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人游赏行为的留园驻点分布规律研究

2018-08-07 07:07丁绍刚刘璎瑛
中国园林 2018年7期
关键词:留园驻点游人

丁绍刚 杨 赟 刘璎瑛 牛 翊 陆 攀

针对中国传统园林游赏行为的研究,大多以古人游赏习惯开展,通过对有关园林文献如园林游记、诗词、园林画作等的解读,分析、推测园林空间布局与古人游赏行为或动机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代游人游赏行为的量化研究几为空白。

事实上,无论大到国土空间还是小到一个私家园林,游人游赏活动都集中于一些特殊的“点”,如黄山、泰山、长城等景区从国土空间看也只是一些“点”,人们的游赏活动是发生于某个具体的“点”内。同样,人们在一个私家园林游赏,看似满园皆是景,但通过研究发现,游人的游憩行为也主要分布于一些特殊的“点”处[1]。因此,通过对这些点的游人分布规律研究,可以分析传统园林游人的游赏路径选择、园林空间吸引力等,进而分析园林空间布局的奥妙。

然而,中国传统园林,道路曲折多变,空间丰富多样,且游人量较大,用定性、人工统计等传统研究方法难以掌握游人游赏规律。为此,作者提出驻点概念,创立驻点研究法,运用视频分析技术,对传统园林游人行为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探索出古典园林游赏吸引力的空间构成。

1 驻点及驻点研究法

所谓“驻点”,即人在园林中游览时,发生必要的驻足、休憩、观景等静态观赏活动,暂时打断了路径曲线中动态行进时所处的特定位置。它可以是亭、厅、轩、榭等建筑物,也有可能是园林中某一特殊点,如桥、汀步、石矶、廊的转折处以及假山、平台,还可能是重要园路交叉口、园洞门甚至特定空(漏)窗处等[2]。

图1 研究范围内理论驻点分布图

与“驻点”相关的概念早有论述,如,张敕称为休憩点(1986年);杨鸿勋称为停点,认为她既是重点观赏景面的透视基点,又是园居生活的据点(1994年);张加勉定义为观赏点,也称视点(2008年);陈从周将山际的亭、水边的矶看作是能够引人仰观、俯观的点(1984年);潘谷西也提出过高视点与低视点的概念(1963年);蔡达峰发现建筑的门窗是古典园林中的观赏驻足点(1990年)等[3-6]。前人这些与驻点相关的论述更多侧重视觉赏景功能,除一些特殊点之外,没有明确系统地在园林中加以标识,也不清楚园林中驻点的具体分布数量与等级,所以也无从基于驻点分布研究园林空间特征与游人行为。

驻点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内驻点游人驻留数量的量化分析,确定园林空间路径驻点分布,进而探寻驻点分级及不同等级驻点分布的内在规律,研究园林空间路径驻点分布与游人行为关系、不同造景要素及不同园林空间对游人吸引力、高等级驻点形成原因、驻点游人游赏行为等内容的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游人游憩行为需要对大量游人长期不间断地观测、记录,且需可重复验证,而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复杂多变,驻点数量大,人工方法难以胜任。本研究运用视频分析技术即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7-8],实现对驻点游人分布的量化分析,再结合前人对传统园林功能、美学、空间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驻点分布的内在机制,深入研究游人游憩行为及审美特征,也为当代游人游憩行为心理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视角[2]。

2 驻点研究法在留园中的应用

2.1 驻点验证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因其丰富的园林空间,巧妙的虚实、高低、明暗、动静、变化等方面的空间处理,在中国传统中可谓集大成者。而留园的园林规模适中,游客数量大等特点,为本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客观保障。留园园林游览区根据其空间性质不同又可划分为中部山水园、东部庭园、西北山林田园三大景区[9-10]。本文选择留园中部山水园与东部庭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还我读书处院落现改建为办公区,不对外开放,不列入研究范围;冠云楼与伫云庵被改造为茶室,冠云楼内墙中嵌有作为留园三宝之一的千年鱼骨化石,具有一定游览价值,仍将其考虑在研究范围内,而伫云庵则已不具备游览价值,将其剔除于研究范围。

为便于后期分析与驻点标注,将驻点分布空间分为5类,即:1)建筑连廊空间:附属于单体建筑而形成的通道空间,主要指步檐下的通廊,以NC标记;2)独立连廊空间:即独立有顶不依附建筑的通道空间,以NV标记;3)平台空间:分布于园林中主体建筑南北侧的较大平台空间,以NP标记;4)山林空间:由山石堆叠或与花木或与水体相融而形成的游览空间,包括蹬道、花木、湖中岛屿、石矶、小桥等,以NR标记;5)建筑室内空间:园中主体建筑,包括厅、堂、楼、阁、轩、馆等,以NB标记。

