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
在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球激烈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注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要完善优化职业教育中现代师徒制的培养模式。认识传统师徒制的发展历史,重拾传统礼仪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师徒制,着力解决师徒制与现代学生观念的摩擦,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性研究依据。
师傅,又名师父,是指对拥有专门技艺的工作者的尊称。徒弟,是跟从师傅学习技艺的人群。师傅为徒弟传授技能,承担教学职能;同时师傅提供衣食住行,徒弟要尽心尽力侍奉师傅。师徒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融合了伦理关系、私人关系、行业关系、工作关系。对徒弟来说,“一技在手,走遍天下”,掌握一种技能就意味着找到了一条谋生之道。所以师傅对徒弟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师者,更是帮助其谋生的长者。师徒关系,在中国古代仅次于父子关系,徒弟对师傅往往十分恭敬服从,并心怀感激之情。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师徒制,即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模式,这是一种常规普遍的学习方式。师徒制是近代职业教育诞生之前,知识和文化主要的传承方式。如今某些传统的行业还一直保留着师徒制的模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发挥重要角色的文物修复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师徒制模式。这种文物修复手法也是中华传统技艺重要的代表,继承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故宫文物修复技艺所代表的有浓墨色彩的师徒关系,是中华文化最珍贵的一种传承。
现代师徒制下的师傅分别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担任,每位人员的职责更加清晰。比起传统师徒制,师傅的角色参与的人员更多,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既分角色,也分培养阶段。校内教师主要由班主任或者实习指导老师担任,承担起专业理论学习的责任。企业导师主要由企业有经验的从业者担任,承担起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责任,传授学生实际生产经验。同时相对传统师徒制,师傅要承担起育人职责,培养学徒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传统师徒制往往更多地靠师傅个人的道德教育水平进行。同时师傅在考核学徒的同时,还得共同接受学校和企业的考核和约束。
1 师徒制与现代学生存在观念分歧
1.1 师徒制执行中,认知存在分歧
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对师徒制的认同感。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缺乏社会礼仪,也缺乏对长者、师者的尊重意识。同时某些职业院校的教师爱生观念淡薄,教师教书育人效果不佳。往往以上因素会加速学生对于教育学习的抵触心理,加深了厌学情绪。当师生关系呈现冷漠、疏远、冲突多、情感距离大等不良现象时,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不利于高级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师徒制的体制观念中,特别是靠技艺和手艺吃饭的行业中,普遍认知是师傅的态度是“说一不二”的,师傅的话永远是对的,师傅的命令就是绝对的权威,是不能受到任何质疑的。但是在当今社会,这种传统观念会被质疑。在这个师徒缺乏传统师徒制亲密感的时代,“师傅的命令就是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受到不断的挑战。传统的师徒关系中,师徒关系被认为仅次于父子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在师傅关系淡薄的今天,教育需要建立在新型关系的前提下,师徒关系建立在“共情”基础上才更能得到社会认可。
另一处重要的分歧在于,师徒之间的相互考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是高校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教师群体中以及企业导师群体中仍然存在一定认知上的分歧。比如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以及学生评价的态度和配合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公平、不全面的现象。目前的评教方式仍有需优化的地方,如老师对学生的打分,师傅对徒弟的打分制度等。对学生某课程或者某实践活动的考评体系,本质上是群体中人才的选拔,包括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标准化考试成绩、平时课堂表现、配合程度等的综合考量。但是教师和师傅之间不同的个人标准,很难达到让每一个学生和徒弟都满意。如何在这些不同维度的标准间做到科学、公正、公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1.2 社会大背景的变化
此外,社会背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底蕴与以前差异较大,也有很多时代带来的特点,比如第一,计算机水平和网络使用能力普遍较强,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时代的主流。第二,自我意识增强,对待事务较为主观,看待事物更加任性;第三,认知行为能力较强,个人管理能力较低。
在师徒制观念中,经验是师傅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实际生产操作经验,然而现代社会技术和知识的更替日新月异,经验也可能会成为徒弟成长的阻碍。经过笔者调研发现,一些年轻有想法的学生,在师傅和老师经验主义的严厉教育下,到后来工作中会失去冲劲,丧失了最初的活力,磨去了个人最闪光的棱角。有的学生可能会有新的想法和意见,但是碍于师傅的权威,碍于师徒关系,或者直接被师傅否定,从而觉得自我被压抑,从而否定师徒制本身。
