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约束背景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析

2023-12-08 01:34曾丹丹
客联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双碳制造业

曾丹丹

摘 要:当前,“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已经纳入我国“十四五”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为我国经济领域行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规划了我国经济社会今后长期的发展方向。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保障,作为减碳主力军,制造业如何把握数字化技术趋势,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践行碳中和承诺,将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双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引言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核心产业,制造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体中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在实现“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数字化转型概述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理解源于生产过程中传统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后随着适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渡到企业的其他环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计算等最新进展预示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手段更为丰富。总的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各类先进的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的运用。陈冬梅等(2020)、郑帅等(2021)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战略导向,正逐渐成为国家、产业与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量。沈恒超(2022)认为数字化转型体现为在企业的各个运营环节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数字技术,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运作。付晓东(2020)指出数字经济通过渗透、拆解和整合现有产业,加速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从而提高了生产力。周慧慧等(2021)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李琦等(2021)指出数字化转型能促使企业通过供应链集成助推企业效益提高。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情况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属于产业数字化范畴,即利用数字技术和产品来增加原有产业的产出,进而提升效率。当前,我国正处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制造业企业正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选取了2020年度《鼎革奖》入围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报告显示,制造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这四大产业约占国内数字经济产业的四分之三,其中制造业的占比更是超过了40%。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核心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了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了74.7%。同时,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也在持续发展和创新,38.8%的企业选择了网络化协同,29.6%的企业选择了服务型制造。这些数据表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应对市场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生产力的重要支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制造业的发展始终是重点。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朝着实现更广泛覆盖、更深程度的数字化方向不断前进,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

制造业企业的数字转型前景充满希望,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的短期利益造成一定影响。首先,为了进行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设备进行升级或替换,引进数字化设备和设施。同时,企业还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人才,以适应新的数字化运营模式。此外,为了适应数字化运营,企业还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这些变革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而且具有很长的收益周期,可能会对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全面地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必须确保制造行业中的数字化改造达到一定水平。然而,行业的数字化程度是企业无法掌控的。例如,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后,其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可能并未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型,或者数字化改造的標准未能达成一致,这会给数字化转型的投资收益带来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投入巨大,且长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利益。因此,强调短期利益的制造企业以及资金不够充分的中小型制造业可能会延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较为薄弱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依赖于工业软件、操作系统、芯片、开放工具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然而,我们在操作系统和芯片方面正面临着国外科技巨头对我国工业关键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此外,工业设备联网方面存在联网率低、设备之间协同性差等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机床等工业设备的网络接口标准尚未统一,导致不同厂家的设备联网率低。这给工业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因此,需要加强不同厂家之间的合作和标准化工作,推动工业设备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第三方服务平台,导致其在核心业务环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不足,数字化转型意识不强。因此,在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缺乏创新性,产品迭代速度较慢。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复合型人才不足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核心技术行业和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中数字化人才的缺乏问题逐渐显现,这给我国在数字技术研发方面带来了重大挑战。特别是在制造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研发方面,数字人才的紧缺问题尤为突出,这使得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升级的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IT人才、AI人才、数据统计师、数据分析师等数字精英,更需要的是具备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掌握现代数字技术,又要深刻理解制造业的属性和需求。目前,制造业企业的大多数员工正在接受数字化能力的培训,然而由于数据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员工难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的真正效用。这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后,未能提高效率、增强实力,也未能实现预期的收益。因此,数字化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五、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一)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增强资金和政策保障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信息化升级,而是涉及企业全方位的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并具备长远的眼光,提升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首先,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响应数字经济时代政府的数字化发展政策,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增加对转型的研发投入,以提高制造业企业与数字化协同发展的水平。此外,制造业企业应加强先进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在发展现有商业模式的同时赋能数字化生产,从而加速企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入融合。另外,为了确保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通过创新金融体系、放宽企业贷款条件、简化程序等举措,确保制造业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数字化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制造业企业不想转、不敢转的观念,帮助它们走出数字化转型的困境,迈向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突破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若要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可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高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种资源,加强对数字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产业-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数字化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发展体系,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争取在“卡脖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载体。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需要发挥主体作用。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它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集聚资源,大力开发工业软件和工业数据共享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数据服务、云服务以及算法等服务能力,助力传统制造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数字化改造和升级,从而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这样的转型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制造业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加快构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体系

制造业企业应以构建具有自主产权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在掌握现有技术的同时,积极寻求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全面培养数字化人才。通过加强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效用。通过加大对人才培养基地的投入,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强化企业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普及基层员工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实操性短期培训,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基层阻力,帮助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引进优秀的数字化人才,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拥有一支具备全面数字化知识和技能的团队,制造业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在当代行业的发展中,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同时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促使制造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提升经济效益。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因此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业的新命题。通过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但由于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科研创新资源的投入不足,因此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深入践行数字化转型理念,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效果,我们需要强调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加大财政、资源、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根据行业属性连接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链的全方位转型。

参考文献:

[1]陈冬梅,王俐珍,陈安霓.数字化与战略管理[J].管理世界,2020(05): 220-237.

[2]鄭帅;王海军.数字化转型何以影响枢纽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模块化视角的实证研究[J].科研理,2022,43(11):73-82.DOI:10.19571/j.cnki.1000-2995.2022.11.008

[3]沈恒超.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济报告,2019,(05):102-107.

[4]付晓东.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J].人民论坛,2020,(21):20-23.

[5]周慧慧;李海霞;赵琳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J].科技与管  理,2021,23(01):33-43.DOI:10.16315/j.stm.2021.01.005

[6]李琦;刘力钢;邵剑兵.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J].经济管理,2021,43(10):5-23.DOI:10.19616/j.cnki.bmj.2021.10.001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双碳制造业
面向“双碳”战略的生态旅游:理论内涵和发展路径
——基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的实践*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