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定悸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血清IL-1β、NF-κB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23-12-05 05:30蒋紫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变异性心率研究组

齐 越 蒋紫兰

(1.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2.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上海 201499)

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异常即为心律失常,当心律呈较快改变(>100次/min)时则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其能引发心绞痛、心悸、心功能不全,严重时还可造成患者心源性死亡[1]。目前,临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迷走神经兴奋剂等对症治疗措施,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甚至可能导致心室传导阻滞而危及患者生命。快速型心律失常在中医学属“胸痹”“心悸”范畴,本病为久病内伤或外感毒邪致血气、阴阳亏虚,心失濡养而发病[2]。气虚运血无力、阴虚血行滞涩,久则发为心悸、胸闷,养阴益气、定悸平脉为治疗之本。为提高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患者应用平脉定悸方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3]:心率≥100 次/min,心电图呈快速型心律失常表现(阵发性室上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房扑、房颤等)。中医诊断标准[4]:主症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怔忡不安;次症包括头晕乏力、咽干舌燥、盗汗失眠;舌脉为舌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纳入标准:符合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检查证实;年龄≥18 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心律失常发作急诊入院;近4 周未应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或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肺功能障碍或骨代谢疾病者;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者;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存在认知功能或肢体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7 例;年龄28~67 岁,平均(55.21±8.74)岁;NYHA 为Ⅲ级13 例,Ⅳ级26 例;心律失常类型为早搏11 例,室上速16 例,室速/室颤12 例。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0~68岁,平均(56.35±9.24)岁;NYHA 为Ⅲ级18 例,Ⅳ级21 例;心律失常类型为早搏13 例,室上速15 例,室速/室颤1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急诊处理:患者急诊入院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评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给予药物治疗,如静脉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心功能不全者首选胺碘酮),特发性室速可应用维拉帕米。不伴QT 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者,给予病因治疗,缺血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其余患者静脉应用索他洛尔和胺碘酮。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则要给予电转复。室颤/室扑者给予心肺复苏、电击除颤,不能转复或无法维持稳定灌注节律者,继续心肺复苏,再应用肾上腺素,然后除颤1 次。房颤/房扑者经CHA2DS2-VASc 评分,≥2 分者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使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胺碘酮等);血流动力学不稳者行电转复。2)对照组:急诊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持续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272,规格50 mg/片)100 mg/次,每日3 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3)研究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加用平脉定悸方,组方:生地黄、酸枣仁、川芎、黄芪、丹参、甘松、党参各25 g,牡蛎、桂枝、麦冬、玄参各15 g,黄连、苦参、五味子、炙甘草各10 g,大枣10 枚。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1周为1疗程,共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急诊处理结果,包括转手术及死亡情况。2)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进行1 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3)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进行1 次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24 h 心电活动,并利用仪器配套软件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全程每5分钟RR 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全部正常RR 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对比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4)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保留血清待检。使用定量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5)两组患者均随访6 个月以上,记录随访期间的复发及心因性死亡情况。

1.5 疗效标准[5]治疗结束时,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估。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电图检查至少连续2 次结果正常,未见期前收缩,或期前收缩低于10 次/h 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失常或早搏较治疗前至少减少50%为有效;未达到显效及有效标准为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组间、组内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所有患者经急诊处理,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转手术及死亡病例,均送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的LVEF、LVEDd、LVESd 水平接近(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LVEF 水平升高,LVEDd、LVESd 水平降低,并且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的LVEF 更高,LVEDd及LVESd水平更低(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组 别研究组(n=39)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VEF(%)44.05±5.47 60.28±7.18*△45.29±6.39 54.06±6.35*LVEDd(mm)62.23±4.56 46.37±3.49*△61.78±5.40 52.26±4.87*LVESd(mm)52.64±5.48 40.55±5.67*△51.39±6.33 45.52±6.54*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SDANN、SDNN、RMSSD水平均升高(P<0.05),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的SDANN、SDNN、RMSSD水平更高(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ms,±s)

组 别研究组(n=39)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SDANN 103.24±8.45 130.35±8.71*△102.87±10.96 116.37±9.27*SDNN 95.43±8.35 128.46±8.54*△96.37±7.69 114.65±10.92*RMSSD 21.25±4.23 34.69±6.77*△22.07±3.98 28.21±4.82*

2.3 两组血清IL-1β、NF-κB 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的血清IL-1β、NF-κB 水平接近(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NF-κB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的血清IL-1β、NFκB水平更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NF-κB水平比较(pg/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NF-κB水平比较(pg/mL,±s)

