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3-12-11 02:37:22周志广马国涛吴登科田朝奇宋志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伤性入路股骨颈

周志广, 马国涛, 吴登科, 田朝奇, 宋志勇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一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股骨颈骨折为中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 近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增加, 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1]。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通过植入人工假体可有效重建患者关节功能,可恢复其活动能力[2]。 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入路方式较多, 不同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有影响。 传统PLA 创伤性较大, 不利于术后康复。 DAA 利用髋关节局部各软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 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创伤, 近年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逐渐推广应用[3]。 本研究探讨PLA 与DAA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应激、 炎性因子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②首次骨折; ③有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手术指征; ④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存在免疫、 凝血功能异常; ②合并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 ③合并脓毒症或局部感染; ④有麻醉风险或其他手术禁忌。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AA 组、 PLA组各43 例。 DAA 组男性27 例, 女性16 例; 骨折部位: 左侧21 例, 右侧22 例; 年龄61 ~78 岁, 平均年龄 (65.96 ± 7.94)岁。 PLA 组男性26 例, 女性17 例; 骨折 部位: 左侧23 例,右侧20 例; 年龄60 ~79 岁, 平均年龄 (66.14 ± 7.89)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批号: 202006-07)。

1.2 方法DAA 组: 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 于髂前上棘外下方2 cm 处作6 ~8 cm 切口, 自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进入,完成钝性分离, 充分暴露股骨颈骨折处, 在股骨小转子上方1 cm 位置截骨, 清理后安置假体及髋臼内衬, 切除后外侧关节囊, 置入股骨柄, 完成髋关节复位并检查其稳定性, 止血并置入引流管, 缝合手术切口。 PLA 组: 患者全麻后取健侧卧位,于大转子后缘作8 ~12 cm 手术切口, 切开阔筋膜, 显露臀大肌、 臀中肌, 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小转子, 切除股骨颈残端,清理并打磨髋臼, 置入假体、 髋臼内衬, 切除后外侧关节囊,置入股骨柄, 复位髋关节并检查其稳定性, 止血处理后置入引流管, 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①围术期指标。 记录术中失血量、 术后1 d 引流量、 手术时间、 切口长度。 ②手术应激及炎性因子。 术前及术后1 d 采集空腹肘静脉血4 mL, 离心处理 (4 000 r/min 持续7 min), 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手术应激指标 [皮质醇 (Cor)、 去甲肾上腺素 (NE)] 及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介素-6 (IL-6)] 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DAA 组手术时间长于PLA 组, 术中失血量、术后1 d 引流量、 切口长度低于PLA 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s)

术后1d 引流量 (mL)DAA 组 43 279.69±30.71 73.97±8.08 7.88±1.05 81.74±8.79 PLA 组 43 338.63±34.12 67.05±7.81 9.63±1.34 121.04±13.17 t 8.419 4.038 6.741 16.276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术中失血量(mL)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

2.2 手术应激指标术后1 d, 两组血清Cor、 NE 水平上升,但DAA 组血清Cor、 NE 水平低于PLA 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s)

?组别 n Cor (μg/L) NE (ng/L)术前 术后1d 术前 术后1d PLA 组 43 148.33±15.82 219.64±22.93 229.64±24.81 317.97±32.41 DAA 组 43 149.85±15.76 241.04±25.85 226.69±24.52 359.67±37.85 t 0.446 4.061 0.555 5.527 P 0.657 0.000 0.581 0.000

2.3 炎性因子术后1 d, 两组患者血清TNF-α、 IL-6 水平均上 升, 但DAA 组 血 清TNF-α、 IL-6 水 平 低 于PLA 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ng/mL)

表3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ng/mL)

组别 n TNF-α IL-6术前 术后1d 术前 术后1d PLA 组43 31.25±4.05 40.86±4.75 33.15±4.09 42.39±4.59 DAA 组 43 30.56±4.01 48.96±5.33 33.71±4.11 50.33±5.28 t 0.794 7.440 0.633 7.442 P 0.430 0.000 0.528 0.000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针对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 经多年推广应用, 手术已相对成熟, 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4]。但由于髋关节肌肉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复杂,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一定影响, 选取创伤性更小的入路方式可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 传统PLA 全髋关节置换术成熟简便, 但必须将患者髋关节邻近肌群离断, 一方面创伤性较大, 另一方面将导致髋关节稳定下降, 容易增加术后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影响术后康复[5]。 DAA 是一种肌间隙入路方式,此入路无需切断患者髋关节邻近肌群, 最大程度保留了局部软组织完整性, 可减轻手术创伤, 保持髋关节稳定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 DAA 组术中失血量、 术后1 d 引流量优于PLA 组(P <0.05), 表明DAA 较PLA 具有创伤性更小的优势; DAA 组手术时间长于PLA 组 (P <0.05), 由于DAA 手术切口较小,虽然减轻手术创伤, 但视野较小, 透视确定难度相对较高, 且分离肌间隙难度大, 因而手术时间有所延长。

手术创伤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 轻则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 重则影响多器官功能, 增加手术风险。 Cor、 NE 常用于应激反应监测, 其血清表达水平与应激反应强度呈正相关[7]。本研究结果显示, DAA 组术后1 d 的血清Cor、 NE 水平低于PLA 组 (P <0.05), 表明DAA 较PLA 创伤性更小, 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 术后炎性反应是导致患者切口引流液增多、 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之一。 TNF-α 主要由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分泌, 参与机体多种炎性介质的生成, 其表达水平上升可引起炎性因子 “瀑布” 效应, 加重局部炎性反应[8]。IL-6 通常由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分泌, 可刺激T、B 细胞增殖, 也可加重炎性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DAA 组术后1 d 的血清TNF-α、 IL-6 水平低于PLA 组 (P <0.05), 表明DAA 较PLA 术后炎性反应更轻。

综上所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时, DAA 较PLA 创伤性更小, 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炎性反应更轻, 可优先选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入路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47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