1.3 现代学生与传统学徒的差别
传统师徒制里“一日為师,终身为父”,徒弟只有跟师傅生活在一起,亲如父子,才能真正学到技艺。一项传统技艺的获得需要几代人摸索与积累,为工匠乃至家族谋生的手段,俗话说“投师如投胎”,师傅决定徒弟未来的发展。而企业师徒制,企业师傅除了传授知识外,还会进行工作流程和制度培训。该制度根本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企业师徒制的目的是新人可以更快适应企业环境,提高个人劳动生产力,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
现代学生群体大多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缺乏社会的基础认知,相比较中国古代师傅传授的是吃饭生活的技能,没有技能就无法立足社会。经过笔者调研,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师徒关系更倾向于认同为师生关系,对于除了班主任辅导员之外的老师并没有亲密感;对于企业导师存在神秘感,他们认为师傅更多的是类似老师一样传授知识,并没有传授靠技能进行生活的认知。因此,现代师徒制需要重视师徒制中情感的引入,需要强调师徒制中礼仪的传授,通过“共情”的方式将师徒两者联系在一起。双方能够互相用眼睛看,用心灵去体会,诚实并善于接纳对方。
2 现代师徒制需要承担育人属性
2.1 建立师徒的情感链接
现代师徒制相较于传统师徒制,师傅由多人多角色参与,师傅徒弟的双向选择性也大大较弱,导致师徒之间的情感会大大削弱。对于师傅角色而言,普通老师相较于班主任和辅导员,平时本来接触就很少,很少参与育人工作,缺乏育人意识和理论。同时对于企业导师来说,企业工作是其本职工作,企业对其分配带校内学生作为学徒,更多的是额外的任务,往往这些学生也缺乏实践能力,很难为师傅排忧解难,承担部分师傅的工作量。师傅无力传授技能之外,也无力承担起培养学徒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现实状况是学生缺乏与师傅的情感链接,会导致师傅无力传承技能,学徒无法学习技能知识。
2.2 教学与育人“齐头并进”
对于刚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和育人同样重要。一些西方著名的研究者提出:“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是使个体培养起对他人的尊重之心,而不完全在于向他们灌输道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现代师徒制与传统企业师徒制相比,需要牢记育人使命。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同意识观念的链接和碰撞更加激烈,企业和高校需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育人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学生来说,在企业工作担任学徒的期间,还需要师傅在熙熙攘攘的社会大环境下承担起育人的职责。青年大学生需要拥有主体的“共情”意识与“尊重”的能力,在师傅的引导下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尊重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康德说过:“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2.3 建立拥有“共情”理念的师徒制
产生“共情”的师徒情感是现代师徒制需要继承发展的关键。“共情”这个概念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主要包含了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现代职业院校的师徒制模式需要师傅站在学徒的角度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共情”的本质不是否定传统师徒制中师傅的威严,是要求师傅们能够鼓励对方,在情感和思考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徒弟,从而帮助徒弟更好地成长成才。共情能力可以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处境,理解他人想法,师傅的实操经验和徒弟的新颖想法可以完美地结合。师徒之间以口传心授,或者实际效仿的模式,还是需要依托“共情”来实现。同样徒弟要站在师傅的角度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共情能力在职业教育体制下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师徒制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共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以及师生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
3 重视传统师徒制的礼仪价值
3.1 传统师徒制的礼仪约束
传统的师徒关系体现着社会等级、精神契约、师徒情感、伦理道德等特性。而现代师徒制下的师生关系则是合同约束下的责权划分关系,是一种功利取向、主体流动的弱情感关系。当师徒关系发生变化,情感关系呈现弱情感联系,还需要重视职业认同感和道德伦理维系师徒关系。重视职业认同感需在不断传承中完善,“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重视道德伦理维系现代师徒关系,“勿忘初心”。重拾传统,重视礼仪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尊师重道和拜师礼仪,隆重的风俗礼仪自然是这种关系的守护者和见证者。
传统师徒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融合了伦理关系、私人关系、行业关系、工作关系,在中国古代仅次于父子关系,徒弟对师傅往往十分恭敬服从,并心怀感激之情。《叶问》电影中,有叶问在香港开武馆收徒弟的剧情,收徒弟可使得自己的武馆发扬光大。但是由于自身和社会局限性,收徒弟又意味着培养了潜在的行业竞争对手,有可能影响自己的生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师傅在收徒弟的时候往往十分慎重,一方面在人格、品质、毅力、能力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徒弟,另一方面师傅制定的严格的行规徒弟也要遵守。
3.2 拜师学艺礼仪的传承
