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 周强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文科类专业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如何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重新谋划文科专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是文科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三元融合”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力举措。它将产业部门与学校教育融合,将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如何建立文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校企利益难以实现共赢、学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专业;三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把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培养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因此,培养跨专业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新文科重大教育战略的强大支撑[1]。然而,现有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仍是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实现不了社会对高校培养具备跨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许多文科类高校毕业生仍面临“毕业即失业”、“所学非所用”的尴尬境遇。笔者以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研究新文科背景下三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希望对文科专业的发展有些微启迪意义。
一、培养理念
所谓“三元融合”,是将产业部门与学校教育融合,将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它以项目化平台为支撑、以嵌入式课程为核心、以混合式的教与学为手段建立产业学院[2]。笔者所在的高校属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服务地方的功能定位,要求学校必须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走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所以,探索“三元融合”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所在高校发展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力举措。为此学校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旨在逐步推进产业学院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对于如何推进“三元融合”背景下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困惑。
二、培养措施
本文以研究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文科应用型高水平技术类人才为目标,基于“三元融合”,围绕“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打造校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平台,提升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这条主线,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文科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师资队伍优良、教学管理规范、校企合作深化,密切服务地方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基于以上理念,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推进建设。
首先,实施并完善新文科背景下基于“三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科专业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并据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方案是纲,纲举则目张,三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在于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和推进产教融合的培养方案。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为了构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建成三个课堂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专项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及以专题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三课堂。三个课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其次,开展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项目式、混合式、工作坊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三个课堂联动的优势正在于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为成果导向型,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根据每个课堂的特点,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方式。
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常采用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并在校内进行的实训、课程实践、课程论文、暑假小学期实践、专业综合能力实践、毕业论文等方式。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社团活动、学科竞赛、考级考证、专业培训、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第三课堂(专题社会实践)则采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各类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3+1”、订单式、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在企业实施的产学合作教育)等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近企业、了解企业、学以致用。
三、三元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采用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新模式可以推进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应用型高校“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通过平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紧贴产业需求,以产业需要设定特色人才培养标准”[3]。
新模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整合各方資源加强合作,尝试研究多主体共建共管的新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力量从政策配套、教育理念、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发力,将文科专业打造成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产业部门与学校教育融合、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的“三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输送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的卓越文科人才,支撑服务地方新产业和新经济”[4]。
四、结语
探索基于“三元融合”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新的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如何根据文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推进教学研究、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科研转化教学与产学研合作等系列问题。解决如何建立文科类专业基于“三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校企利益难以实现共赢、学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解决现有产教融合层次不高、协同不够,校企合作中企业和相关文科类二级学院各自分散,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问题。解决如何将“文科类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重构,并将产业实践项目嵌入课程体系,实现文科类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等问题”[5]。
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合作推动社会人文科学发展和构建地方人文环境意义重大。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5.
[2]刘国买,何谐,李宁,梁俊平.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1):62.
[3]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15.
[4]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9.
[5]李晓,李俊久.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38.
作者简介:章燕(1977—),女,安徽滁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周强(1978—),男,安徽滁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基于‘三元融合的文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jyxm0627)、安徽省高校教学研究重大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滁州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2021jyxm105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实习实践校企合作平台建设”(2020023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