根据驻点概念,从行为学视角可推导出研究范围内驻点理论存在的位置(图1),从经验推导的驻点与实际往往有较大的偏差,需通过现场长时间观测并结合视频技术对其进行修正,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留园驻点分布(图2),共94个。

上述留园驻点是否客观存在,驻点是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尚需科学验证。本研究通过在留园各个驻点布设摄像装置,历经数天同时采集全部驻点的视频数据,并采用计算机离线分析(图3、4),得出各个驻点同一时间段内游人停留数量及分布情况。由于团队游一般由导游带领,游人游赏行为受到外界干扰,不具有“自发性”,为此,本文研究通过算法构建将驻点处团队游人排除,使游人游憩行为的研究更客观、科学。

为验证驻点存在,引入几个概念。

1)游人分布密度,即指一段时间内在该驻点停驻超过一定时间的游客单位面积人数与该驻点面积的比值,记为ρtn(人/m2),其中,t为时间段,n为驻点序号。

2)全园游人平均密度,是指一段时间内全园游人在园总人数与全园可达面积的比值,记为ρt0(人/m2)。其中全园游人在园总人数由当地园林部门安设的“在园人数实时监控系统”获得。

3)验证指标K值,即指各驻点的游人分布密度与全园游人平均密度的比值,若K值大于1.5,则验证驻点真实存在。

经现场长期观测,同时将停驻时间分成5、6、8、10、12、20、40、60、90、150s进行视频分析,确定5s为留园游人游憩最基本时长,本文以6s为停驻时间进行研究。

在观测日内随机抽取连续的20min,并将8:30—8:50,11:10—11:30,13:20—13:40,15:40—16:00作为取样时间,分别记为A、B、C、D 4个时间段。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软件获得各个驻点一天有效时间内每隔5min输出一次驻留6s的游人停留数量,并计算各驻点取样时间内驻留6s的人数及游人分布密度(表1)。

从表1可见,各驻点最小的平均K值为3.66,所对应驻点的游人密度ρ超出全园平均密度ρ0的266%,说明各驻点停驻的游人分布密度在全园范围内极为显著,可以证实所有理论推导驻点的真实存在。

统计各驻点停留5、6、8、10、12s的游人总数,如图5所示:1)各驻点游人分布存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定比例关系,这进一步证明驻点存在的客观性;2)留园各驻点游人停留数量具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驻点存在等级之分;3)图中不同色彩折线保持同一上下关系,始终不相交(驻点NP73除外),并且折线间距离随样本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驻点的吸引力相对稳定,也就是说,古典园林中的驻点依然满足当代大众审美标准,其构成特征对游人游赏产生持续和稳定的吸引力。

图2 研究范围内修正后理论驻点分布图

2.2 留园驻点分级

分别输入各驻点停留5、6、8、10、12s的游人总数作为分类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各驻点间存在稳定的等级关系,且分析样本量越大,则得到结论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确定以数据样本量最大的N5s数据组作为驻点分级的主要依据,得出驻点聚类分析结果。根据这一结果,并借助视频观测综合判断,可将驻点划分为6个等级(图6):

1)特级驻点1个,林泉耆硕之馆北广场的NP73数据与其他驻点差异极大,全园仅1个;

2)一级驻点共9个,分布于中心山水园与五峰仙馆内;

3)二级驻点共16个,主要分布在中心山水园水面四周和中间、冠云峰周边、五峰仙馆庭院和远翠阁处;

4)三级驻点29个,分布较为广泛,山林空间、建筑庭院及建筑连廊多有分布;

5)四级驻点19个,五级驻点20个,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边缘。

图3 研究范围内视频采集装置位置与驻点对应关系图

图4 视频分析技术算法结构图

表1 取样时间内各驻点比较系数汇总表

图5 各驻点停留人数折线统计图

2.3 留园不同空间类型驻点分布规律

计算前文中5种不同性质空间的驻点数量、密度、分布率、各等级驻点量比与权重①,以及不同空间类型中各等级驻点数,将结果分别列入表2、3。

1)独立连廊空间与山林空间的驻点密度最大,说明这2类空间单位面积内驻点数量多,空间范围内驻点分布密集,空间层次丰富,景致活泼多变,赏景视角多样。但其驻点分布率、权重值和高等级驻点占比都较低,吸引力较弱,这与传统理解似乎有较大出入。