拜师学艺的传统源远流长,古时有孔子拜师,黄石公圯桥授书等。古人所谓“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拜师学艺就在这些“艺”所在的领域中慢慢形成规矩,有繁缛的仪式,也有固定的内容。拜师对于礼仪很有讲究,得拜祖师爷,拜行业保护神。行拜师礼,叩首并跪献门生帖及听师傅训导门规等程序。成为徒弟后,出师的期限也有严格要求,比如“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成师”,没有其他捷径。
学生接受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指导,企业师傅正在成为校企合作中学徒传授技艺的主体。拜师授艺可以在职业院校中形成禮仪风尚,学生向老师献花、敬茶、鞠躬致礼,师傅宣读承诺书,授予学徒牌,回赠《弟子规》,见证人宣读拜师仪式见证词,拜师礼成。通过拜师学艺等传统礼仪,构建新型现代师徒关系,一杯敬师茶、一张拜师帖、一顶安全帽、一分拜师礼、一份协议书、一式考核表,将仪式感与监督机制相融合,体现着现代平等包容思想,充满着人文关怀。
拜师学艺礼仪的重视,也可以解决企业师徒关系的淡薄,传授刻板生硬、流于形式等问题。另外师生关系缺少权威和服从,学徒缺乏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也能有效应对。重拾拜师学艺传统,建立新型良好的师徒关系,是现代师徒制推进和发展的基础。
3.3 工匠精神的继承发扬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努力培养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劳动者人群,培育工匠精神。
古有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耳”,以及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都是对“道技合一”境界的形象表达,是实践与工匠精神的经典融合。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工匠精神需要融入现代师徒制中,将工匠对于技艺的坚守,对于传统手法的执着,传承至现代学生中。师徒制的发展应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做到对所学技术的耐心、执着、坚持等精神,从而发扬光大。随着技术革命、产品革命的进行,传统设备不断被现代化设备替代,传统的师傅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被淘汰,師傅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工匠精神。徒弟们正确理解手工和机械的关系,继承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才能让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提高。
4 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师徒制
4.1 重视师徒制的发展历史及礼仪文化
在培训的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师徒制的历史和经典典故,让学生清楚师徒制的发展历史和观念。中国传统师徒制的历史来源十分悠久,学习《论语》“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学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技在手,走遍天下”等独特的文化。对于拜师学艺等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是建立新型师徒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师徒制的文化基础。师徒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拜师”和“学艺”是紧密地捆绑联系的,“拜师”是“学艺”的前提,所以拜师仪式一直传承至今。首先徒弟上香拜祭祖师,然后新徒递送拜师帖,头顶拜师帖,行三跪九叩大礼,双手奉上拜师帖,最后师父接拜师茶。拜师礼仪结束之后,正式的师徒关系就建立起来了,于是徒弟就成为师父家中的一分子。重视师徒制的发展历史,重视师徒制的礼仪文化,建立深厚的师徒感情。
4.2 建立“共情”的师徒关系
青年大学生需要师傅的引导,建立“共情”的师徒关系,从而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反省。师傅在传授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徒弟的生活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这种产生“共情”的师徒情感是现代师徒制需要继承发展的关键。徒弟能够尊重师傅,尊重技能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产生“共情”也是现代师徒制中需要倡导的关键。教学和育人同等重要,徒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共情”观,深入理解师傅的体验和经历,更好地理解技能背后的无数前辈的经验和感悟。
4.3 保障好双方的正当权益。
通过签订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等方式,确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学徒”身份,建立完善的机制,从而既保障学徒的受教育权和劳动保护权益,同时也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权益。同时建立指导师傅资格等级制度,重视对师傅带徒成果的考核与奖励,并与津贴待遇、福利保障等劳动安全结合起来,并鼓励师傅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现代师徒制中,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市场需求高度吻合。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放在课程设计之中,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放入教学内容之中,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契合终身学习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实现校企合作教育机制,保障双方正当的权益,是积极培养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