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丹凤 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形态。”[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教育形态相统一的命题,明确了思政课程和其他各类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质属性和功能任务。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2019 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继出台。综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系列文件精神可知,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是显性教育的载体;与之相对应,其他各类课程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是隐性教育的载体,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向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形态相统一的有效路径。同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三全”育人大格局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形态的统一从理论构想走向实践探索,高校思政育人进入新阶段。新时代新阶段,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两种教育形态的统一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三全”育人大格局为视角,在厘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相统一逻辑的基础上,探讨两种形态相统一的具体路径,为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个视角。
在生物学角度,“显性”和“隐性”是表征生物体性状外显与否的对偶范畴。这对范畴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表示两种相对又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前者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标准、直接而公开的外显教育”[4],以思政课程为载体,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后者是“隐目的、无计划、间接而隐蔽的内隐教育”[5],载体和主体具有开放性。这两种教育形态的统一,在历史逻辑层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在理论逻辑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方法论要求;在实践逻辑层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需要。
在历史逻辑层面,坦诚坚定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6],他们公开宣告他们革命运动要达到的政治目的和要采取的手段。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7]但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8],由于无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先进的革命理论不能从无产阶级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要从外面灌输进去。在毛泽东看来,要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灌输或“贯注”。[9]以此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0],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把立德树人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政课作为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建设、强化支持保障,有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导和价值引导,增进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二是把立德树人确立为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求高校在宏观战略层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在微观战术层面,“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使“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
在理论逻辑层面,“意识形态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11],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政课的任务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3],办好、讲好思政课,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我国的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灵魂”[12],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聚精会神办好思政课、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要求。但恩格斯指出,他和马克思创立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不是“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人们,“愈多由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13]换言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系统地开设思政课,进行显性的灌输性教育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填鸭式、机械化和教条化的“硬灌输”,要以启发式、体验式、渗透式和融入式的隐性方式进行“软灌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实践逻辑层面,近年来,美国不仅对中国发动“意识形态战”,还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人以德为先、国以德为重,育人必先育德,同时人以才立、政以才治、国以才兴。安为国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任者须德才兼备。仅仅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还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托其他课程以及其他教学资源要素进行隐性教育,把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起来,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应然状态,这一状态指向思政育人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和环境的优化。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纲要》强调,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14]这“三主”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六个子要素。教师是主体,课程是载体,包含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思政内容是客体,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是介体,传统实体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虚拟课堂是环体。主体以客体为对象,借以载体、环体和介体开展的课堂教学是融合各子要素的活性媒体。面对国家政治安全的新形势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三主”,聚焦介体、客体、媒体、主体四个维度,抓好“四个关键”,构建全要素育人新模式,是两种教育形态相统一的路径。
介体维度,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具体是把握思政课程的边界,运用分类教学法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思政课是显性教育的载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性教育的任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是显性教育效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要以思政课的课程边界为基础,运用分类教学法,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具体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依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在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立足课程的性质属性,主动将思政课负载的思政内容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对接,从授课对象的学科专业角度设置问题、选取案例,与学生产生共情、启发学生,将灌输性寓于启发性中,显隐结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效果,有效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完成课程的使命任务。
客体维度,关键是思政内容的分类融入,具体是依据课程思政类型和学科专业特点,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容分类融入课程教学中。各类课程与思政内容的对接和融合是隐性教育的关键。《纲要》一方面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目标导向,以“五爱”为主线,以五个方面为重点,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项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把课程思政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三大类,每类课程又被细分为若干类子课程,每类课程承担着对不同思政内容的教育任务。其中,公共基础课分为两类子课程,一是重点建设的课程,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打造体育和美育类的特色课程,皆在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实践类课程细分为专业实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三类,皆在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专业基础类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细分为七类子课程,总体而言,各专业课教师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载体,以嵌入、渗入和融入的形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德才兼备。
媒体维度,关键是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课堂教学是实现两种教育形态相统一的主渠道和重要媒体,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是以立体化课堂为基础的多环节、多形式教学,有以传统实体课堂为基础的课堂理论教学,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的虚拟课堂教学,以及以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研发基地、开放性社会大课堂等各实践课堂为基础的各类实践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授课、教学交流研讨、实验实训和社会调研、作业论文和考核评分等多个环节。立体化课堂模式的建构和运行既需要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支撑,也需要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不同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有序推进需要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从全局看,高校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治领导、把握政治方向,制定规章制度,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行政教辅机构要提升教学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思政育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主体维度,关键是强化思政育人意识和提升能力素养。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育人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从提升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的角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三个要求,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15];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对“好老师”提出了“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5];从办好思政课的角度,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在新时代思政育人的大格局下,从主体的职责来看,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是对标“三个要求”,加强教师队伍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立师德树师风、铸师魂涵师情、重师道强师能,为两种教育形态的统一提供人才支撑。思政课教师则是对标“六要”,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实现显性和隐性两种教育形态的统一。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而言,仅仅依靠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已经不能再适应课程思政建设和育人的要求,要注重强化思政育人意识,不仅要对标“四有”,还要与思政课教师一道,对标“六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
概而言之,新时代新阶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形态的统一具有逻辑必然性。聚焦四个维度、抓好“四个关键”,实现党委领导、思政课教师主导、各课程教师引导、机关教辅人员辅助,思政课程引领、基础课程强基、专业课程赋能、实践课程拓展、教学过程融入,课堂模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作为支撑,以全要素育人模式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实现教育形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