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性化解读”到“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2023-12-12 05:51杨亭顾培培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立传阿Q鲁迅

杨亭 顾培培

课堂设计要始于学生之问,结于学生之得,始终贯彻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主体”课堂形式的要求。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文《阿Q正传》为例,教学第一课时时,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情节与阿Q的形象进行了梳理与探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说中所呈现的“阿Q与未庄”“精神胜利法”“国民性弱点”等关键信息。然后,学生观看完电影《阿Q正传》,阅读小说的完整文本。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立足于“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对阿Q形象背后的国民性进行解读,进而“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一、个性化解读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由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决定的,《阿Q正传》正是此类作品代表。从它问世起,学界对其的研讨就已开始,且从未停止。因此,对该文本的教学如果仍按照传统课堂中的师生传道方式,无疑会陷入解读困境。教师和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从作者、作品及读者个人的性格、阅历、学养等不同角度出发,交流思想、争鸣碰撞后达成共识或保留异议,才能真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学生眼里的《阿Q正传》是怎样的?教师提出导学问题:“鲁迅为什么要为阿Q这样的小人物立传?”

小组1:其实鲁迅在《阿Q正传》的《序》中已经点明了他为阿Q立传的原因。他强调阿Q既不是一个历史人物,也不是一个现实人物,无法考证,所以就不能用传统立传的方式。于是,鲁迅特别用了说书人“闲话休提,言归正传”的口头禅,来暗示阿Q是一个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小组2:正史中很少有人会为小人物立传,而鲁迅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想打破这种传统,为普通人立传,让人们看到小人物存在的价值,所以用了虚构性的传名来为一个虚构的小人物立传。

小组3:我们认为鲁迅写的不仅仅是阿Q这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在当时的环境下,有许许多多的阿Q——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了,但国家还是一样积贫积弱,国人的思想也还是和过去一样,阿Q身上的特点也是许多国人身上的特点。鲁迅的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所以他想借这篇文章来警醒国人,希望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学生给出的见解超过了教师的预期,证明在前期提供了足够多的阅读材料之后,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自主解读的。前期充分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对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有了鲜活、自主的理解,也为后文的个性化提问奠定了基础。

通过问题导学的启发,学生提出了很多个性化的问题——

阿Q的姓名、籍贯为什么会“渺茫”不见?他到底算不算未庄人?

小D的名字和阿Q的名字的组成方式为什么一样?

阿Q为什么讨厌假洋鬼子?

为什么电影里面的老爷爷对阿Q很关心,小说里面却很冷漠?

被阿Q骚扰后,吴妈的反应是不是大了点?

未庄赛神的晚上,被抢了钱又挨了打之后,阿Q的老法子为什么不管用了?

……

对于以上问题,在进行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后,有的学生并未思考出所以然,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问题进行了多样化解答。其实,研讨的过程本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从知识结构及学生思维能力所不及之处进行补充,对学生明显的说法错误及时纠正,对言之有理的及时给予肯定。

这些未经打磨的问题就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只有真的读了、想了、疑惑了、释然了、再困惑了,才能在课堂学习之后将外界解读转化成自己所得。

二、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重视体验,由此形成的美学传统,就是重视人在艺术创造和鉴赏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的深度阅读是其个性化解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进行了个性化解读,才能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汇总后,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阿Q的人物形象分析,二是阿Q的生存背景分析(创作原因)。如果能把这两类问题理清,让学生探知清楚鲁迅塑造这类看似滑稽实则悲剧的畸形人物实为剑指当时的病态社会,那么“鲁迅为什么要为阿Q这样的小人物立传”的问题就能寻得答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可达成。据此,本堂课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

1.分析文中的阿Q们。以“阿Q的原名是不是赵阿桂”这一问题为例,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阿Q不姓赵,因为他比较爱说大话,喜欢找存在感,所以他的话可信度不高。

生:我认为阿Q姓赵,因为阿Q再糊涂,也不会丢掉自己本来的姓。他能很自然地说出是赵太爷的本家和辈分问题,就说明他姓赵是符合事实的。

又如,“被阿Q骚扰后,吴妈的反应是不是大了点?”

生:吴妈的反应确实大,也应该大,不然无法显示出吴妈的贞烈。只有将事情闹大,借他人之口说出“谁不知道你是个正经人”,才能配得上平日里吴妈“行得正,坐得端”的形象,才更能显示出阿Q的“可恶”。

生:这件事虽小,背后却映射着整个社会的礼教体系。与《祝福》相比,《阿Q正传》虽未达到“礼教杀人”的程度,但仍存在封闭落后导致的狭隘、异化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人物寻求价值认同感的渠道也随之畸形化,例如自我安慰與自欺欺人。

师: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发现吴妈的身上似乎也有阿Q那种自欺欺人的影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阿Q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个像,也是群像?

生:可以这么说,因为文中出现的未庄人,他们的身上都有和阿Q相似的地方。

师:那么未庄还有哪些阿Q呢?他们的身上又有哪些阿Q的特点呢?

