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谦
在新时期的中职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中职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而如何推动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综合案例分析、文献资料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法,针对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意蕴进行研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教学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分析现阶段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课堂的现实问题,而后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研究发现,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从课程功能定位入手,意识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及中职数学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目标、课程模式、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角度采取措施,多措并举,推动职业素养有效融入数学课程教学。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要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较高技能水平和突出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将职业素养融入日常性的育人活动之中,基于这一现实要求,一些中职院校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但从具体状况来看,两者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故而中职数学教师应当对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形成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逻辑通路,在此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1 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价值意蕴
1.1 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指的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参与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思想道德、精神品质等一系列要素的统称,具体可分为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行为习惯四方面。结合本文研究主题,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涉及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两要素,其中,职业精神主要指具备职业特征的精神操守,如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职业行为习惯主要指个体呈现出来的极具职业特点的举止规范,如勤于思考探究的行为习惯、善于自我反思的行为习惯。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在新时期的中职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胜任职业岗位、有效应对职业发展变化的优秀人才。
1.2 可行性分析
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是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党和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发展应当培养优秀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实践提供方向和思路上的指导。具体来看,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印发的首个指导性文件,对于职业素养融入中职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次,数学教材内有一些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内容,教师可由此延伸发散,进而将其开发为教学资源,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教学资源方面的支持。对于这一观点,任素花(2022)指出可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职业素养资源,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人物的生平事迹,将上述数学家严谨认真的作风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进一步深挖数学教材以及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职业素养资源进行细化研究。
最后,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针对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研究,形成观点、总结经验并汇聚成相应理论,为职业素养与中职数学教学的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例如,赖群力(2021)指出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内容创设数学情境,这为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教学提供理论和思路指导,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应帮助。
1.3 重要性分析
首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将职业素养融入数学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数学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锻炼自身思维能力,实现知识层面的发展,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保持较高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在德育层面的发展。结合《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大纲》来看,其中的课程教学目标第三条指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活动能有效推动该目标落实,且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其次,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提升岗位胜任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对于这一观点,陈丽(2020)指出数学学科能让学生形成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现实规律、善于总结思考、善于反思纠错、勤于动手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而且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上述精神品质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密切关联,能让学生在进入岗位以后更快适应岗位工作,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实现职业成长与发展。
最后,能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序落实。新时期的中职教育应当推动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而基于职业素养对学生德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 职业素养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研究
2.1 数学课程目标侧重知识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但结合当前情况来看,一些教师仍旧持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加之对职业素养解读不足,致使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未能体现职业素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忽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数学知识即可,另一方面则是数学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中职数学课程的价值功能定位,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智育课程,沒有意识到中职数学在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2.2 数学课程模式以讲授为主
在当前阶段的中职数学课堂上,一些教师主要采取讲授教学的方式,直接讲解数学知识,而后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课本习题,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全程中都处于被动听讲、被动练习的状态,不仅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化,而且剥夺了学生思考探究与自主成长的权利。与此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如果教师采取讲授教学,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遭遇重重困难,而这会明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科目产生厌恶、抵触的情绪,更遑论推动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课堂。
2.3 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结合教学实践来看,职业素养与中职数学教学的融合效果受到课程资源开发程度的影响,如果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教师就无法突出专业教学与数学科目间的联系,势必阻碍职业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合与渗透。结合现实状况来看,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统一分发的教材为依据,数学组教师没有开发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契合的校本教材,而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需求主动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期间,一些学生出现错误或者提出疑问,这些实际上暴露了学生的知识短板,表明学生对某一部分数学知识掌握不到位,而教师没有对此类生成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未能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错。
2.4 课程评价有待优化
课程评价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而要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程教学,就必须主动优化课程评价,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但从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受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给予评价的时候比较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学生是否能利用数学知识完成课本习题和课后作业,对于学生在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职业素养要素的发展情况关注不足,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与此同时,教师给出的评价缺乏指导性、发展性,并未针对学生下一阶段的职业素养发展给出相应意见。
3 职业素养融入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
3.1 做好课程功能定位,积极发挥课程目标导向作用