分析原因,独立连廊空间主要是通道功能,山林空间也是园林的本底,二者虽对丰富园林空间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从周边驻点欣赏园景的重要内容,但其单位面积内驻点面积比例低,漫游其间,景观相似度较高,其自身作为驻点的吸引力反而不高。

2)平台空间驻点密度极低,但分布密度与权重最大,高等级驻点占比大,说明平台空间在园内分布不广,但空间整合度最大,单位面积内驻点面积比例高,具有极强吸引力。

3)建筑连廊空间驻点密度不高,分布密度最小,但权重较大,高等级驻点占比最大,说明其单位面积内驻点数量少,但具有最强吸引力。原因主要是此类空间往往具有空间转换功能,陡变性大,给游人产生心理变化最大,这是中国传统园林最具特色的空间设计手法之一。此手法对当代游人依然具有强吸引力。

4)建筑室内空间的驻点密度最小,分布率较大,权重与高等级驻点占比都较大,说明其空间范围内驻点分布少,单个驻点面积较大,驻点吸引力也较大。

从上述分析还可以看出,吸引力强的驻点,如平台空间、建筑连廊空间,其自身所处空间往往并没有太多特色,但人在此处可赏之景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相反,如独立连廊空间与山林空间等,或曲直多变,或景观丰富,但其空间驻点吸引力并不强,这一点 “可园现象”最为典型。

传统研究认为可亭(NR37)位于留园中心山水园中主山之巅,正对涵碧山房,视景效果极佳,古时作为园主人会客赏景绝佳之处,可谓造园者精心营造之点。然而视频分析结果显示,其一天停留5s人数为495人次,不及全园驻点平均值539人次,为三级驻点。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可亭所处的山体中有多达6~7处可供游人赏景,因相似审美易疲劳,分散了人流。

2)作为休憩处,可亭又被3条路线穿过,有被“视线包围”的不安全感,游人经过此处,径直通过的比例高达46%。

3)当代游人快餐式游赏习惯所致,游人通过可亭驻点区的平均时间仅为15s左右。本研究还统计了所有94个驻点中一天游人平均通过各驻点区域的时间,发现除14个有大平台空间或带座椅的休憩空间中,游人通过各驻点区的时间超过20s(含20s)外,通过其他驻点区时间均值仅为6.54s。

3 留园高等级驻点成因分析

从图6可见,研究范围内10个高等级驻点(特级和一级)中8个分布于中心山水园中的水体周边,一个与特置景观冠云峰相关,另一个则是位于五峰仙馆内部,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2 路径空间性质类驻点系数统计表

1)可达性与驻点等级。

通过对10个高等级驻点分布位置看,NC2(敞厅)、NC3(古木交柯处)、NC4(绿荫轩)、NC23(曲溪楼北漏窗)、NC24(曲溪楼门洞)、NC25(曲溪楼南漏窗)、NP10(涵碧山房)都处在必经之路中;NP73(林泉耆硕之馆北广场)因有特置的景观,游人必达;而NV13(闻木樨香轩)及NB53(五峰仙馆内)虽然不处于必经之路,但由于其在园中地位突出,处于主要游线中,因此,可达性是高等级驻点成因的必要条件。

2)空间转换处具有强游人吸引力。

10个高等级驻点中有8个都处于空间转换处,其中NC2、NC3、NC4处于主要游线的转折点,NC23、NC24、NC25是曲溪楼朝向中心水面的漏窗或门洞,空间陡变率大;NV13也是西部独立连廊的一个空间转换处,通过长长连廊到达此处,空间豁然开阔;驻点NB53位于五峰仙馆内,并非室外庭院,也是因为此处是建筑内部较长通廊与外部庭院的转换处,同样具有较大陡变率。空间转换处因具有巧妙的空间开合关系,因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力效果,这虽是传统园林空间处理的手法,对现代游人依然具有强大吸引。

3)驻点面积与驻点等级关系。

驻点面积是游人发生驻足行为位置点的集合范围。根据研究发现,高等级驻点面积普遍较大,如NP73为48.12m2、NB53为15.97m2。但面积较小的驻点也可能成为高等级驻点,如,曲溪楼中的3个驻点NC23、NC24、NC25,三者面积之和才13.67m2,不及高等级驻点的平均面积19.35m2,因此,面积较大是驻点成为高等级驻点充分但非必要条件。

4)景观独特性与丰富度与驻点等级。

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等级驻点,此处要么具有独特景观(如NP73),要么有高丰富度的景观可赏。NC2处不仅可赏建筑之景,还有庭院植物、天井光影等;NB53处可赏建筑室内布局、家具,还可欣赏建筑庭院中的山石、植物;NC3、NC4、NC23、NC24、NC25、NP10、NV13处,都可赏中心山水园景,而中心山水园又是留园景色最丰富的。因此,景观独特性与丰富度是成为高驻点等级的必要条件。

