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视阈下郑州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初探

2023-12-08 05:17孟逸喆
客联 2023年8期
关键词:现状

摘 要:当代社会,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才资源在促进经济迅猛增长,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源支撑已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过程为视角,客观分析了郑州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及时发现郑州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郑州人才支撑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人才支撑体系;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并制定了人才建市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创新,营造有利于人才队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据统计,近年来我市累计引进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646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有3407人,硕士以上研究生2620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4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创新人才3人、创业人才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培养选拔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6名,省政府津贴专家1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1名,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33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813名,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61人。郑州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支撑体系逐步发展与完善,现已经取得较大成就。

一、注重落实,健全完善人才相关政策

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郑州市制定并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郑州市高层次专家决策咨询顾问团工作规则》、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郑州市“231青年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和《郑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法规,2015年上半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实施意见》,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郑州市“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办法》,201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实施办法通知》,由组织部、卫计委、人社局联合下发了《郑州市引进领军人才享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健有关待遇实施办法》,由组织部、人社局、编办、教育局、安局联合下发了《郑州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有关生活服务保障措施实施办法》等7个配套文件。

二、着眼长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新材料、生物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现代金融、高层次服务业等“4+6”战略主导优势产业,航空经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着眼我市经济社会的需要及长远发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截止目前,在郑州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郑州大方桥梁集团、郑煤机等单位筹建了31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70名。加强“郑州市高层次专家决策咨询顾问团”建设,改进和完善市委、市政府重大问题决策咨询机制。目前,我市已从国内外筛选了20余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作为顾问团成员,对市委、市政府聘请的决策咨询顾问: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充分利用顾问团高层次的人才及智力优势,进行决策咨询和重大问题研究。

三、统筹兼顾,扎实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拔力度。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高层次的培养、选拔工作,选拔培养了一批本地区本专业领域具有省内和国内较高学术水平、贡献突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市有经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6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1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33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813人。二是实施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紧紧围绕战略支撑产业和主导产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2016年组织汽车与装备制造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高层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培训,市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国资委、工信委、科技局主管领导及来自我市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20余家企业60名高层次人才参加了培训。三是不断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学科综合、科研项目和人才汇聚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继续教育网络,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提高素质和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

四、构建平台,不断加强引才载体建设

1998年1月,由省人事厅、市人事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建立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了郑州留学人员创业园,2009年高新区被中组部批准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0年我市开展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工作,先后建设博士后工作站45家,博士后研发基地29家,博士后工作站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专业学科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郑州大力转变“就人才抓人才”的传统观念,开拓出“以平台、机构、产业聚集人才,以事业成就人才、留住人才”的新路子。坚持远近结合,用好现有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中电科27所等在郑科研院所拓展研发项目、郑州大学等在郑高校“双一流”建设、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動全覆盖,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289家、独角兽企业2家,2021年以来,已引进各类人才39986人落地郑州。坚持大小平台结合,一手抓中原科技城规划建设、功能提升,设立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抢抓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机遇,实施以收入为参照的人才激励政策,聚集高端人才、优质项目,成功吸引华为、海康威视等234个重大项目入驻,落地高层次人才2100余名;一手抓200个小微产业园建设,提升完善智慧岛2.0“双创”模式并在全市复制推广,打造人才密集型中小企业承接平台、成长“苗圃”。坚持引育结合,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规划建设职教园区,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每年培养技能人才40万左右。深入实施数字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储备应用型大数据人才3.2万人,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推动相结合,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推进人才评价机制、选聘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让人才的价值充分体现。

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郑州市人才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郑州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人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质量稳步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资本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贡献十分突出。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郑州人才发展还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分布也不平衡;人才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突出问题。因此,郑州需要进一步主动作为、拉高标杆,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以更大力度、更有力举措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大力实施郑州人才计划和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郑创新创业,为将郑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加快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与进程,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

作者简介:孟逸喆(1994—),女,河南灵宝人,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中华文化教研部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