生:小D是另一个阿Q,他不仅名称构成与阿Q是一样的,而且也称自己是虫豸。

生:赵太爷是另一个阿Q。当阿Q闹革命的时候,他见到了阿Q,却怯怯地迎着,低声地叫他老Q,其实这就是欺软怕硬。在革命之后,他把假洋鬼子帮他买的“银桃子”挂在身上,“骤然大阔起来……所以目空一切”,买一个“银桃子”挂在身上便自认为是革命党,这和阿Q的自欺欺人是一样的。

生:还有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去尼姑庵里闹革命、砸龙牌、偷宣德炉的行为和阿Q去尼姑庵里偷萝卜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性质更恶劣。阿Q是一个革命投机分子,他参加革命不是为了改良社会、救济天下,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仅阿Q是如此,连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赵白眼等都与阿Q一样,也是为了私利而参加革命。他们全然不顾革命的性质、宗旨是什么,只认为参加革命能维护自己的地位。所以他们也都是阿Q。

2.“未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阅读报告。

未庄环境分析

(1)人群构成:第一类是压迫者,如白举人、赵太爷、假洋鬼子、赵白眼等人;第二类是被压迫者,如闲人(欺辱阿Q)、看客、阿Q、王胡、小D、小尼姑等人。在压迫者中,白举人和赵太爷是典型的地主阶级,假洋鬼子身上兼有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身份;同时还有赵白眼这类帮凶。被压迫者又可以分为两种人,第一种是闲人与看客,第二种是阿Q、王胡、小D等底层雇农。这个等级结构相当稳定。

(2)地理位置:农村。

(3)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4)思想上:封建礼教占据统治地位。

总结:未庄是当时中国地理环境闭塞、经济落后、思想封建的农村的缩影,或者可以说,就是当时中国的缩影。

阿Q在未庄的社会地位

(1)阿Q没有家,也很贫穷,只能寄住土谷祠。他一字不识,只能靠到处打短工为生,是一个过着半流浪生活的雇农,没有宗族,也入不了族谱。

(2)阿Q身形瘦小,甚至他连自己非常藐视的王胡也打不过骂不过。他无名无姓,没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甚至没有朋友,没有人牵挂他,他也没有牵挂的人。未庄的人处处欺负他。

(3)总结:阿Q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想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拼命地想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想融入未庄,然而都失败了。

小组交流后,师生得到如下结论:阿Q是被未庄人排挤在外的。他孤零零一人,无父无母,无亲无友,他不曾感受过一丝温暖。除了终日奔波劳作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外,他无所适从,所以,他非常渴望安全感。他想了各种方法来融入未庄,希望被认可。怎样才能成为未庄的人呢?正常来说,要么通过土地,要么通过婚姻。首先,阿Q是无力购买土地的,更何况土地权受宗族的保护,一般也不会卖给外来人。所以阿Q绕过土地,采取了声明自己姓赵这样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然而,这个声明被赵太爷的一个巴掌打破了,说他“不配姓赵”,这就剥夺了他进入宗族的权利。第二种方式是婚姻,正如《乡土中国》中所说,“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入赘使男子可以进入另一方的社区)”。吴妈事件背后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机缘,然而在阿Q惊世骇俗的求爱方式下,吴妈被吓跑了。这不仅导致了他想通过婚姻来立足的梦想破灭,还给他带来了严重的生计问题——未庄人都不愿意找他干活了,第二种方式也失败了。于是,在糊里糊涂中,阿Q走上了革命之路。然而,他并不知道革命的真正意义,错误地认为,革命了便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便能改变他在未庄的地位,结果他稀里糊涂当了替罪羊,丢了性命。

观其一生,因为得不到接纳与认同,阿Q只能通过自欺欺人,欺负比他更弱的人来对抗无能、孤苦与失败,并最终走向灭亡。阿Q的可怜、可笑乃至最后的“大团圆”都是这种环境的产物。

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不再局限于“是什么”,更多的指向“为什么”。基于这些认知成果再回看问题导学,学生对“鲁迅为什么要为阿Q这样的小人物立传”的问题,有了更鲜活、更深层的感受。正如张天翼先生在《论〈阿Q正传〉》中所说:“假如你不是生活在那个强吃弱,大压小的未庄世界里而你能够被人爱,被人帮助,而你也会去愛人,帮助人,那你才是真正做了一个‘人。”

综上所述,把外在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语言,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持续思考、不断回探和深入研讨中形成个体审美经验。学生对阿Q的认知是一步步变化的,从最开始的“愚蠢”到“可笑”,再到“阿Q很可怜”,并最终认识到,对于这种孤弱畸形的生命,同情不能解决问题,揭露和清除其蔓延滋生的社会土壤,才有意义。在一步步探索中,个性化解读的意义最终呈现,鲜活的审美体验也终于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

猜你喜欢
立传阿Q鲁迅
抒怀
任伯年为吴昌硕画像“立传”
鲁迅,好可爱一爹
阿Q和老A
为乡土立传,为农民代言——陆军乡土题材戏曲创作研究
为隐名慈善者画像立传——《一座城市倍加珍视的秘密》浅析
鲁迅《自嘲》句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