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医学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2023-12-13 20:41邱利娣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慢性病医学学科

邱利娣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感染重症监护病区, 广东 珠海, 519000)

我国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由于并行发展所产生的“裂痕”历来已久,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医学学科框架下并行发展,学科间的融合往往被忽视,并大大弱化了对医学生大健康意识的培养,令其思维固化[1]。在护理学领域,该问题尤为严重—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缺乏对多学科间的融合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仅仅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忽视疾病预防、随访,缺乏从基础研究融会贯通至临床实践的转化能力,严重限制了我国护理人员发展的宽度。国际上“群医学”的提出,很好地弥补了这些裂痕。群医学概念的普及,将有力地推动国家“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转变。将“群医学”融入护理学学科建设当中,指导护理人员梯队的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将能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护理团队在慢性病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为此,本文拟从群医学与临床护理、群医学在临床护理普及的迫切性、群医学对临床护理的实践建议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群医学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1 群医学定义与临床护理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群医学曾有多种定义。目前国际上多引用来自国际公共卫生教育网站的定义—群医学是由卫生保健系统自身或者联合其他协作者,在实现个体保健及治疗的基础上,为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而开展的一系列具体活动[2]。值得注意的是,Gray 和Ricciardi 明确指出群医学并不等同于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应进一步实现向群医学的转化——这是因为欧洲卫生服务长期存在五大主要问题(质量差异、资源浪费、病人体验不佳等)及四大挑战(需要增加、需求增长、财政有限等)[3]。在综合多种定义后,我国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团队作出如下定义:群医学是以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为宗旨的学科。其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学科,统筹个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措施与人群整体健康行动,以达到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群医学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方法学。群医学理念认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实施个体诊疗、康复保健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活动,从而实现人群疾病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提升全人群健康水平[4]。

1980 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护理学主要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其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护理学的概念从根本上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这与群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将群医学理念贯彻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合适的、有需要的。

2 群医学观念在临床护理普及的迫切性

目前我国护理团队的发展往往偏重临床,而淡化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学等方面的工作。1项根据广西8 家三甲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大多临床护理人员未曾发表过科研文章,尤其在低年资护士及护师群体中。此外,大部分护理人员自认其为学习的科研知识不足[5];1项根据深圳市某一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其绝大部分护理人员未曾获得过专利发明(95.7%),绝大部分未曾参与过教材编写(95.4%),绝大部分未曾参与过基金课题研究(80.6%)[6]。此外,根据四川某医院统计数据,临床护理人员对科研伦理的认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7]。据统计,临床护理基金论文在学科领域分布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诸如肿瘤领域可占将近五分之一(18.1%);而多学科、多科室协作两者则百分之一都不到(0.73%、0.13%)[8]。这些数据提示我国护理人员在主持课题、参与课题、参与教材编写、专利设计和申报科技成果方面能力总体不足,护理科研发展不平衡,科研伦理水平亟待提高。这些不足在年轻护理人员中尤为明显。科研水平的缺失势必影响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多领域交叉的相关科研产出少,有待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群医学观念的普及能为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极佳的平台与指导。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的社会主要疾病负担。多项研究表明,群医学思维指导慢性疾病医疗服务管理决策,能带来相当的获益[4]。一项2014 年的加拿大国家慢性病监测系统相关研究表明,在群医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国家慢性病监测系统,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中筛选高血压、糖尿病、癫痫和帕金森病等慢性病监测指标问题。该方法提供的数据适合用于公共卫生监测、初级保健和卫生服务研究,并为这些疾病的政策提供信息[9]。在我国,艾滋病防治体系的实践亦是群医学实践成功运用的典范——强调跨部门合作、强调社区层面人群干预、强调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融合[4]。据报道,在疼痛管理实践中实施群医学的方法(疾病登记管理、多学科护理),对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护理质量改进及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价值[10]。护理人员往往作为慢性病随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群医学的理念的灌输及其方法的运用对其监测疾病变化、护提高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某些医院在护理人力及物力应急管理上的不足[11]。但是,我国采取医防结合的策略,救治病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这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医防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4]。同时,这也彰显了群医学思维在急性传染病应护理急管理上的重要价值。下一次新的传染病何时、何地、如何出现等,这些都是难以完全预测的。为更有效地保障我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实施,群医学思想必须在临床护理人员中尽快得到充分的普及、学习。

3 群医学对临床护理的实践建议

群医学观念在临床护理普及刻不容缓,如何将其进行普及,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1 重视科研与临床的密切结合

科研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临床问题,临床问题是科研的出发点。医院、科室在努力提高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同时大力鼓励(尤其是低年资护士)进行科研探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力争开拓性成果,然后以研究成果反哺临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多学科协作需进一步被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分科知识融通发展,扩展护理人员能力宽度。

3.2 规范化慢性疾病管理

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的社会疾病负担,单纯依靠临床医学无法彻底解决这一卫生问题。因此,需要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推动形成以“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各类卫生资源分工协作格局,发展预防、治疗、康复、照护相互协调促进的健康服务体系群组管理[4]。据报道,群组管理、4R 模式等护理随访管理模式已取得一定益处[12-13]。

3.3 综合防治新老传染病

新老传染病依旧对公众健康存在威胁,为此需在防治中贯彻群医学理念。对于艾滋病、结核病等传统传染病,护理人员往往是随访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可为其建立疾病登记管理,方便患者日后随访联系、病情变化监测;同时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并发症等),因此应从既往单一学科护理转变为多学科护理,提高患者体验及生活质量。对于新型传染病,护理人员应以以群医学理念做好人力及物力应急管理,包括建立梯队,统一调配、集中培训,重点考核、磁性管理,正向激励等[11]。

4 小结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过程的健康保障。群医学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符合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要求[14]。群医学倡导并聚焦健康促进与健康公平,强调从疾病的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康复五个方面综合开展防治工作,将其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势必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宽度、提升慢性病管理效能、更好应对新老传染病,从而实现人群整体长远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慢性病医学学科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超学科”来啦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