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伟, 李瑞艳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河南 驻马店 463400)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迟缓、 兴趣丧失、 自我评价低下、 睡眠障碍等症状, 甚至有自残、 自杀行为。 目前临床针对抑郁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其中帕罗西汀属临床常用药, 作为一种新型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 可显著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 增强中枢5-羟色胺神经系统功能, 从而达到抗抑郁效果, 但患者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失眠、 恶心、 头痛、 头晕等不良反应[1]。 针刺治疗抑郁症具有安全无毒、 绿色经济、 无依赖性等优点; “调任通督” 针刺法是广东省名中医杨卓欣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得出, 近年来在生殖类、 神经精神类等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40 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70 例。 观察组男28 例,女42 例; 年龄20 ~51 岁, 平均年龄 (34.94 ± 10.18) 岁; 病程7 个月~3 年, 平均病程 (1.82 ± 0.55) 年。 对照组男31例, 女39 例; 年龄19 ~48 岁, 平均年龄 (36.35 ± 12.25) 岁;病程11 个月~3 年, 平均病程 (1.77 ± 0.62) 年。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3]; 年龄满18周岁; 无神志、 智力及视听说障碍。 排除标准: 有明显攻击行为或自杀倾向; 对帕罗西汀过敏或有针灸禁忌症; 合并其他精神疾病; 处于其他疾病活动期; 近期内接受过抗抑郁药、 电休克治疗等; 药物依赖、 滥用。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 (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043) 治疗, 口服, 初始剂量为10 mg/d, 4 d 后加量至20 mg/d, 后续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 连续治疗8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 取主穴: 百会、 印堂、 神庭、 关元、 气海、 中脘,随证配穴: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 肝俞、 三阴交; 肾阳亏虚者加肾俞、 三阴交; 心肾不交者加心俞、 复溜、 劳宫。 操作方法如下: 对相关穴位局部皮肤消毒, 用华佗牌0.3 mm × 40 mm 毫针采用补虚泻实手法进行针刺, 留针30 min, 每周4 次, 连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 基于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的HAMD 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进行疗效判定, 疗效指数=治疗前后HAMD 评分的差值/治疗前HAMD 评分× 100%。 疗效指数≥95%为治愈, 75% ~94%为显效, 35% ~74%为有效, <30%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②睡眠质量。 于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估患者睡眠质量。 PSQI 评分范围为0~21 分, 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5 分为很好, 6 ~10 分为较好, 11 ~15 分为一般, 16 ~21 分为差。 ③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包括头晕、 嗜睡、 食欲减退、 便秘、 心悸、 排尿困难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n (%)]
2.2 睡眠质量治疗8 周后, 两组的PSQI 评分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PSQ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PSQI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观察组 70 17.22±2.83 10.81±3.16对照组 70 17.94±2.40 12.24±3.68 t 1.623 2.467 P 0.107 0.015 t P 12.643 10.855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n (%)]
抑郁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临床多认为该病发生与机体5 羟色胺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等单胺类递质功能低下有关[4]。 目前,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帕罗西汀作为临床常用药, 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 临床需与其他手段联用以提升整体疗效。
中医学认为, 抑郁症属于 “郁证” 范畴, 关键病机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黄帝内经》 云: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静者为阴, 动者为阳。” 若人体阴盛阳亏, 机体缺乏温煦和推动的作用, 神形受抑制, 则会出现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气短神衰等郁证表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任脉为阴脉之海, 督脉为阳脉之海, 阴精引阳气下潜, 阳气促阴精上承, 二脉均上行入脑, 密切关系对神的调控。 阴平阳秘, 气机调和, 方心安神定, 选择任督二脉上的穴位为主穴,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可起到激发经气运行、 平衡脏腑气血阴阳的作用, 同时随证配穴, 最终达到舒畅气机、 升举阳气、 安神定志、 调神解郁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帕罗西汀单药治疗相比, 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 抑郁症患者多伴发睡眠障碍, 长期睡眠障碍不利于抑郁症的治疗, 且对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5]。 研究[6]表明, 针刺督脉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慢性失眠发挥疗效。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 观察组治疗8 周后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 提示与帕罗西汀单药治疗相比, 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分析原因在于, 调任通督针刺法可使阴阳和合, 气血调和, 五脏安和, 精髓充盈, 头脑得到精髓的濡养, 最终达到寐调神安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提示调任通督针刺法辅助治疗抑郁症, 可有效减少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可能与调任通督针刺法的调神功效有关。
综上所述, 与帕罗西汀单药治疗相比, 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责任编辑: 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