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综合视角下的地理过程类问题解决策略
——以2023年浙江地理选考卷为例

2023-12-04 05:54赵守拙陆益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1期
关键词:结构化时空尺度

赵守拙 陆益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

2023 年是浙江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与以往的地理选考卷相比,2023年1月和6月的试卷在材料选取和创设背景上呈现出“三多”特点:一是源自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的真实材料多;二是从聚焦地方到家国情怀再到放眼世界,空间尺度多;三是地理过程类试题多,很多试题需要在时间轴上分析空间问题。面对新情境、新视角、新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典型问题:一是答非所问,不清楚时空综合视角下的问题指向,没有思考的起点和终点;二是思维僵化,只会用静态、固化的认知来解决不同时空情境下的现实新问题。二者的根源都是欠缺时空综合能力。

地理物象变化本身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时间和空间经常交织在一起,形成时空耦合的区域问题[1]。时空综合是综合思维素养的重要组分之一。解决时空综合类问题,学生要能够基于区域特征,通过情境观察、信息捕捉,横向比较各地理物象的特点,纵向推测地理物象的过去和未来。也就是说,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地理综合素养。那么,如何提升新选考情境下的时空综合考查能力呢?笔者从2023年1月和6月的浙江地理选考卷(以下分别简称为“2023 年1 月卷”“2023 年6 月卷”)出发进行分析,提炼出解题和备考策略,下面具体阐述。

一、针对性运用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一)正确处理信息,养成时空综合意识

试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字、图表等材料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设问也会指向材料中的某一或整个信息。在阅读材料时,时空综合类试题要求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所给材料进行解读,并且结合图、表、文,找出其中的时空关联,全面、准确地获取指向设问的有用信息。在审阅设问时,要从限定角度、问题指向和影响答题的关键词三方面对题干进行逐词逐字分析,理清问题指向的到底是空间、时间还是时空综合。

【例1】(2023年6月卷第24题)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 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图1(注:以下试题中图的序号相较原题均有变动,试题中的图不加图注)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下题。

图1

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该题以一次锋面过境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为切口,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和锋面过境时时空现象的理解,是典型的时空交织地理题。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和“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两条信息的理解。前句说明了锋面的成因,隐含信息是南北移动范围小,即为准静止锋;后句说明了测站天气过程的时间顺序。再与图中信息结合,就是时空综合下的测站东西排列。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于死记硬背锋面结构图,没有养成通过材料之间的时空联系解读、获取有效信息的习惯。若能对试题背景材料进行有效处理和运用(如表1 所示),学生就能使自己的解题思维变得清晰,形成条理分明的解题意识和习惯。

表1 试题背景材料分析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读题审题时,从区域特征出发挖掘、处理信息,从而排除干扰项。就这道题目而言,学生如果清楚当地冬季存在昆明准静止锋,就能很快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而揭示出信息背后的因果逻辑关系。

(二)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尺度转换思维

空间有宏观微观之分,时间有长短之别,还有关键时间点。地理事象所处的区域因其空间尺度的不同、时间范围的差异,其形成机制、所受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2]。尺度思想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包括时间、空间尺度的大小和转换两种形式。在高阶思维层次考查中,不同尺度下的时空转换成为常考内容之一。这类试题通常是围绕区域中的某一问题为中心,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分析、探究地理事象的特点、成因、影响和决策等。尺度思想弱的学生,答案多是“假大空”的模板。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不顾具体区域的时空尺度和具体信息,生搬硬套大尺度的一般规律,不能因地因时因问选择尺度转换[3]。

【例2】(2023年6月卷第21题)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发生溃决(如图2 所示)。6-7 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

图2

A.① B.② C.③ D.④

该题以天山腹地某冰川堰塞湖为背景,考查流水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属于典型的时空综合类地理过程题。选项横坐标上尽管没有精确的日期与沉积物总量对应,但隐含着不同时间段的水文变化情况,影响流水侵蚀、搬运与沉积的状况。在时间尺度上既要考虑整个6-7月间大尺度下的总体情况,也要考虑溃坝前的6-7 月初、溃坝后数日内和其后的7 月后半段三个小尺度时间段。空间尺度上需要考虑堰塞湖全流域和堰塞河床、堰塞湖上游两个次一级区域。但在解题时,部分学生没有考虑7 月后半段堰塞湖上游流域带来更多的大颗粒物质,或是认为设问指向的时间段为6-7月初而不包括整个7 月,误选了D。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分析过程及结果在时间轴上逐一呈现出来(如图3 所示),错误率将会降低很多。

图3 麦兹巴赫湖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原因分析时间轴

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时空尺度思想,引导学生在审题时弄清楚设问指向的具体时间段和空间范围,并在时间轴上对空间物象演变问题进行逐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时空转换思维。

(三)找准关联要素,推因空间动态变化

地理过程是时空综合最常见的形式,相关试题多以“同地异时、同时异地、异时异地(但有关联)”三种类型的情境材料为载体,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对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整合的能力。这种题型可以较好地甄别地理思维层次和学科综合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在习得和提升时空综合思维层次后,可以利用空间格局反演地理过程,还可借助地理过程预测空间格局的演化方向,以便人类尽早采取干预措施。这既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地理学习的价值体现。地理物象的空间演变是相邻空间某一或某些地理要素时间轴上变化的综合反映,所以找准这些关联要素是推理物象时空动态变化的前提。

