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培育路向研究

2023-12-12 07:53:48王明严
中国商论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海南

摘 要:数字产业化改变了国际贸易形态,产业数字化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两者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了国际贸易竞争力。本文分析了传统“钻石模型”中六要素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变动趋向、关联模式及相互作用,剖析了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海南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路向。

关键词:海南;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化

本文索引:王明严.<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23):-08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12(a)--04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数字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并应用企业生产,必然会引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从量变到质变,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模式、新业态的数字贸易,将是推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式。数字贸易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提供数字服务与实现数字交付的新型贸易形态,是数字化基础技術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贸易提高了全球要素的流通速度、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着全球贸易竞争格局,所以数字贸易是当前世界各国争抢的至高领域。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培育国际贸易新优势、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打造便利化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公共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进而培育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以便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大课题。

当前,学术界关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是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蓝庆新、窦凯(2019)认为,技术水平、贸易开放度、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及相关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效用,而不匹配的人力资本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着显著的反向效用。李清沛(2021)从“钻石模型”的六个维度比较分析了金砖五国的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表明中国具有绝对量的优势,但要素间发展结构不均衡导致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谢玉、张宝明(2020)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10个主要影响因素,认为不同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是第一关键要素。岳云嵩、李柔(2020)通过测算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竞争力指数来比较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认为我国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增长缓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献梳理中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数字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和选取指标、维度比较相近,不同的是所用验证数据选取了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时间段的时间序列及实证检验工具的差异,导致最终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结论基本一致。但是,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绝对不是单纯地做实证分析就能较为准确地找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找到有效的提升策略路径,原因是用于检验的数据全是经济运行后得到的数据,对运行后的数据做实证检验只是事后分析、修改,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但经济运行环境时刻在变,因此预测的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数据要素作用于传统国际贸易六大维度要素后的变动方向、相互作用方式及贸易竞争力形成机理,结合海南省的自然禀赋、产业特征及国际贸易特征,探索海南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路向。

2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传统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要素中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产业集聚、政策及机会等仍将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发挥作用,但因数字技术的融入导致要素间原有作用机制及影响的显著性发生变化,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方式也发生变化。数字贸易通过数据流动强化各产业间信息和技术要素共享,以数据形式存在的要素和服务成为国际贸易标的物;数字贸易通过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货物和服务贸易融合渗透,推动贸易全流程、全产业链数字化,助力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实现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2.1 数字贸易竞争力的演进机理

贸易竞争力源自生产要素自身产生的竞争力、要素配置效率产生的竞争力及生产管理运营效率产生的竞争力三方面。波特“钻石模型”的六大维度中,生产要素是形成贸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与政府政策是影响企业要素配置效率产生的贸易竞争力,企业组织战略与机会则会影响企业生产管理运营效率产生的贸易竞争力。各维度的数字化将使要素间的作用机制得以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贸易竞争力。企业是市场运行的微观主体,区域数字贸易竞争力是企业数字贸易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基础,生产要素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竞争力将受到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企业组织结构、同业竞争及政策和机遇的影响。当数字要素融入企业生产各环节时,信息技术打破了生产要素流动中原有的种种阻碍,改变了要素间的作用机制,优化了要素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流通要素体系中的要素也将被重构,实现从生产端到供应链、再到消费终端的数字化创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得到优化,社会生产成本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2)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是促成贸易竞争力形成的外部引力,对供给有一定的牵引和导向作用,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时,社会需求提高,拉动产业提高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电子商务提高了居民消费方便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消费升级,需求侧的变化催生了网络新零售,使生产与消费更加紧密联系,消费升级带动供给侧的生产技术革新和供给水平的提升,供给水平的提升又引致新需求;数字贸易促进了消费升级,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贸易的融合发展激发了商贸行业的深刻变革,生产企业更容易实现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当新需求出现时,生产企业将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

(3)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与上下游产业匹配才能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产业内上下游的企业才能相互促进,并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有利地位。如果产业链中的企业A数字化程度处于落后状态,则该产业链中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就会选择与其他数字化程度强的企业合作,企业A就可能被淘汰到该产业链之外。该产业链为不被淘汰出局,企业A必须调整生产要素配置、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以达到与该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匹配的层次。相反,如果企业A的数字化水平高、生产率优于产业链内的其他企业,短期内企业A就会受到其他落后企业的拖累,长期如此企业A将失去竞争力。

(4)企业战略及组织形态。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和组织形态就要有与之对应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生产管理模式,不同的要素配置方式和生产管理模式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数字经济时代,同行间的竞争迫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5)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或货币不仅能够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还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降低生产要素的调配成本,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同时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会带来需求增加,间接拉动企业生产。全球化数字经济浪潮推动着世界各经济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各经济不仅在其内部出台相关发展数字经济的利好政策,还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以便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有利地位。

(6)机遇。当新的区域经济组织出现或国内行业发展相关的新政策出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原有战略的实施,企业需要调整原有的发展战略。新政策或新环境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有来自同行的更大竞争压力。

数字化“钻石模型”中,影响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关键维度是数字化生产要素,其他五个维度都影响着核心维度的数字生产要素效用发挥,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体现为数字贸易竞争力,如图1所示。

2.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字贸易竞争力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决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直接指标,是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各生产要素综合效用的体现,核心生产要素相对稳定、配置合理,能够给产业带来显著的竞争力。

