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方法

2023-12-06 10:44施亮
幸福家庭 2023年18期
关键词:陶行知理论生活

施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应用意识有助于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南,是教学实践的指路明灯。教师秉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优化现阶段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创设优质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方法,以供参考。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是现代科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和价值,可以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巧妙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简化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数学文化,深入探索数学奥妙,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增强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传统数学教学重视知识记忆,解决习题,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应试思维,不利于维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与游戏,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拉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注重实践与应用,教师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将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设计多种问题,落实分类指导和层次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实现进步目标,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原理,通过解决生活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秉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断开发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将生活化素材与教学内容融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巧选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认为:“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课堂中选择生活元素,将之融入教学活动,并巧妙选择生活化内容,充实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时,教师可以打破教材束缚,将生活中常见的钟表视为教学元素,设计猜谜、制作钟表、猜时间等趣味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谜语“一个好朋友,嘀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是我的好帮手”,让学生在猜谜游戏中发挥想象力,猜出答案“钟表”,从而引出钟表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钟表、时间的认识与理解,运用不同的生活道具制作钟表的道具模型,在生活实践中直观分辨时、分、秒,建构数学体系,形成时间观念。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让学生用整点等方式表示时间,亲身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建构关于时间的认知体系,从而为下一步深入教学做好铺垫。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钟表实物,拓宽学生的数学实践途径。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表盘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使学生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明白“1小时就是60分钟,1分钟就是60秒”,帮助学生巩固时、分、秒的相关知识。

(二)设计生活化游戏,拉近理论与现实间的距离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社会即学校”是一条重要的论述,这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教师利用生活化游戏,能够拉近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游戏活动,秉持“社会即学校”思想,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建立联系,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图形大集合”图形辨别游戏,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几何图形的本质,感受几何之美。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生活物品,呈现对应的平面结构图,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游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最终促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七巧板,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七巧板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游戏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在拼接活动中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几何思维。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做合一”观点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南。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此,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鼓励学生思考生活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实现学习进步的目标。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列举有关温度的问题,将生活中的四季温度变化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落实分类指导原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A层、B层两个层次,其中A层是数学基础扎实且能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学生群体,B层是生活经验丰富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针对A层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能观看天气预报视频,分析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区别;根据天气信息,说出温差信息;结合当地温度变化,提出穿衣建议。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结合天气预报信息,用正负号写出气温数据;通过分析温差,得出准确的季节信息。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讨论有关天气变化的问题,互相分享负数的学习经验。教师还可以展示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应用题,考查学生对负数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A层学生帮助B层学生解决有关天气变化中的数学问题,鼓励B层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与A层学生共同研究计算温差的技巧。同时,教师可以落实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将所学负数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鼓励教师在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实践,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数学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生活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实现学习技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围绕平均身高、生日密集月份等生活问题,尝试运用统计图展示数据并分析成果,依托小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小组内个人身高,共同制作小组身高情况统计表,对照表格信息,绘制身高情况统计图,并提出“你们小组最高的人是谁?”“如何用统计图表现小组成员的身高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在动笔制作表格和绘制统计图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研究出科学的制表、绘图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信息统计、呈现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在原有问题基础上提出“你们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你长高了多少厘米?”“哪个年级时你们小组成员的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等问题,让各个小组成员在生活问题的驱动下,收集身高数据,整理数据表格,绘制折线统计图,掌握正确的求平均身高的方法,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有关数据的问题,制作数据表和折线统计图,能够在实践中理解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呈现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结语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增强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猜你喜欢
陶行知理论生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