表3 不同等级驻点分布与空间类型关系表

图6 不同等级驻点分组图

5)具备休憩功能。

研究范围内10个高等级驻点中有5个具备休憩功能,如NC3、NC4、NP10、NV13、NP73,一般发生在平台空间和建筑空间,可供游人休憩、静赏。但这不是高等级驻点成因的必备条件。

综上可见,路径可达性佳、景观独特性与丰富度高,是高等级驻点形成的必备条件,具备休憩功能、驻点面积较大和位于空间转换处是形成高等级驻点充分但不必要的条件。

4 留园低等级驻点与游人游憩行为

留园空间在传统研究方式下,低等级驻点处的空间分析常常被忽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范围内低等级(四、五级)驻点分布最广,共有39个,其分布的空间类型也较多。通过视频分析发现,分布于园林空间中较为重要位置的低等级驻点如NR42、NR45、NR70等,虽然其周边景色、可达性都较好,但由于驻点面积较小,与周边驻点景色相似性较高等原因,其驻点吸引力不强;分布于园林空间边缘的低等级驻点如NC90、NC83、NC89、NV18等,其可视景观与可达性等都较差,通常认为不存在驻点,但由于中国园林善用门洞、漏窗、转折等空间变化,让一些边缘地带本无多少景色的地方焕发了生机,对游人产生了一定吸引。可见,空间转换、曲直多变等的传统空间营造手法依然符合当代游人审美习惯。这一手法的另一个反面例证,即是中心山水园北部山林(可亭处)北麓的一条直路。通过视频分析发现,自发通过此路的游人有不少,也是导游带领团队通过的必经之路,但一天之中驻留人数极低,没有驻点分布,而与其并行的北部独立连廊空间,因多有转折变化却分布多个五级驻点。这一现象也让我们反思,现代景观设计中常常运用通直、宽阔的“景观大道”进行构图,以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其对游人吸引力强度、持续吸引时长等究竟如何?仅凭平面或鸟瞰效果,也或仅凭“感性”认知都难以令人信服。

5 讨论

定性化的传统园林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在有关空间与美学评价等方面从古至今都不乏争论。邹迪光《愚公古乘》谈众人的评价为:“亭榭最佳,树次之,山次之,水又次之”,而王穉登《寄畅园记》则评价:“其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大潮中,传统园林也被少数批判者当成是只为少数达官显贵服务的产物,不适应当代社会对公共景观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留园游人游赏行为及其空间分布的量化研究,确定了留园空间驻点的具体分布及其等级划分,进而对留园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传统园林中的一些独特空间依然符合当今游人游赏习惯,而有些传统研究方式中认定为具有强吸引力驻点的空间,却没有高等级驻点分布。通过量化研究,可以准确反映驻点游人分布状况及其行为特征,从而为客观、科学、可重复验证地研究园林空间特性提供有力支持。

当然,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复杂多变,景观层次丰富,游人来源复杂,加之传统园林以意境为最高审美标准,量化研究只是提供技术支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与定性研究相互补充,理性与感性相融,相辅相成,以期更准确更本质性地把握传统园林内在规律性[11]。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驻点密度:是描述空间中驻点分布聚散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驻点密度(个/m2)=驻点总数(个)/可游览总面积(m2)。驻点密度越大说明单位面积内驻点数量越多,空间范围内驻点分布越密集,反应空间层次丰富,景致活泼多变,赏景视角多样。驻点分布率:是描述空间中驻点面积比例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驻点分布率=驻点总面积(m2)/可游览总面积(m2)×100%。驻点分布率越大说明单位面积内驻点面积比例越高,即空间类型中驻点的覆盖率越高,但可能是驻点个数较多也可能是驻点面积较大。驻点权重:是评判驻点吸引力的直接指标,计算公式为:权重=(一级驻点个数/1+二级驻点个数/2+三级驻点个数/3+四级驻点个数/4+五级驻点个数/5)/各级驻点总数。其值越大说明研究对象中高等级驻点所占比例越多,空间越精彩,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特级驻点(即冠云峰处的NP73)游人分布数量远超过所有一级驻点,是具有极强吸引力的特殊点,在计算权重时计数为2,强调其特殊性。

猜你喜欢
留园驻点游人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留园:亭台廊榭,秋色迷宫
登神农顶
完全催化壁驻点高超声速流动加热地面模拟方法研究
苏州园林的空间叙事与抒情研究
苏州留园的营造与修复研究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2300名干部进村“串户”办实事
“一线为民”的庐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