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教学中古诗词的应用

2023-12-10 19:43苏艳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写作教学古诗词

苏艳平

摘 要 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入古诗词教学法,以古诗词中的章法结构、文本立意和表现手法作为参照依据,引领学生学习谋篇布局、深化主题和增强文采的方法,让他们在写作实践中迁移和运用经验。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古诗词  应用路径

中国古代诗词历史悠久,历经朝代的更替和文化的发展,其形式丰富、内容也各具特色,为当代文学创作和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将古诗词应用到写作指导和训练活动中,让学生广泛寻找、深度挖掘古诗词的学习要点,并在新舊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把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 分析章法结构,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

古诗词的章法巧妙、结构精致,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诗人通常会在结构安排上下功夫。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古诗词,大多以首尾呼应、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等为主要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为当代初中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路。通过研读古诗词的结构形式,学生能够打破自身的思维局限,创作出形式更为新颖和自由的作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的章法结构,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意图,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古诗词谋篇布局的方法[1]。

古诗词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是“起承转合”。所谓“起”,即文章的开端,“承”是对上文的延伸,“转”则是转折,从正面或反面深化立论,而“合”是收束全文的象征。在古诗词中,作者以文章的开头为“起”,中间句为“承”和“转”,最后一句为“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闭环,使得诗词的结构更为完整和清晰。如杜甫的《春望》一诗,诗人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首联,写出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残败景象;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感伤情怀;而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了正面转折的方法,继续实写战乱的严重后果;最后,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以人的衰老收束全文,升华了诗人的哀叹、感伤的心绪,使得整首诗呈现出通体呼应、首尾一致的章法特征。

仿照古诗词的章法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钻研“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创建完整的作文结构框架,以主题为核心,循序渐进地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以“友谊”这一主题为例,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范式,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可阐释“友谊”的具体概念,到了“承”的部分后,可进一步延伸“友谊”的作用和价值,而后,再通过反转的方式进行说明,最后,以“我们要珍惜、保护好‘友谊这盏明灯……”收束全文,升华整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借助“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学生由浅入深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逐层加深。

学生在阅读和解析古诗词的过程中,习得了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他们转而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之中,这是一个自主建构与实践运用有序衔接的过程。通过此种方式,写作教学能够突破“授之以鱼”的局限性,真正达成“授之以渔”的效果。

二、 解读文本立意,学习深化主题的方法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古诗词,其意蕴丰富、内涵深厚,它们往往具备深刻的思想与哲理。比如,以闲适生活为主题,学生在写作时,通常会以做了哪些事、有了怎样的感受为文章的主要内容,立意大多会局限在“闲适生活的主观感受”之上[2]。而王维的《竹里馆》却有着高远的立意,他以短短二十字,营造了情景交融、声色交融、动静交融、虚实交融的意境,通过渲染意境的方式,衬托出自己内心的闲适与淡然,展现出自身对于生活乃至人生的态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以立意深厚和高远为主要特征,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解读古诗词文本的立意,感悟其立意的特征,从而学习深化主题、创新立意的方法。

写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立意,于迁移的过程中,把握深化主题的方法。《秋词(其一)》一诗,一改写秋的传统,不拘泥秋天悲凉的氛围,而是以激情昂扬的气势,写出了对秋日景象的喜爱,这在古诗词中是十分少见的。诗的前两句,诗人以“自古逢秋悲寂寥”起势,而后摒弃传统的见解,以“我言秋日胜春朝”写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其立意的角度新奇、独具特色。而后两句则是“秋日胜春朝”的“证据”,增强了整首诗的豪迈气质。在这首诗中,诗人未延续传统的立意方式,突破了“悲秋”的立意局限,创造了一种壮阔和豪迈的意境。

当学生了解了古诗词中别具特色的立意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鼓励他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从看似矛盾和冲突的层面入手,提炼出新颖的立意。比如,在传统的语言环境中,“春天”往往是希望、生命力的象征,而学生在文本创作时,可以一改常态,挖掘出“春天”中令人感伤、哀愁的因素,将其作为立意。如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立意,在写作时,学生可表达自己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对岁月流逝的感伤等,这样既能加深文章的主题,也可以增强整篇文章的新意。

而创新立意、深化主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立足于实际,建立起长期的写作指导计划,着重带领学生解读和分析古诗词的立意、总结诗人的立意方法。经过持续化的训练,学生写作的立意深度、创新性即可明显增强。

三、 探究表现手法,学习增强文采的方法

表现手法是影响文章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关键要素。古诗词的作者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审美性,常常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尤其是修辞手法,是古诗词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表现手法。基于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将焦点转移到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上,探究古诗词中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增强文采的方法[3]。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喻为梨花,既增强了意象的深刻性,又从字里行间中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气候,同时也强化了诗歌的文采。学生在创作文章时,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特征,如“午后花坛边的小草,仿佛一个个犯了错的孩子,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巧用拟人修辞写出夏日午后的燥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别具一格的章法结构、深厚别致的思想立意以及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为学生在写作中的谋篇布局、深化主题和语言表达等,提供了优秀的范式和参考依据。在解读古诗词时,学生不仅可以领会古诗词本身所具备的魅力,还能体会到它们对文本创作的启示意义。通过阅读和研究古诗词,学生的语言驾驭、谋篇布局、情感立意等能力会大幅提升,他们的整体写作水平自然也会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茹. 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9):24-25.

[2]张波兰. 谈古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21(12):89-90.

[3]林玲玲. 品诗词之韵赏人文之美 ——古典诗词推动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6):42-44.

[作者通联:江苏镇江市伯先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写作教学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