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课核心任务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2023-12-10 19:31:42张优幼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关联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提出了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等教学建议。那么,如何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如何实现单元复习内容的结构化?如何以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都是深入推进课程实施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要话题。特级教师张优幼老师与她的研究团队为此展开长期研究,探索如何在单元复习课中通过设置核心任务促进素养目标的落实。本期特刊发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供教学参考。

【摘   要】单元复习课是对单元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拓展提升的教学课型。通过对核心任务的内涵和特性进行剖析,可归纳出核心任务具有目标综合性、结构整体性和探究自主性的特征。教师可以采用“整体视角下解读教材,提炼单元核心内容”“核心内容转化为核心任务,倡导自主学习方式”“以核心任务选择结构化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设置核心任务,实现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构建和分步实施。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核心任务;关联

单元复习课是在完成单元学习后,对单元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拓展提升的一种教学课型。单元复习课不仅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强化,还要对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关联,将其组合成知识链,帮助学生在联系中构建知识结构和认知经验,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在以往的单元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常注重数学知识的梳理,但枯燥乏味;注重查漏补缺的练习,但结构零散;注重“提问—回答”的学习方式,但单一低效。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改进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如何在整体视域下设置自主探究的核心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核心任务为引领,对单元复习课的建构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核心任务的内涵和特征

单元复习课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观照,提炼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所谓单元核心内容,不仅能反映相关知识的本质和共性,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知识体系,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的知识与技能,通常会占据单元教学的大部分课时。核心任务根据核心内容设置,承载着学习目标,是组织学习材料和推进教学反馈的依据。

(一)核心任务的内涵

基于核心任务的单元复习教学,应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提炼单元核心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确立核心内容的学习目标,然后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构建任务,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比较和归纳中形成概念间的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见,核心任务的价值就在于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复习。

核心任务的表现方式,一般是在整体视角下,通过提炼主题内容,确立复习的综合目标,结合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选取结构化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复习,在开放式的情境或问题中,生成有差异的兼具创造性的学习资源,实现单元知识的再现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如图1)。

(二)核心任务的特征

基于核心任务的教学,其特征是以任务驱动教学,将学习内容(相关知识与技能)隐含在学习任务中,让学生的学习先于教师的讲解,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介质。

1.核心任务目标的综合性

核心任务的目标具有综合性。教师可以核心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目标,形成一定的目标结构,推动学生完成任务,实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复习。

把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剪成若干根短铁丝,安装上接口,拼接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模型。

(1)怎样剪才能拼接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多少个接口?拼接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2)如果给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模型糊上纸面,至少需要多大的纸?如果把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成通风管的形式,至少需要多大的纸?

(3)怎样剪才能得到一个体积最大的长方体?

在这个任务中,各个子任务包含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再现。学生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比较辨析,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梳理开放式问题的解题策略,运用列表枚举、比较归纳、联想迁移等策略解决问题。

2.核心任务结构的整体性

核心任务结构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复习内容的整体解读。核心任务的设计以单元核心内容为线索,通过整体分析教学内容、评估学生认知,提炼体现核心内容和学生认知差异的关键问题。二是学习任务的设置和呈现具有整体性。核心任务根据核心内容设置,以单元复习的知识点和关联点为任务材料,并围绕统一的目标设计子任务。三是任务反馈的整体推进。生成材料的教學反馈注重同类关联:学习材料的选择具有“类”的意识,选择的是有共性的一类题,便于归纳、比较、感悟;过程呈现遵循“序”的逻辑,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由形象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推进课堂教学;教学反馈运用“联”的思想,通过生成材料的补充、比较和归纳,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3.核心任务探究的自主性

基于核心任务的单元复习,以挑战性任务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反思。核心任务探究的自主性决定了素材的情境性和问题的开放性。创设教学情境能给学生带来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问题的开放性能让学生挑战未知,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趣味性和挑战性兼具的学习任务,实现复习教学的“理练”相融。

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的单元复习。

把下列数据整理成统一的形式: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为126012510人,山东省为一亿零一百五十二万七千四百五十三人,浙江省约为6457万人,陕西省为3952.9万人,全国人口突破1400000000人。

这个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形式,学生有按写法、读法统一的,也有进行改写或用近似数表示的。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成材料,引导学生回顾读写法、改写法和省略法,让学生借助情境体会:生活中,为了让交流更加便捷,表示大数时,通常会将较大的计数单位省略成近似数。

