,降低新生儿暴露于母体血液中的概率,是阻断母婴传播HBV的有效措施[12];产后立即对新生儿进行清洗,可有效减少新生儿暴露在母体血液、体液中的时间,降低新生儿接触HBV的概率,是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重要措施之一;产后指导产妇正确喂养以及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产后HBV母婴传播。
综上所述,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在其围产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清,程昌盛,吴玉凤.随访干预在阻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594-4597.
[2] 黄小年,谢晓燕.聚焦解决模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负性心理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6):2041-2044.
[3] 夏春香,曹慧.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提高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健康教育效果的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8):606-608.
[4] 陈莉,周红,温海燕,等.HBV感染对单胎妊娠孕妇孕期围产结局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3):455- 458.
[5] 王貴菊,鲁荣华.基于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43-2746.
[6] CHANG K C,CHANG M H,LEE C N,et al.Decreased neonatal hepatitis B virus(HBV)viremia by maternal tenofovir treatment predicts reduced chronic HBV infection in children born to highly viremic mother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9,50(3):306-316.
[7] 王新华,曹嫚,岳彩虹,等.实施多元化管理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276-279.
[8] 徐达珍,韩贤琪.高病毒量HBV感染并妊娠的临床护理研究[J].系统医学,2020,5(15):127-129.
[9] 宁艺芳,陈少平,唐洁,等.基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个案管理模式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3):99-101.
[10] 刘爱霞,王英辉.针对性护理在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2):306-307,310.
[11] 冯建红,孙彤.参与性护理模式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61-63.
[12] 黄惠文.“一对一”授权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1971-1974.
(收稿日期: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