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优化

2023-12-08 05:20白娜
客联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河南省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备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从省域内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情况、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软硬件投入、信息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当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

河南省作为中部大省,高职院校众多,在“十四五”发展阶段对综合性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这既是河南省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大挑战,通过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不断完善可帮助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更好的落实。从机遇方面来看,一是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交流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二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降低教学成本;三是可以实现学籍管理、考试管理、课表编排等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四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跨区域教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保障教育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如何平衡教育公平和效率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一、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当前,河南省高职院校存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受资金、技术、资源等因素限制,在信息化建设层面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网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硬件设施不完善,同时也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等方面。而另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丰富的信息化人才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在经济基础、资源能力方面要领先其他市区,相应的郑州市内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而一些非省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城市本身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再加上地方高职院校资金有限,无法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因此相对于郑州市而言呈现出落后趋势。但是随着河南省“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的不断重视与推进,整体上呈现出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先进的趋势。

(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在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尤为必要的,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层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但是由于资金、资源、技术等诸多限制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科研、教学等方面,从而导致信息化管理发展水平受限。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求施教者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以及各种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无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也就无法发挥教育信息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很多教师缺乏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很多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和管理人才。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策略,并且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措施。

(三)软件与硬件投入不平衡

河南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软件和硬件投入不够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高职类院校中表现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硬件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了软件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这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着软件不足、软件应用不够广泛、软件质量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硬件投入过多的问题,即过度注重硬件设备的购置和更新,而忽视了软件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这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着硬件浪费、硬件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软硬件的单独投入,而忽略了软硬件的配套问题。这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着软硬件不匹配、软硬件功能不互补等问题。由于软硬件投入失衡,导致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硬件设备过多,而软件更新不及时,这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着软硬件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等问题。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推进教育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形成合力

教育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是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协同发展才能形成合力,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具体实践中,一是教育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应该紧密结合,实现协同发展。教育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践中,教育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信息化建设应该为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二是高校与信息技术提供方应该开展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需要与信息技术提供方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提供方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同时,高校可以向信息技术提供方提供实践场景和需求,共同推进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共同发展;三是高校之间应该开展协同发展,形成合力。高校之间可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通过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同时,高校之间可以共同制定信息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标准化,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二)建设高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建设高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促进信息应用的关键。具体实践层面,一是高校可以利用校外信息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通过参观、实践和交流等方式,师生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技能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二是可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推进学科信息化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和互动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视频课程、在线课程和MOOC等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扩大教学资源覆盖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研修,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教学研修,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教学研修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教学研修合作网络,共同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和应用;四是通过校内培训,提高教职员工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组织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信息化教育培训和信息化管理培训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职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校内培训还可以激发教职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推动信息化教育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加快构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立校本信息化资源平台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该平台可以包括校内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如教学、科研、图书馆、人事、财务等,也可以包括校外的各类信息资源,如学术数据库、图书资源、人才招聘网站等。建设平台需要考虑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性和共享性,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便于师生使用和管理。多部门合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校内部门、外部机构、企业等都可以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推进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具体来说,通过成立共建共享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各方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時,需要建立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确保共建共享的顺利进行。共建共享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规定,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强技术防护措施,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共建共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关键。需要通过培训、研讨、推广等方式,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创新和研发,推出更多符合师生需求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小龙.河南高职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度研究[J].内江科技,2022,43(09):122-123.

[2]黄燕.“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3):5-8.

作者简介:白娜,硕士,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信息化管理。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