针对教学目标侧重于数学知识传授与讲解的情况,教师应当主动做好课程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等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主动优化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从数学课程功能定位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数学课程应当实现功能定位的优化转变,传统的数学课程功能主要为智育,而在职业素养全面融入中职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数学课程功能应当延伸至德育、职业素养培育等方面,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突出的职业素养,为其日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包括数学逻辑、自我认识、视觉空间、自然观察等八个方面,除了数学逻辑以外,其中的部分要素与职业素养具有密切联系,如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视觉空间两项智能,以此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因此,需要将这两项智能融入课程目标,进而使学生在数学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实现职业素养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设置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准确分析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情况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从而将各项智能、职业素养融入课程目标,确保目标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故而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及其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发展需求。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具备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找到对应的职业素养元素,而后做好中职数学教材分析,找到教材知识与职业素养间的契合点,以此切入并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职业素养发展形成导向。
3.2 创新课程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有序发展
前文提及,一些教师习惯性地采取讲授教学模式,降低课堂效率,而且引发部分中职学生的反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小组合作、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先进模式的应用。
例如,教师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将其划分为数学小组,确保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而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授课活动,让学生在小组的帮助下实现高效学习,也能让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这正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再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教学,将数学知识与问题整合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究,而后根据探究结果展开交流互动,在上述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与相互尊重的精神品质。与此同时,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会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与发展。
基于教育信息化形成的有利条件,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施情境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创设与职业相关的数学情境,将数学概念、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更为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与圆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直接展示职业案例,并让学生代入案例主人公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和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了解圆的概念、性质及知识应用方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了解职业相关的内容,实现职业素养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在参与项目式教学、小组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违反课堂纪律、扰乱教学活动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课堂管理。例如,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时让小组长发挥代管作用,教师无法直接管理数十名学生,而小组长则可以直接管理组员,而教师则对小组长下达相应的管理指示,以此维持课堂秩序,确保职业素养有序融入课堂教学。
3.3 开发教学资源,实现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程
现阶段的教学资源开发程度不足,教师设置的习题也未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应当在准确把握职业素养内涵的前提下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学生发展来看,职业素养可体现在变通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变式题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变通意识,激励学生创新创造。
变式题目指的是教师基于課本例题或习题,改变提问方式,将原有题目进行变式处理,从而将数学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变式题目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变通意识,使其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主动变通。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函数题目进行变式处理,在原来的题目条件下,学生通过函数表达式画出函数图像,而在变式处理后的题目中,学生则需要通过图像反推函数表达式,在这一过程中培养逆向思维、变通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题多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利用课本给出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解出答案以后尝试运用新思路进行解题操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实践中保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品质。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学生所犯错误既暴露其短板,也可以视作重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加工整理,将其融入教学资源并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具深刻的印象,也能让学生在改正错题的过程中形成反思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
除了变式题目和生成性教学资源以外,数学教师可以主动联系专业课程教师,实现教师之间协同备课,推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案例融入数学课程资源体系。例如,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数学教师主动联系该专业的课程教师,将服装设计样品中的圆形图案引入课堂,凸显专业课程与数学课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圆形图案入手,逐渐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对圆形图案纹样背后的设计理念稍加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专业内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
3.4 完善课程评价,给予全面性以及指导性评价
课程评价是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诊断学生学习发展成果、促进學生职业素养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当主动完善课程评价,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评价体系。首先,教师要给出全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于中职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例如,一名学生在解答教材习题的时候采取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但由于缺乏经验而未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这表明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并对学生的创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新思路下获得学习发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给出指导性课程评价,例如,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数学课程教学期间,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能对几何图形、几何体的应用更为得心应手,顺利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在会计、财务等专业的数学课程教学期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量感和数学运算能力,并对学生接下来的数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给出指导性意见,以此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持续发展。此外,中职数学教师可以与学生开展交互评价,让学生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点评,并指出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优化提供相应依据。
3.5 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作业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具体来看,高质量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现查缺补漏,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这项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需要不断学习岗位工作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经验,才能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实现职业发展。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可被视作职业素养的重要构成,教师应当通过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可从下述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应当主动转变以计算题、应用题为主的作业设计思路,主动创新作业题目类型,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使其思有所得,感受到思考探究带来的乐趣,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其次,教师合理安排作业难度,使数学作业呈现出由易到难的难度次序,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习信心,避免题目难度太大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推动专业课程资源、生活化元素融入数学作业设计,中职数学教学应当突出其职业性特点,而在作业设计方面,就需要从专业课程资源中汲取有用元素,将其与作业问题相结合,同时,中职阶段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推动生活元素融入中职数学作业,强化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更为突出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论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在新时期的中职教育发展中,推动职业素养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是可行的,而且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数学知识、实现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中职数学教师职业发展以及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而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主动优化教学观念与课程目标,推动小组合作、项目式教学等先进模式的应用,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应用,积极推动专业教学资源、生活化元素融入数学作业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职业素养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作者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