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璐婷
《杨贵妃》这部组曲是作曲家吴华先生于1992 年创作的戏曲交响系列《梨园乐魂》中的第三部,1994 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播放,演奏家沈诚担任板胡演奏员。作品音乐素材取自陕、晋一带的秦腔、碗碗腔、晋剧等音调,并结合一定的古典音乐、外国音乐的格调。它以唐代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恋爱故事为主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参考了白居易《长恨歌》《霓裳羽衣舞》等诗篇中的某些细节,是《杨家有女》的纯美、《霓裳羽衣》的骄奢、《渔阳鼙鼓》的暴乱、《宛转蛾眉》的凄亡和《虚无缥缈》的幻灭等五个乐章的连续组合。
2011 年改编为单乐章的板胡独奏曲《贵妃生死恋》,不仅突出了千古兴亡的历史规律和哲理,还深刻表达了人物的生死离别。它不仅是对贵妃与皇帝爱情故事的情感表达,还承载着后人对这段历史情感的幽幽思恋和深切感慨。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展示了吴华先生的音乐才华和对历史故事的深刻理解。通过音乐,它将听众带入唐代盛世的华丽与衰败的悲壮之间,传达出永恒的人性情感和历史教训。
演奏技术与音乐情感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表现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情感的单纯技术是毫无生命力的,而没有高超的技术支撑了音乐情感的表现也无从施展,所以扎实的演奏技术是表现音乐情感的前提,真切地表现音乐情感赋予了演奏技术更强的生命力。演奏技术是实现演奏艺术的基础手段,音乐情感是实现演奏艺术的生命灵魂。两者独立存在且互相依存,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下面以板胡独奏曲《贵妃生死恋》为例,谈板胡演奏艺术中的演奏技术与音乐情感。
谱例1 是慢板主题旋律的第一次出现,好似故事才刚刚开始,“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此段从客观角度勾勒出少女时期杨玉环纯净美好的容颜,以及少女独有的那份初涉人世的天真烂漫。豆蔻年华的杨玉环不仅容貌干净,而且内心晶莹剔透、不染尘埃,同时她的性格中也带有一丝少女的俏皮感。基于以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谱例1 中所运用的滑音技术手段,需要分清旋律中的“滑音”是主动强调的风格性滑音,还是被动换把过程中音与音衔接的自然滑音。如何让滑音更加贴近少女时期杨玉环的音乐形象,让滑音更加鲜活,是需要演奏者仔细斟酌的。因此,要注意旋律中滑音的速度变化、力度变化,尤其是在出现十六分音符的乐句时,其滑音既不可随意,也无须刻意夸大过程而使音乐形象显得艳俗,所呈现的滑音技巧应是温婉而不黏腻、娇柔而不造作,是一种刻画人物自然之美的音乐形象。同时在部分乐句的句尾加补充性质的小滑音技巧,似有流盼之意,隐约朦胧、婀娜多姿,显得格外灵动。通过演奏技术的灵活运用,把滑音技术形象化,从而搭建了演奏技术到演奏艺术的桥梁,这是演奏者的最终目的。
同时,运弓的变化也是演奏者需要注意的技巧之一。谱例1 第一个乐句的长音需要弓子有发展的过程,如同一层一层揭开轻纱,露出少女洁白无瑕的姣好容颜,清新自然、娴静文雅。在演奏过程中要求音色非常集中、干净,音与音衔接的换弓过程需要无痕迹地过渡。这对弓速与弓压合理的配合能力、弓毛擦弦与弓杆压力的控制能力、起弓与过弦无痕迹的换弦能力要求极高。概言之,没有过硬的演奏技术,音乐情感则无从施展。因此,技术是表现音乐情感的基础,是演奏者必须攻克的关卡。
谱例2 是乐曲第二次出现的慢板主题旋律,此时的杨贵妃早已不是“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杨玉环,而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像牡丹花一样雍容华贵,具有丰满艳丽之美。谱例2 的前两句与谱例1 的部分乐句基本相同,但是滑音的演奏方式大不相同。谱例2 更加强调换把时上下滑音的过程,尤其小二度的滑音速度不宜过快,要表现出杨贵妃千娇百媚、妖娆多姿的音乐形象。这段旋律起伏较大,但旋律依然很美,通过乐句的强弱、点线的对比以及滑音技术的变化运用,把杨贵妃身上那些矫揉造作的部分展现得淋漓尽致。与谱例1 大部分流畅的长弓技法相比,谱例2 的弓法和技法更加多样化,从而鲜明地对比出杨玉环之前清新自然、大方得体后来妩媚多情、风情万种的人物形象。
谱例2
谱例3 的乐段是帝王唐玄宗出场的场面,杨贵妃的纠结是儿女情长,而唐玄宗的纠结却是江山社稷,因此表现唐玄宗形象的这一段要演奏得非常大气,一国之君,唯我独尊,突出皇帝的气概。基于以上乐段的人物形象依托,在运弓技术上要做到出弓果断且弓头音明显,弓段大的同时音色要扎实。当高音A 出现时,左右手应在有效弦长缩短后,具备调整左手按弦深浅和控制右手持弓轻重的能力,演奏出高音干净且坚韧的音色。同时,在演奏此乐段的滑音时,滑音速度快而有力,与谱例1、2 的滑音相比,同样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风格滑音,然而根据人物形象的转变,相同的演奏技巧应做不同的变化应用。总之,通过分析乐段所展现的音乐形象,使演奏技术蜕变成音乐情感,由单一技术向音乐情感过渡的能力是演奏者提升演奏艺术性的必经之路。
谱例4 这段乐曲的特点为起句是从后半拍开始,随着音符整体的下行营造出“感叹”之意,同样也是无奈的,但每组乐句落音结束后,下一个乐句的起音都比上一句落音高,像是一种对美好生命的渴望。通过旋律的走向划分出这段乐曲,下行音阶似客观上的描述,紧接出现的高音则是个人的情感抒发。基于对旋律的理性分析和乐句语气的感性理解,把有规律的音符变成“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才使音乐演变成为艺术。
因此,学会划分句子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它是一种艺术,是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的划分句子,就是在合适的地方做分句停顿或气息分句。合理的分句体现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全面认知的程度,通过旋律、节奏、和声、语气四个方面对乐句结构的划分进行理性判断和感性理解。
