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發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工作四十余年,柴发合几乎经历了我国大气治理的所有节点,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蓝天保卫战。他称自己“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
人物解读
角度一:一市一策,避免“一刀切”。
柴发合说,要把每个城市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成因搞清楚,避免“一刀切”。
为了让治理方案更“接地气”,柴发合几乎跑遍了驻点城市,深入实地调研。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特殊性,不分白天晚上,也顾不上日常和节假日,组织城市重污染会商成了柴发合工作的家常便饭。
角度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柴发合回忆,早期大气治理的难点是不少污染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一些污染防治的措施执行不到位,明明知道有问题,但不舍得下狠手。”
近几年,他观察到地方上转变非常大,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就是例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加上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帮扶,都起到了实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在污染治理的层面上,同时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层面。我认为大家想通了。”柴发合说。
角度三:“为了赢回一两分钟的蓝天,没有任何停顿的理由”。
2020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持续加重,有关重污染的话题满天飞,大家都在犯嘀咕:“这些天的空气是怎么了”,都想了解污染成因到底是什么、污染什么时候结束。柴发合紧急组织相关人员,连夜准备污染成因分析材料,第二天一早及时发布了重污染天气专家解读,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
“在大气污染防治这条路上,没有任何停顿的理由。”柴发合说,“我们宁肯多加几天班,只要能赢回来一分钟、两分钟的蓝天,心里也是非常快乐的。”
运用示例
因地制宜,因时施策,方能对症下药,让问题迎刃而解。正如柴发合为了让污染治理方案更“接地气”,几乎跑遍了驻点城市,深入实地调研,做到一市一策,避免“一刀切”。因此,唯有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认真对待,严谨应对,方能真正干实事,做好事。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