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CRP、NEU%及WBC在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12 12:35曹赛红颜天翔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3期

罗 浪,王 进,曹赛红,颜天翔

1.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与检验医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2.宁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600

血流感染(BSI)是脓毒血症、菌血症及败血症的统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GANDRA等[2]研究发现BSI的病死率可因不同类型的致病菌而有差别,革兰阴性菌较革兰阳性菌的致死率更高。BSI逐年上升的发病率与当前抗菌药物滥用、激素及各种介入性治疗等临床治疗因素有关[3]。一直以来,BSI患者因其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而无法对其明确诊断,临床上BSI诊断的“金标准”主要通过血培养,但血培养本身分离病原菌的过程复杂且相对花费较高,同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造成患者无法早期明确诊断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4-5]。因此,采用更快捷、更方便的手段来鉴别不同类型病原菌所属的BSI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血培养结果探讨相关炎症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白细胞计数(WBC)对BSI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宁乡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317例疑似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6例,女151例,年龄1~82岁。纳入标准:(1)血培养阳性患者结合其临床症状确诊为BSI[6];(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入院时间<24 h;(2)患有急慢性传染病;(3)既往确诊为恶性肿瘤;(4)既往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血培养阴性组(161例)和血培养阳性组(156例)。根据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菌组(40例)、革兰阴性菌组(105例)及真菌组(11例)。革兰阳性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岁;革兰阴性菌组男59例,女46例,年龄1~82岁;真菌组男7例,女4例,年龄12~78岁。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血培养细菌鉴定试验 血培养均按照《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7]进行鉴定。采用BD BACTEC FX细菌培养仪进行血培养,阳性报警后,取出培养瓶,转接种到血平板培养基继续培养,菌落形成后,采用DLSCAN-10自动加样仪将菌液加入对应细菌鉴定板,用DL-96A对BSI的病原体进行鉴定分析。

1.2.2血清PCT、CPR、WBC和NEU%测定 采用广州万孚生物干式荧光免疫检测分析仪FS-205及配套试剂,利用荧光比浊法对PCT进行检测,PCT正常参考范围为0.0~0.5 ng/mL。采用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ephstar Plus 特定蛋白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利用散射比浊原理对CRP进行检测,CRP正常参考范围为0~5 mg/L。采用迈瑞Mindray 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和NEU%,WBC正常参考范围为(3.5~9.5)×109/L,NEU%正常参考范围为50%~7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PCT、CRP、NEU%、WBC单项及4项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效能评价。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病原菌的构成情况 156株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共40株(25.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屎/粪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为主;革兰阴性菌105 株(67.31%),以大肠埃希菌(62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为主;真菌11 株(7.05%),以白假丝酵母为主(8株)。

2.2血培养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NEU%、WBC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血培养阳性组的PCT、CRP、NEU%、WBC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培养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NEU%、WBC水平比较[M(P25,P75)]

2.3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PCT、CRP、NEU%、WBC水平比较 3组PCT水平比较,真菌组>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RP、NEU%、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的PCT、CRP、NEU%、WBC水平比较[M(P25,P75)]

2.4PCT、CRP、NEU%、WBC单项及4项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NEU%、WBC单项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0.694、0.715、0.599,其中PCT在单项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更高,但各单项检测均低于4项联合检测的0.895。见表3。

表3 PCT、CRP、NEU%、WBC单项及4项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有研究数据显示随着BSI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高,人们对如何合理治疗与控制BSI的关注也逐年增多,因此早期明确其所属病原菌种类尤为重要[8]。PCT、CRP、NEU%、WBC等相关炎症指标均在细菌感染早期迅速升高,且2 h内就可检测出结果,可弥补BSI诊断“金标准”血培养检测时间长的缺陷。

PCT主要是人类降钙素前体蛋白,有研究显示PCT水平在有细菌感染的机体中几个小时就可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能反映BSI菌属,发生细菌感染时的革兰阳性菌先出现炎症反应,再通过细胞因子刺激PCT升高[9-10]。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内毒素能在体外直接诱导PCT水平升高,且高于革兰阳性菌。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培养阳性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感染组3组间PCT水平比较,真菌组>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牛新荣等[11]结果一致。提示PCT能区分细菌感染类型,对BSI疾病具有诊断价值。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机体组织损伤及炎症的敏感指标[12]。正常情况下CRP在血清中水平非常低,有细菌性感染时,将在几小时内迅速升高,已被证明在检测细菌感染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中等特异度,相关研究显示,检测CPR水平对感染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判断BSI细菌类型也具有一定意义[13-14]。本研究显示,血培养阳性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组3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能很好地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但是对于细菌类型的分类作用并不明显,与钟小珍等[15]研究结果一致。

一直以来,WBC及NEU%是临床鉴别细菌感染的常用指标,WBC是机体重要的血细胞,既可吞噬异物形成有效抗体,还可增强机体受损愈合能力,其水平高低与细菌感染严重度显著相关,可有效监测BSI病情程度[16]。NEU%对于机体内细菌具有明显吞噬及杀伤作用,但目前临床上利用NEU%对BSI早期诊断的研究较少。李伊莎等[17]研究表明NEU%水平与细菌性BSI严重程度具有密切联系,可用于辅助BSI早期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培养阳性组的NEU%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感染组3组间NEU%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彭胡等[18]研究的WBC与NEU%均能有效诊断BSI疾病相符,但与高峰平等[19]研究NEU%血培养阳性组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而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不符。可能与WBC及NEU%容易受到人体的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影响有关。由此可见,WBC、NEU%结果对BSI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对提示细菌所属菌属意义不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NEU%、WBC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99、0.694、0.715、0.599,其中PCT在单项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更高,但各单项检测均低于4项联合检测的0.895,说明4项联合检测对BS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PCT、CRP、NEU%及WBC可作为BSI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其中PCT单项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BSI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