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燕
案例背景
近期,笔者观摩了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一位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以下以A表示)。巧合的是,在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刘敏瑜老师同样执教了这一课(以下以B表示)。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梅兰芳蓄须》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人文主题,其语文要素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写书信”,共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
作为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给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1.通过梳理在梅兰芳这一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件,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自主默读和全班交流,说说梅兰芳在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过程中经历的危险和困难,体会人物品质。
笔者所观摩的展示课上,两位教师均以此为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课启:文字性资料VS拟真纪念馆
A课例——由文字性资料引入
描述:A教师开场以“对于梅兰芳你有什么了解?”提问,学生就课前搜集的资料作简要交流。随后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并引导学生重点了解旦角。由此引出课题。
B课例——由拟真纪念馆引入
描述:B教师同样用“你们了解梅兰芳先生吗”开场,再以“跟着老师去梅兰芳纪念馆走一走”过渡,利用多媒体播放梅兰芳纪念馆的参观视频,展现“艺术展厅”“旅美演出”两个厅。短短1分钟,将梅兰芳先生的演出戏服和巡演照片,直观地推送到学生眼前,画面生动真实。
当学生还沉浸其中时,视频切换至展馆讲解员小张叔叔:“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梅兰芳纪念展馆。梅兰芳先生不仅有高超的表演艺术,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勇士。他的民族气节尤其令人敬佩。馆长让我布置一个新的展厅——民族气节厅。同学们,你能帮我一起布置吗?”听到这一邀请,学生纷纷喊道:能!
对比分析:A教师用文字资料引入并揭示课题。B教师用视频引入,以小张叔叔邀请同学们布置“民族气节厅”揭示课题。作为观课者,最直观的感受是A课堂的学生似平静湖面波澜不惊,B课堂的学生如家雀儿般跃跃欲试。
两种导入方式,营造了不同的学习氛围,其根本原因在于B教师创设了富有吸引力且能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学习情境。
课中:问题层叠VS任务驱动
有人说:真正看课,要看主板块的教学。的确如此,主板块的教学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彰显的是个人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A课例——用层叠的问题,强推学习进程
描述:在導入新课之后,A教师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分别出示了两组分别写日本人和梅兰芳的词语,指名朗读后提问两组词语分别写了谁。学生回答后,随即进入下个环节。前后两个环节各自独立,无联系。
环节二:提示学习方法。教师充分使用教材,出示本课的略读提示、语文园地,梳理出学习方法:抓住题目概括主要内容;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把事件串起来概括主要内容。出示方法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来学习。
环节三:默读思考填表格。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拒演方法、遇到的困难危险等语句,完成表格。学生填完后集中交流,再根据表格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四:默读批注印象深刻的事件。学生自主默读思考,然后用教师给出的固定句式“我圈画的词是……,我感受到……”交流阅读体会。期间,教师适当补充了资料,意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B课例——用典型的任务,激发学习自动力
描述:B教师的教学环节,整节课共分为三个板块,用“帮助小张叔叔布置‘民族气节厅这个展馆”这一任务驱动整个教学活动。
板块一:了解故事,分展区,取标题。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读完之后,教师出示词语:
纠缠 逼迫 骚扰 要求必须上台
乍一看,这组词语并无特别之处,但在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来一往的互动学习中,会发现设计的匠心所在:
师:发现没有,这些词语都是日本人卑劣的行径。他们想干什么?
生:他们想逼迫梅兰芳上台演出。
师: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叫妄想。日本人为什么非要梅先生登台呢?(出示)
纠缠 逼迫 骚扰 要求必须上台 妄想
生:因为他们要庆祝胜战。
师: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无恶不作,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要是这个时候,梅先生答应了,那就代表什么?
生:梅先生向日本人屈服了。
师:梅先生能答应吗?
生:不能。
师:他用了哪些办法来拒绝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出示)
纠缠 逼迫 骚扰 要求必须上台 妄想 拒绝
(之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了梅兰芳先生拒绝的借口。)
回顾整个过程不难发现,教师将原本孤立的词语学习,融合到课文内容的梳理之中。这样的设计,让词语学习有了语境,让内容梳理有了支撑。同时,学生对“妄想”的日本人,对“拒绝”的梅兰芳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应该就是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最好的诠释。
板块二:学习布展,选展品,做解说。第一板块的设计已是巧妙,却不曾想第二板块的布局更为精妙。确定了展厅的名字后,选择什么样的展品是需要考量的。教师指引学生为第一个展厅“深居简出”布展,学生在对课文充分阅读之后选择了“厚窗帘”——多么适切又典型的展品。教师又顺势引导: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展品?你会怎样来解说呢?学生头头是道地说着理由,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展品,讲故事,谈感受。此刻,我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好的设计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板块三:自选展区,创作布展,设计解说。到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兴趣已完全被激发,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角。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时激情澎湃,上台展示时落落大方。教师适时的点拨,课堂上不时报以阵阵掌声。
对比分析:从教师、学生、课堂氛围三个角度去观察两节课,听者有着极其明显的感受:A教师全情投入,步步逼近,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手;B教师入情入境,轻松自如,与学生的交流水乳交融。A课堂上的学生,紧张而忙碌,所谓的大道理层出不穷;B课堂上的学生,开放自主,充分阐述,有感而发,真实深切。A课堂全程处于紧张状态,B课堂始终保持积极氛围。两节课两种不同的课堂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B教师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驱动着整个语文实践活动的进程。
课末:“我想对他说”VS制作视频
A课例——又是那一句:你想对他说什么
描述:课至尾声,A教师抛出
“你想对他说什么”一问,学生顺势接住:
我想对他说,梅兰芳先生您真伟大,为了不参加演出,宁可牺牲自己。
我想对他说,日本人的威逼没有能够使您屈服,值得我们学习。
……
B课例——制作视频,投稿网站
描述:B教师的课堂尾声,小张老师再次出现:同学们,谢谢大家为我出谋划策,也欢迎大家来梅兰芳纪念馆参观。话音刚落,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掌声。这掌声既是感谢小张叔叔的邀请,也是学生对学习之旅的快乐回应。随后,教师布置学生可以用课余时间,将自己设计的展厅解说,录制成视频发给小张叔叔。
对比分析:语文课上,最怕的是小小的人儿说着大话套话,似乎所有英雄都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所有的愛国志士都是为国着想、舍生取义。每每听到这样的发言,心中滋味无法言表。而B教师的课堂,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暗潮涌动”,学生对梅兰芳这样的爱国志士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为学生根植爱国情怀的本真之道。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