谱例4
音乐演奏技术的形象化是一个复杂且深刻的过程,演奏者要通过精湛的技巧和表现方式,将音乐所包含的情感、主题或音乐性质转化为可视化的、引人入胜的表现形式。这一技术层面的探索旨在进一步丰富音乐的表现层面,使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不仅仅是音乐的执行者,更是音乐的解释者和传达者。他们借助精心培养的技能,通过音色的调整、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身体语言的运动,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情绪逐一呈现出来。这种形象化的过程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将音乐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他们面前。
这样的形象化技术,实际上将音乐从抽象的声音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象。通过动态的音乐表现、音色的变幻以及演奏者的情感投入,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系列音符的排列,而成为一幅充满情感、人物故事的画卷。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与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音乐的吸引力也因此倍增。
总的来说,音乐演奏技术形象化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它将音乐提升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层面,使其能够以更深刻的方式触动人们的心灵,创造出令人陶醉的音乐体验。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音乐表现的层面,还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审美享受。
谱例5 是一段简短的散板乐段,此乐段演奏重复音时不宜过重,装饰音和六连音要自然清晰,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说书人,摇着扇子,讲着故事,戏剧性浓郁。当最后一句出现高音升D ,不稳定的变化音由慢到快重复演奏,伴随着揉弦幅度不断增大,弓段弓速逐步加大加快,营造出不祥之感,造成音乐的戏剧性冲突,同时也埋下悲剧的种子。
谱例5
谱例6
谱例6 是整首作品中间偏后的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器乐作品框架中,“起承转合”的“转”大部分出现在中间偏后的位置。这首乐曲前半部分主要是一种对爱情或美丽的赞美、歌颂与感叹,谱例6 是故事的转折,可以理解为唐玄宗内心的纠结,一边是他的江山,一边是他的挚爱,自问该如何取舍,有纠结,有无奈,有不舍,极具戏剧性。这段的特点是反复出现的四度、五度、七度的大跳音程,演奏者对音准要有绝对的把握,对滑音技术应有分寸感,每个乐句重复强调的单音和音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要自然。所谓的散板也是有节拍的,包含长短音符与休止符,它们对旋律的整体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哪些音符应该演奏较快,哪些音符可以适当减慢,要以谱面上的节拍为依据,加以对音乐理解的情感抒发,且要做得恰到好处,使乐句有紧有松。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常说的“猴皮筋”,亦是演奏者把谱面节奏处理“散”了但却有“板”,不能“散”而无“板”,这里的“板”就是分句。合理的铺排音符松紧,才不会破坏音乐的句法,才能使音乐具有表情性和逻辑性。
谱例5 和谱例6 是这首乐曲中出现的两次音乐情感不同的散板段落,板胡作为北方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在伴奏过程中托腔保调是演奏的基本技能。散板乐段在板胡戏曲风格作品中不计其数,是作品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分句,学会“散”而有“板”、“华”而出“彩”的演奏方式,对演奏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乐曲《贵妃生死恋》为例,揭示了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如何运用板胡演奏技巧的变化来深刻地表达情感,并将技术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一个演奏者的技术掌握,更是一项关于音乐表演艺术的精深思考。
在音乐表演中,学会技术的变化应用对于演奏者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掌握运弓技法、左手指法和音色的变化等方面的技术要素。技术是工具,情感是灵魂,关键在于如何将技术与情感平衡统一,使演奏更富有表现力。通过技术的运用,演奏者能够将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如实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并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这是所有板胡演奏者追求的高度,也是提高板胡演奏艺术水平的核心。
总之,本文所探讨的乐曲《贵妃生死恋》以及板胡演奏技巧的变化应用,不仅呈现了技术与情感之间深刻的关系,还强调了演奏者不断探索和精进音乐艺术的必要性。以情感为导向,将演奏技术融入情感之中,最终呈现出令人深刻的音乐作品,这是音乐表演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是演奏者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