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勇, 王蛟
(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 肾内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肾性贫血 (renal anemia, RA) 为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其主要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及尿毒症血毒素蓄积干扰红细胞生成及代谢有关, 该疾病会引起组织缺氧损伤, 致使内分泌异常、 心肌肥厚及心排量提升, 增加患者病死风险[1]。目前, 临床针对RA 常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虽可促进红细胞生成, 但同时也会加剧机体消耗铁元素, 故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升整体效果。 左卡尼丁被称为 “左旋肉毒碱”,是一种特殊氨基酸, 对纠正贫血症状具有积极作用[2]。 鉴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卡尼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RA 的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RA 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51 例。 对照组男31 例, 女20 例; 年龄18 ~70 岁, 平均 (51.34 ± 6.24) 岁; 贫血程度:轻度13 例, 中度27 例, 重度11 例。 观察组男34 例, 女17例; 年龄18 ~68 岁, 平均 (49.76 ± 6.20) 岁; 贫血程度: 轻度15 例, 中度26 例, 重度10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RA 诊断标准[3]; 年龄18 ~70岁; 血液透析时间>3 个月; 病情稳定; 血压、 感染、 血糖、 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得到有效控制; 意识清晰, 无交流障碍;无铁剂过敏史; 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伴有心力衰竭; 患有肝病、 肿瘤、 急慢性感染等其他病症; 处于哺乳期及妊娠期; 严重精神疾病; 活动性出血; 合并泌尿系统感染。
1.3 方法两组均给予铁剂、 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基础治疗。 血液透析后, 对照组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生产厂家: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80074), 每周80 ~120 U/kg, 分2 ~3 次注射; 治疗4 周后测定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 (HCT), 当Hb 月提高>20 g/L, HCT>30%,其注射剂量在原有剂量基础上减少25% ~50%; Hb 月提高<10 g/L, 其注射剂量在原有剂量基础上增加2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丁注射液 (生产厂家: 哈尔滨松鹤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120) 治疗, 将2 g 左卡尼丁溶于20 mL 9%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 透析后静脉缓慢注射。 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如下: 显效: 贫血症状显著改善, Hb 较基线水平提升>30 g/L 或HCT 提升≥10%; 有效: 贫血症状有所好转, Hb 较基线水平提升>15 g/L或HCT 提升≥5%; 无效: 未达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②Hb、 HCT、 转铁蛋白饱和度 (TAST)、 血清铁蛋白 (SF) 水平。 采集患者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空腹静脉血4 mL, 离心后取上清液, 置于低温环境待检。 Hb、 HCT 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型号: Dx H8000) 测定, SF 以亚铁嗪比色法测定, TAST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③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腹泻、 呕吐、 胃肠绞痛等。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行t 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2.2 Hb、 HCT、 TAST、 SF水平治疗3 个月后, 两组的Hb、HCT、 TAST、 SF 水 平 高 于 治 疗 前, 且 观 察 组 的Hb、 HCT、TAST、 SF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Hb、 HCT、 TAST、 SF 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的Hb、 HCT、 TAST、 SF 水平比较 (±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Hb (g/L) HCT (%) TAST (%) SF (μg/L)n治疗前 观察组 51 78.62±6.64 23.47±4.10 15.64±2.75 98.62±7.51对照组 51 79.30±6.67 23.62±4.13 16.20±2.80 97.85±7.45 t 0.516 0.184 1.019 0.520 P 0.607 0.854 0.311 0.604治疗3 个月后 观察组 51 112.43±8.67* 32.76±4.80* 35.31±4.62* 417.36±24.72*对照组 51 93.24±7.15* 28.60±4.75* 27.73±4.50* 365.74±17.62*t 12.195 4.399 8.393 12.14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与对照组的11.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
RA 是肾功能受损所造成的一种病变, 随着肾功能减退,患者贫血程度也随之加重。 因此, 临床寻找安全有效药物治疗RA, 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RA。 促红细胞生成素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 促红素, 可促进红细胞生长、 发育, 结合机体对氧需求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供给, 以有效纠正贫血,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部分患者效果不佳[4]。 研究[5-6]表明, 左卡尼丁缺乏可能是诱发RA 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但会增加机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抵抗性, 还可缩短红细胞寿命。 左卡尼丁为机体细胞天然成分, 是能量代谢必需物质, 可促进长链脂肪酸向线粒体基质转运, 加快三羧酸循环及脂肪酸β 氧化, 从而提升机体代谢速率, 促进脂肪酸转化为能量, 改善营养状况; 同时左卡尼丁有利于合成蛋白质, 预防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异常积聚, 降低红细胞脆性, 延长红细胞寿命, 纠正贫血[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治疗3 个月后的Hb、 HCT、 TAST、 SF 水平高于对照组, 提示左卡尼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RA 的效果显著, 能显著改善患者贫血、 营养状态。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提示左卡尼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并未明显增加RA 患者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左卡尼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RA的效果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 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