组 别研究组(n=39)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1β 0.68±0.20 0.31±0.12*△0.67±0.14 0.49±0.18*NF-κB 45.02±7.21 25.69±5.45*△44.82±6.37 35.32±4.29*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 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结局 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在用药初期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未做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6 个月内研究组共有1 例(2.56%)心律失常复发,死亡0 例;对照组心律失常复发6 例(15.38%),死亡2 例(5.13%)。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频繁发作可造成心脏器质性损伤,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运动耐量,急性发作时如若救治不当还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急诊入院,由于救治及时,未发生死亡或转手术情况。本病的临床危害较大,西医治疗以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如钙通道阻滞剂、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等[6]。普罗帕酮为钠通道阻滞剂,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膜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选择性阻滞钠离子通道活性,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减缓心率、缓解心脏异位搏动等效果[7]。胡丹等[8]的报道显示,普罗帕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儿可改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降低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心脏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临床实践证实,长期应用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明显,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情况较为多见[9]。

心律失常属中医的心悸病范畴,其病位在心,脾肾等脏器可受累。心悸的病因病机在于久病致气血耗损、亏虚,而使心阴无所养、心阳不振、心神失养,久则内生血瘀、痰浊,痰浊扰心、血瘀阻络而致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均有深入研究,《金匮要略》认为“心动悸,脉结代”应以炙甘草汤治疗。后来诸多医家纷纷将桂枝甘草汤用于治疗心阳虚型的“心下悸,欲得按者”。另有医者倡导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本病,认为血府逐瘀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甚好。目前,临床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较多,有的将其分为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心脉瘀阻、阴虚火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7 种证型;有的分为心血瘀阻、痰火扰心、气阴两虚、湿邪阻滞4种证型[10-11]。不同证型的心律失常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剂,如安神定志汤、归脾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黄连阿胶汤等均是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12]。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普遍认为气阴不足为其主要病机,心为脏腑之首,主血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即心功能正常则全身器官各司其职,否则其他器官功能受累而致病。心主血脉,血在脉中运行,心气、心阴濡养可将血循脉输布全身。素体久虚、久病失养、年高体弱致心气不足,则气血推动无力,血不能正常循行,则心主血脉功能受损,而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倦怠乏力、脉虚等症。心阴滋养对于维持心脏功能也至关重要。心阴濡润,平衡阳热过亢,劳心过度或久病失养均会耗伤心阴,心阴不足则心主血脉功能受损[13]。心气虚、心阴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存,而临床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多为气阴两虚型。治疗应以益气养阴、定悸平脉为主。本研究中的平脉定悸方由治疗心悸经典名方炙甘草汤加减而得,炙甘草汤具有复脉定悸、滋阴养血之功效。本方以生地黄、酸枣仁为君药,生地黄可益肾滋阴、制约内热,酸枣仁可益肝血、养心阴;以川芎、桂枝、党参、黄芪为臣药,川芎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桂枝可温心阳、止悸动,二者配伍酸枣仁可行气补血、活血养血;党参、黄芪可养心安神、健脾补气;佐以丹参养血安神、活血化瘀,玄参、麦冬可养阴退热、生津凉血;苦参、黄连可清心火、除烦热;牡蛎可潜阳补阴、重镇安神;甘松可开郁散滞、助阳化气;大枣、炙甘草为使药,大枣补中、安神、益气,炙甘草温中、复脉、通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和谐营卫,补气化血,气血化则津液生,百虚可理,皆得平[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加用平脉定悸方)治疗后的LVEF更高,LVEDd 及LVESd 水平更低,SDANN、SDNN、RMSSD 水平更高,并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显著高于单用普罗帕酮的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徐东平等[15]和孙娇芳[16]的报道结果相符,表明平脉定悸方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17-18],生地黄具有增强心脏收缩能力、延缓心室重构的作用;桂枝可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调节心率;黄芪所含黄芪多糖可拮抗心悸异常收缩,增强交感/迷走神经稳定性;麦冬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平脉定悸方中有效成分可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微循环,缓解心肌缺氧缺血,进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研究证实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为微炎症状态,有效控制炎症状态能够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以利于心肌电节律恢复正常。IL-1β 为促炎因子,具有诱导心肌肥大,降低心脏泵血功能的作用[19]。NF-κB可对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发挥调控作用,能够促进炎性因子释放,加重组织损伤。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的IL-1β、NF-κB 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治疗后的IL-1β、NF-κB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随访显示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平脉定悸方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平脉定悸方中的甘草总黄酮、麦冬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可抑制环加氧酶2 蛋白、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并能抑制巨噬细胞炎症介质释放,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20]。

综上所述,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平脉定悸方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率变异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变异性心率研究组
心率多少才健康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