传统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及企业家才能。数字经济下,当传统资本(K)承载有数字技术后成为数字化资本(DK),数字化资本的生产效率高于传统资本的生产效率。当普通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时,传统劳动(L)变成数字化劳动(DL),正常工作状态下,数字化劳动能够熟练操作数字化智能设备等数字化资本,数字化劳动的生产效率远高于传统劳动的生产效率。数字经济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条件是企业家才能的数字化思维转型升级,企业家的数字化战略思维即数字企业家才能(DE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导。土地无法与数字技术直接结合、无法具备数字思维,无法形成数字化生产要素,短期内可视为定量。

(1)假定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两个要素既定,资本和劳动完成了数字化成为DK、DL。因为DK和DL的生产效率均高于K和L的生产效率,所以在DK和DL的协同作用下,生产边界向外扩展,即在相同投入的前提下,产出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见图2),设在生产要素数字化之前的产出线AB水平下的产出方程为:

其中,A0(t)= Y/LαKβμ是生产中综合技术水平的体现,即全要素生产率(TFE),对方程(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方程(2):

lnTFE=lnA0(t)=lnY–αlnL–βlnK(2)

数字经济下,劳动和资本均升级为数字劳动和数字资本,产出方程为DY = DA(t)DLθDKγμ,对应的数字经济中的全要素生率如方程(3):

lnTFE=lnDA(t)=lnDY–θlnDL–γlnDK(3)

因数字技术的作用使得原生产函数曲线AB提升到数字生产函数曲线A′B′,即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2)假定企业家才能已数字化,仅土地要素既定,在数字化资本DK、数字化劳动DL和数字化企业才能DT协同作用下的生产函数曲面由非数字化生产函数曲面ABCDEF上升为数字化生产函数曲面A′B′C′D′E′F′,即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生产函数曲面凹向原点,如图3所示。

当然,现实中因数字经济政策缺失、数字营商环境不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DL、DK和DT的产出效用受限,此种情况的产出效用将遵循“木桶原理”,生产函数曲面将处于ABCDEF和A′B′C′D′E′F′之间,即全要素生产率并未达到预想目标,在此情况下,企业应适时调整要素配置及管理模式,以提高数字贸易竞争力。

3 海南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培育路向

数字贸易正在重塑全球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改变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模式。传统价值链分工中,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工业革命的资本和技术等竞争优势,占据了价值链分工中“微笑曲线”的两个高附加值端,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分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依赖人口红利和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只能在“微笑曲线”低端获取低附加值的贸易利益。在人口红利和土地资源要素比较优势逐渐消失的数字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必须基于本地区的实情制定并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验田、桥头堡,海南当结合本地区原有的自然禀赋、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有利政策,着力培育海南数字贸易竞争优势,提高数字贸易竞争力,突出“低端锁定”的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具体策略建议如下。

3.1 优化数字贸易营商环境

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数量与质量,同时直接影响区域内现有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而影响区域贸易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更加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法制化、便利化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是有效提高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关键。

海南应在自由贸易港总体框架下,对标国际上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数字营商环境水平,加快发展海南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完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海南而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3.2 完善数字贸易的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企业的数字贸易运行必须有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平台,与国内其他数字贸易发展先进的省份及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海南的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平台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着力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平台建设是提高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前提。

海南应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协同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及运营环境。

3.3 打造企业数字生态圈

在数字化科技的助推下,各大产业纷纷打造数字生态圈。数字技术及数据的通用性催生了不同业务逻辑下的互通技术场景,数据技术的互通性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超越自身资源禀赋所产生的效能。数字化生态战略共享数据和技术基础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充分多样化,扩大客户群体,促进交叉销售,帮助各产业全面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战略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上获得双赢。企业竞争力也受其关联产业的影响,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应积极参与数字生态圈建设,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海南應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国际数字港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现有科技园区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前来入驻,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产业集群、构建企业数字生态圈。

3.4 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融入数字化经济的必然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要素流通成本及商品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经营状况制定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及具体实施方案。海南省政府应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并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海南省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纳入考核范围;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衔接,结合海南省实情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3.5 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化高端人才。当前,海南数字化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结构不均衡、高素质数字化人才偏少等问题制约了海南产业数字化转型。海南省政府应加强数字化人才引进与培育需要的顶层设计、构建数字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数字化人才生态圈、强化数字化人才区域协同发展;建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数字化人才培育平台,打通数字化人才链供需的堵点,校企深度产教融合、共育数字化高端人才;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激励力度,建立数字化人才荣誉激励机制及收益分配机制,深化数字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改革,激励更多数字化高端人才到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进而提高海南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中国及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2022(3).

蓝庆新,窦凯.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2019(3):44-54.

李清沛.金砖国家的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J].科技和产业,2021(12):166-173.

谢玉,张宝明.中国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J].中国物价,2020(11):27-30.

岳云嵩,李柔.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20(4):12-20.

盛斌,高疆.数字贸易:一个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21(8):1-18.

李佐军,刘帝.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 加快培育造就数字人才[N].经济参考报,2022-12-13.

欧阳日辉,梁家骥.数字贸易发展的内生增长机理与中国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8):1-16.

猜你喜欢
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究
新财经(2019年8期)2019-06-27 00:20:01
贸易强省建设视角下河南省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北方经济(2019年4期)2019-04-20 08:03:50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社会科学(2019年3期)2019-03-29 05:05:06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运营创新变革
价值工程(2019年3期)2019-02-18 08:47:12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南方周末(2018-05-03)2018-05-03 17:02:13
为海南停留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14:36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