【例3】(2023年1月卷第28题)昆仑山地区岩浆岩含钾较高,其北部察尔汗盐湖有丰富的钾、镁等资源……图4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图5为察尔汗多年月平均气象要素图。

图4

图5

指出格尔木河乙至甲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阅卷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累积类问题要从收、支两方面进行分析,也意识不到此题与时间维度有关,表述不出“沿途无河流注入”和“盐度逐渐增加”,只能写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等表面性的语言,反映出思维整体性欠缺,时空综合能力不足。根据材料信息,图示区域具有如下特点:气候干旱,降水少而蒸发量大;河流少,多为冰川发育;昆仑山区岩石多钾元素。时间对河水的影响关联要素为蒸发,水流时间越长,蒸发越多。时空综合后表现为河水从上游至下游水量减少,盐度增加。这种空间过程类试题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可标示于试题所给的图中(如图6所示)。

图6 空间过程类试题思维过程和结论分析示例

对这类问题,教师要从学科逻辑和关键能力的高度,深挖空间特征随时间演变之间的关联,不仅要建立起全面的思维结构,找出时空关联的影响因素,明确其因果逻辑关系,还要关注重要细节并进行挖掘(如格尔木河不同时空下的水文变化)。如果教师平时只强调“同时同地”的静态式分析和片段式总结,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过程的来龙去脉就会缺乏深度学习和体验,在解题时就难以把握一定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和一定空间尺度下的时间演变特征,也就不能活学活用,更难养成地理关键能力。

二、结构化输出知识,积淀思维基础

课程标准中的每个知识点或地理选考考点均不是单独存在的,时空综合下的地理知识始终贯穿于地理位置与分布、地理特征、过程和人地关系等体系之中,并且有序地分布着[4],它们构成了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地理知识和问题探究进行结构化输出,这是应对时空综合类题型考查的有效方法。

(一)知识建构的结构化输出

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有扁平化和结构化两种形式。扁平化知识体系侧重于小概念解析和单个问题的解答,不考虑相关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结构松散,迁移性差,易背难用。结构化知识体系则以概念为依托,各个知识点之间有很多接口,相互之间融会贯通,迁移性强。

扁平化知识体系如下例。

(1)简述哈萨克斯坦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

知识体系1: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径流缺乏;地下水盐分高。

(2)天津市8月多洪水的原因。

知识体系2:降水多;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扇形水系,支流汇水多。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上海青草沙附近水域冬季盐度高的原因。

知识体系3:水循环一般从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角度分析。

知识体系4:盐度一般从盐的注入量、蒸发量、淡水注入量、地形封闭程度等角度分析。

三个问题涉及四个方向,多数教师会分别建立起以上四个知识体系,然后让学生记住这些“模板”。但在面对选考中的新情境新问题时,学生会发现这些花大量时间记住的模板无处可用。如知识体系1,如果把哈萨克斯坦换成新加坡,考查其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死记硬背的话,学生必然会失分。同样,用知识体系2也解决不了“台湾东部8月多洪水的自然原因”。而如果不清楚知识体系3与4之间的联系,在解答第(3)问时也会无从下手。此时,知识的结构化输出就显得很有必要。

以水量为例,结构化地理知识体系如图7所示。

结构化知识体系将大、小概念按照层次和包含关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核心概念为单元的结构体系,组成综合的学科知识网络,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来龙去脉。用图7所示的知识体系思考上述问题,不仅可以分别得出上述四个体系,还可以综合分析新情境新问题。例如对第(3)问,整合流域降水、河口径流和其他盐度影响因素以后,可以分析出答案是“冬季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河口附近水位低,海水易入侵,盐度高”。结构化知识体系既有对单独体系的分析,又强调核心概念和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如图7 所示的知识体系,可以迁移运用于分析各地的洪灾、旱灾、荒漠化、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结构化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科知识的结构化学习,为学生时空综合思维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二)探究结果的结构化输出

在掌握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从时空综合视角有序看待现实世界,以时间阶段和空间范围为对象,按步骤探究、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架构起学习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组分的实质联系。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时间阶段的拆分,抓住过程和分布的时空耦合,分析不同阶段的主导要素,识别它们的异同,找出各阶段显著的识别特征,并将它们串联成过程脉络[5]。这就是探究结果的结构化输出。

在上述例题中,有些问题以时间段为单位,按各阶段顺序分析同一空间中某一或某些主导要素的变化进而引发地理环境的演变。其思考结论或解决措施当以时间段为顺序进行结构化输出,如例2。但针对不同题型和不同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化输出方式。如例1、例3,或以表格或以空间顺序或以示意图的形式输出。采用这样的呈现方式,问题解决思路清晰,答案清楚明了,能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考多以素养立意,着重思维和能力考查,直接利用死记硬背的静态模板和片段式结论解决新问题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少。时间、空间尺度越灵活,学生套用模板的效果就越差。时空综合思维提升的前提是要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空间分布和地理联系(包括人地协调观)分析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融合性。唯有加强对地理演变的剖析,准确把握区域特点和地理物象随时间变化的关联性,在动态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和主干知识,学生才能有效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思维系统,拥有较强的时空综合素养,增强解决灵活多样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结构化时空尺度
跨越时空的相遇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镜中的时空穿梭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宇宙的尺度
时空之门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