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2023-12-06 01:49陈韵贞
幸福家庭 2023年1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

陈韵贞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教育热点。然而,不少从事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自身都没有做过生涯规划,部分教师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边接受着师资培训,一边给学生开课指导。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要求教师拥有专业的教育背景、探究的动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尝试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与技术,并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互通资源,在智慧碰撞中进步,在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辅导与帮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自此,各校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部分学生在课程刚开始时充满热情,但在课后并没有落实自己的规划。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

笔者认为,如果把生涯规划教育比作年夜饭,将教师比作掌勺厨师的话,一场“烹饪”不仅考验了“厨师”的厨艺,更锻炼了“厨师”的能力。在“烹饪”这顿大餐时,以下五个因素是“厨师”必须细致斟酌的。

一、“食客”——学生

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生涯的发展目标,这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基于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每名学生也都是这世上独特而神奇的存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有八种智能,每種智能地位均等,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孰优孰劣。而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主要智能或优势智能,拥有不同优势智能的人,最适合走的道路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皆可成良才。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明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发掘自己的潜能,并通过开展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他们,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最终取得成功。

二、“食材”——主题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与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指导纲要。在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没有权威教材的情况下,如何设定课程教学主题成为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在生涯规划课程主题的设计上,需要投其所好、投其所需,这里的“其”指“食客”,也就是学生。

具体来说,首先,生涯规划课程的主题要契合学生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他们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使其形成对未来生涯的积极态度,引导他们深度剖析自我,深度思考未来大学专业和职业的选择等问题。其次,主题要与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相契合,与各个学科建立连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其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最后,主题要符合社会的现实需求。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生涯规划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要求教师注重外部探索,即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大学与专业等。为此,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向学生介绍世界形势与社会最新发展趋势,帮助他们更好地确立未来发展方向。

三、“煮法”——手段

(一)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向学生讲授有关生涯规划的理论。如果教师长期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学生势必会失去兴趣和信心,也无法真正做好生涯规划。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和不同行业的工作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明确发展目标。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学生的需求比较多元化,他们可能会提出各式各样、出其不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应变管理能力,并在课前做好调查和准备。

(二)实施心理测评

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探索自我,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评估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如SWOT分析法、360度评估法、职业气质型测量、霍兰德职业类型测试、MBTI测试和职业锚调查。要想使这些工具发挥最大功效,教师就要深入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条件、使用方法及结果解释。与此同时,教师要谨慎使用这些评估工具,提醒学生不能盲目相信评估结果,防止学生以评估结果为准绳。例如,霍兰德职业类型测试普遍适用于兴趣探索这一主题,它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它的测试结果往往只是描述性的,学生很难理解;它更关注的是职业选择,而不是职业发展;它的职业建议种类也不够灵活,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当学生对测试结果产生困惑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解释与引导。

(三)提供心理辅导

在确立、实施生涯规划时,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如果无法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应对问题,就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首先,由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学生缺乏清晰客观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兴趣和优势缺乏一定的了解,无法将其与自身的生涯发展相结合,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感到无措。其次,部分学生不愿意正视自身的缺点,他们虽然知道自身的劣势与不足,但却常常选择逃避,在面对矛盾性和批判性的问题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最后,部分学生无法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没有树立坚定的信念,轻视了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危机,教师需要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心理学与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尤其是针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巧妙引导他们,从心理层面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作出选择,鼓励他们自信迎接未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确立科学的生涯规划。

(四)运用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生涯规划教育知识的有力工具。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与生涯规划有关的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借助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向学生推送与生涯规划有关的优质文章。教师可以进行线上授课,打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将线下和线上的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开展职业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测评,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四、“佐料”——资源

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注重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除了借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关于不同专业的评价数据和前景分析。但笔者发现,一些网站内的信息明显自相矛盾,如在冷、热门专业的“红黑榜”上同时有某个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辨析能力,仔细斟酌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相关信息,避免将模棱两可的资料推送给学生。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向家长、校友、社会贤达人士征集个人成长故事,特别是关于大学学习、工作阅历、生涯规划探索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能有更多的参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他们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内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挑战中更加了解社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

五、“摆盘”——评价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动态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生涯规划探索過程也纳入评价体系,而不只是把眼光放在规划结果的考核上。同时,针对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小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评价,参照课外任务分配情况等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通过综合多方评价,如教师观察、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教师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及发展情况,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完善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专属档案,做到一生一档,将学生的学业表现、个人爱好、荣誉奖项和其他相关信息汇总到学生个人档案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高效地完成生涯规划决策。

结语

教师要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教学方法与技巧,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沟通。普通高中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访学,或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生涯规划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