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冯丽娟, 张进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胸腰椎骨折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因骨质疏松导致[1]。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式, 可恢复患者生理曲度, 改善机体承重能力。但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 且康复训练流程较为复杂, 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建立可降低风险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2]。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康复护理通过分析患者康复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解释引起患者伤害的原因, 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提高护理安全性[3]。 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与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理念具有较高贴合度。 本研究探讨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本院收治的7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纳入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胸腰椎骨折; ②接受择期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③交流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 ①合并脊柱结核或骨肿瘤; 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③患有视力、 听力等功能障碍; 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 例。 观察组男15 例, 女22 例;年龄50 ~83 (65.34 ± 4.56) 岁; 体质量指数 (23.15 ± 2.59)kg/m2; 受伤原因: 交通伤20 例, 摔伤8 例, 坠落伤5 例, 其他2 例; 受教育年限 (8.79 ± 1.86) 年。 对照组男17 例, 女20 例; 年龄53 ~84 (64.08 ± 4.84) 岁; 体质量指数 (23.37 ±2.28) kg/m2; 受伤原因: 交通伤21 例, 摔伤10 例, 坠落伤5例, 其他1 例; 受教育年限 (8.31 ± 1.95) 年。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保持创口清洁、 干燥; 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 次, 防止压疮等; 观察患者血液循环状态, 注意肢体的颜色、 皮温、 肢体感觉等; 若病情允许,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防止肌肉萎缩或下肢深静脉血栓。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 由骨科医师、 护士长、护士、 康复师组成康复护理小组, 对小组成员进行FMEA 理论、 康复护理等相关知识培训, 主要措施: ①逐一排列患者康复护理期间涉及的操作及步骤, 并进行讲解。 ②骨科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罗列可能影响其预后转归的因素, 为FMEA 小组成员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帮助其整理潜在的失效模式, 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③术后卧床期间, 可将患者下肢抬高,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操作, 防止压迫性损伤; 若病情允许,术后1 d 按摩患者下肢肌肉, 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2 d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肌肉张力训练, 如股四头肌、 踝关节的伸缩训练等, 后进行坐位训练。 术后1 周, 协助患者进行床旁活动, 逐渐过渡至站立训练、 患肢抬高等, 患者熟练后可引导其进行负重训练, 同时开展洗脸、 刷牙、 穿衣、 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训练过程循序渐进,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 疼痛为度。 出院前, 向患者讲解出院后日常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 定期返院复查等。 ④进行评估及反馈, 针对护理期间遇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采用Owest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 包括10 个条目, 满分50 分, 分值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差。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评估生活质量, 包括心理健康总分 (MCS) 及生理健康总评分 (PCS) 2 个方面, 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 观察组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 PCS、 M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ODI 评分 PCS 评分 MC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7 25.14±5.40 7.44±3.61 69.36±6.23 84.61±6.37 68.61±5.77 80.46±4.27对照组 37 26.07±5.69 11.64±3.10 70.02±6.71 79.56±5.28 67.69±5.70 76.52±5.17 t 0.494 3.840 0.439 3.713 0.690 3.574 P 0.623 0.000 0.662 0.000 0.492 0.001
2.2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0%, 低于对照组的51.35%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胸腰椎骨折为常见的脊柱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 其发生与患者骨质流失、 骨骼脆性增加、 脊柱周围肌群功能减退及协调保护能力差有关[4-5]。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的有效手段, 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配合科学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然而该类患者术后存在护理难点, 主要因为患者多为高龄人群, 患者合并多项基础疾病; 患者发生骨折后局部的血运较差, 术后易继发多种并发症。 因此需加强对患者康复期间护理风险的管理。
FMEA 模型的护理管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 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工具, 该种模式可系统的分析医疗实践期间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事件, 针对性构建细致的防控管理措施, 改善护理工作的细节, 提高护理实践活动的安全性[6]。 FMEA 模式指导的康复护理具有四个优势: ①系统性。 该种模式可综合性、 多角度的对护理活动进行管理。 ②针对性。 可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③预见性。 通过提前分析患者康复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进行有效弥补, 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④安全性。 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可保证护理干预的紧凑性、 程序性及科学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ODI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CS、 M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提示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研究[8]表明, FMEA 模型可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进行提前预防, 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分析原因为, FMEA 指导的康复护理通过绘制工作流程图, 完善存在风险的环节, 制定安全的护理方案, 促使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护理期间, 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全程、 高效的护理, 每个阶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 基于FMEA 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水泥成形术后功能的恢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