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何以回归”导写

2023-12-08 07:49夏培程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本真田园车轮

夏培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归田园,回归本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启示我们勿忘“回归”。在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追问“何以回归”。

请以“何以回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导

“何以回归”,首先是“何以”二字,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即这是针对“为什么回归”的讨论,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也可以理解为“用什么、依靠什么回归”。前者是“目的论”,后者是“方法论”。而材料的第一句话对题目的后两个字“回归”做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回归田园,回归本真”。

的确,“回归”的对象可以有很多,可以说“回归常识”,可以说“回归祖国”“回归家庭”,但这都离材料中的要求有所差距——“田园”和“本真”,会让生命更好地回到原初样貌,激发出生命中最纯粹、最本真、最动人的情思。“田园”的对立面是“城市”,“本真”的对立面是“虚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褪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形成的厚厚外壳,找寻生命最本质、最干净的样子。

个人的学习与成长,需要回到“本真”,找到最本质的规律,而不再被纷乱的成绩、目标迷乱双眼;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回到“本真”,保持一份对自然、对田园的敬畏与追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回到“本真”,挖掘文化真正的内涵,给予文化应有的尊重。

写作时注意要有主线串联,不要在个人、社会、文化上下三盘散棋。

例文

何以回归

□一考生

人类文明数千年,“回归”的诉求就未曾断过。我们的文明,无论是科技和工业,还是制度和政治,不是一直在向前发展吗?为什么总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回归呢?

从老子、孔子以来,我们得以窥见其缘由。老子的“小国寡民”之类似原始社会的愿景,是来自他看到战争与纷乱,来自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扭曲人道。孔子为周礼的复兴而奔走,是他看到了郁郁乎文哉的大厦即将倾覆,当年的美好被如今的礼崩乐坏取代。

在今天,我们看到他们逆着历史的车轮而退,以求回归到那记忆中的本真、祥和、温柔的伊甸园。但当时,正是历史的车轮带来了本不该有的,摧毁了本不该丢的,带来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与本该去往的方向的异化。于是,人们从过去寻找拯救当下的答案,从本真寻找异化答案。这也许是唯一的办法,是以回归。

在这样的世界中,人回归本真的状态,是对自我的坚守。陶渊明之隐居,是在官场之外保有自己珍贵的洁白品格;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追寻自己内心与自然、天地的感应,是挣脱一切现代社会的枷锁。回归自然,是为了找寻一片清静的安身之所,以保持远离社会污浊的思绪;更是在与纯洁的事物相亲近之时,重塑天然的品格。庄子游离于意识形态之外不受世俗的拘束,从而保持從容自在的心态和洁净寡欲的思想;胡塞尔深刻反省当时的科学理念与文化处境,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他们在回归中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和纯洁,不断启发后人,将其拉回为人本身而发展的正轨上。

社会的回归或许是不可能的,但回归之思维,为社会抵抗异化提供了极大的力量。“托古改制”者在列,他们回归那些逝去的记忆中政治与人文的闪光,在文艺复兴中创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古罗马”,启蒙者在工业革命中创造了民主的“古希腊”……回归的诉求,唤起人们对美好社会闪光点的向往,更有对未来的希望。靠着这样的回归,人们不止于在异化中找到自我,以丧失文明、忍受孤独为代价,更可以将回归途中找到的金子“拿来”以奔向更好的明天。

我们生于一个工业大发展的时代,走向共同富裕,是在我们追寻的社会主义理想中找到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我们热切赞美的绿水青山中找到回归;保护传统文化,是在现代化的车轮背后找到回归。去阅读历史,去找寻自身独立而自由的思想,向社会传递成就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是以回归。

评点

文章开篇设问引出话题“为什么总有人追求回归”,紧接着用老子、孔子的例子说明“缘何回归”,从本真寻找异化的答案。在分析“回归”的意义后,紧接着论述“社会的回归”或许不可能,但“回归之思维”不可缺少。全文扣题准确,逻辑紧密,论证充分得当。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本真田园车轮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车轮的位置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有趣的车轮转动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修车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