二、核心任务设置的实践探索

核心任务的设置与实施应基于整体视角,聚焦主题内容解读和目标定位,思考将核心内容转化为核心任务的方式,探索如何选择适切的素材情境和设计开放的问题。

(一)整体视角下解读教材,提炼单元核心内容

提炼单元复习课的核心内容,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复习内容所处的主题单元、该主题单元的核心概念及其对应的关键要素。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复习,这一内容以“数与运算”为主题,核心概念是计数单位和运算律,对应的关键要素包括运算意义、运算律、算理和算法。它的知识基础是表内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续知识是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其知识节点处于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单元(如图2)。由此可以明确本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重点回顾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一次进位或连续叠加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的一致性,理解“怎么算”和“算的道理”。

1.对教材并列或递进内容的主题式解读

教师可以对教材中并列或递进的内容进行主题式解读,明晰单元结构化、系列化的核心内容。教材会在某个阶段将相关内容或容量大的内容拆分成多个并列的教学单元。如表内乘法的教学分为“表内乘法(一)”和“表内乘法(二)”两部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分为“口算、整十数的笔算”和“三位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两部分。在新授课教学中,前一部分知识是后一部分知识的生长点;而在单元复习中,后一部分知识则是对前一部分知识的回顾、梳理和总结。在主题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前一部分知识复习的核心内容偏重于知识点的夯实,而后一部分知识复习的核心内容则不仅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更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材还会根据不同年级、学期对内容进行递进式编排。教师可以分析教材编排的前后关系,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确定核心任务。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和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两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对“角的大小”的刻画及角的大小比较。二年级以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和钝角,四年级以角的单位(即1°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其核心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单位进行度量。由此确定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为明晰“角有多大”,辨析“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以直角为标准,在动态旋转的过程中想象如何构建大小不同的角,体会度量本质的一致性;四年级“角的度量”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则要跨越对1°角的精准刻画,丰富对10°、30°等单位角的感知,积累对空间表象的直观认知。

2.对教材本质内容的解读

教师还可以将在方法和策略上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组建独立单元的核心内容。如“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复习,两类解决问题的结构类同,但提供的条件和问题不同,导致解题思路产生差异。故教师可以在分数除法单元教学结束后,增设一节方法整合型的单元复习课。核心内容是两类问题的对比梳理,聚焦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核心任务则是借助结构化材料,设置分层递进的子任务,以点带面进行教学反馈,实现知识的归纳类比迁移(如图3)。

复习教材本质关联的内容时,可以把分散在各个年级、学期中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如将同一学期的“解决问题”进行归类复习,但不局限于按“数与运算”“图形与测量”等领域划分,而是根据解决问题的策略,聚焦读图、析图、画图的方法,关注能力提升,关联数学本质。

(二)核心内容转化为核心任务,倡导自主学习方式

单元复习课是在学生原有学习水平上的再学习和再巩固,需要学生主动提取已有知识,主动思辨,完善认知。核心任务是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设置具有情境性的核心任务,可实现从单点构造到多维聚焦,从既定的学习路径到生成差异化的学习资源,从简单回顾到分层进阶的转变。具体而言,任务驱动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创设前置式任务,促进自主学习

复习教学需要了解学情,对应学情查漏补缺、拓展延伸。由于课内教学时间有限,通常很难做到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让学生达成一定量的技能强化。因此,核心内容转化为前置复习的材料,以任务前置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巩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可以将复习任务适当提前,检测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并为教学提供典型的课堂学习资源。

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复习,教师在单元复习课前布置了如下前置任务。

从0、0、5、6、7、8、9中選择5个数字,填一填,算一算。

这个前置任务覆盖了单元知识内容,关注整数乘法中的重难点。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前置任务,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出发,带领学生回顾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关联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将其迁移到整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法中(如图4)。

2. 搭建支架式任务,反馈分层渐进

核心任务具有整体性。对于较复杂的核心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其分解为便于操作的子任务,且所有子任务的目标与核心任务的目标一致。这些子任务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教学反馈。

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位置”的单元复习。

核心任务:按要求找一找,填一填。

(1)根据数对找点在图上的位置:B(7,4)、F(4,7)。

(2)根据图上点的位置写数对:C(  , )、E(  , )、D(  , )。

(3)找出图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点,用数对表示:________;________。

(4)观察这些点的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核心任务的目标是复习用数对描述位置的方法。先复习用数对找图上的点,发现相同的数通过交换横轴和纵轴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对,对应不同点的位置;再复习将图上的点用数对表示;最后逐步深入,整理得到同一横轴上的点都可以用(x,4)表示,同一纵轴上的点都可以用(5,y)表示,从而理解平面内所有点的位置都可以用(x,y)来表示。搭建支架式任务,用子任务的方式分层复习数对的知识,可以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有利于学生逐层深入,自主完成任务。

3.设置递进式任务,推进课堂序列

受教材编排的逻辑序、学生的认知序、思维的递进序的影响,复习教学具有序列性。单元复习课由多个学习任务组成,学习任务依序递进,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承载了不同的复习目标。

再现性任务通常设置在复习课的起始阶段,以综合的学习材料或前置任务的典型题为支架,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回顾梳理和再现补充。这个学习任务的功能是夯实基础和查漏补缺。如在“数的运算”的单元复习中,教师呈现包含口算、估算和笔算等多种算法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复习算理和算法。

关联性任务通常会承接再现性任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材料中归纳概念本质,建立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这个学习任务的功能是理解概念内涵,凸显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单元复习中,教师设置了如下关联性任务: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中任选一个图形,以此推导出其他两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有学生选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利用图形运动进行转化,建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拓展性任务通常以变式练习或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呈现,需综合应用知识,挑战性地解决问题。这类学习任务的功能是利用单元的核心内容拓展思维和综合应用。设计拓展性任务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深度,还要关注方法策略的创新。

(三)以核心任务选择结构化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整理、自主反思、自主辨析。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复习的支架,其中,结构化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进行复习,促进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因此,学习材料的选择就决定了任务的呈现方式和实施效果。

1.素养立意下的结构化学习材料

核心任务的设置要基于素养立意的结构化材料。结构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和关联,在整体建构中实现内容结构的一致性,在关联建构中实现核心素养的一致性。因此,结构化的学习材料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与复习目标和学习主题相对应。

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其价值在于以点连线、以点带面,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理解、联系和迁移。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单元复习,任务一关注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内涵,通过在方格图中设置7个点,让学生根据想象构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任务二在方格图中呈现3个点,让学生找到第4个顶点,通过连线分别组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帮助学生辨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异同,并通过想象构图,从梯形的标准式变化出多个不同的变式(如图5)。

2.问题导向下的开放性学习材料

学生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复习课中运用开放性的学习材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探究的欲望,还能体现复习任务的自主性、学生生成的差异性,更有助于知识之间的关联。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材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完善认知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所谓开放性的材料,可以是条件开放、结论开放,也可以是方法策略开放。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反馈时,教师不作统一要求,而是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让他们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争论。

如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的单元复习中,教师选择开放性的学习材料,设置了如下任务。

要让三角形AOB通过运动,使点A与点A1或点A2重合,可以怎样运动?重合时点B的位置又在哪里呢?请用数对表示。

这是在学习旋转内容后开展的单元复习,核心内容是复习基于旋转的图形运动,适当关联平移和轴对称运动,运用图形运动进行推理,丰富空间表象。教师根据核心内容设置核心任务,选择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呈现任务,聚焦旋转运动,凸显空间想象的建构。

总之,基于核心任务的单元复习课教学,应以核心素养统领复习的主题内容,以关联的思想解读教材、确立核心任务,以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和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任务,以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课堂教学有序推进。但无论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还是学习材料的选择,都应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丰.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邵汉民,钱亚芳,陈芳.小学数学整体设计的思与行:小学乘法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3]段怡春.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4]闫云梅,沈艳春,牛佳.数感的表现标准、单元核心任务与评分量规:以人教版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1/2):16-21.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单元复习课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奇趣搭配
主题意义建构在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基于广义关联聚类图的分层关联多目标跟踪
自动化学报(2017年1期)2017-03-11 17:31:17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话题式”教学对于提升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效果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57期)2016-08-23 07:32:04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06:46:28
例谈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化学教学(2015年11期)2015-12-19 01:31:51
探究性学习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有效性尝试
科教导刊(2015年25期)2015-10-14 0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