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潇萧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的到来,给教育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首,是全面发展教育之基石,如何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成了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是其长期教育实践下的重要理论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创新基因,给“双减”下的学校德育创新提供了解锁的成功密码。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对“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意义重大。它明确了学校德育的内在要求,道出了学校德育的题中之义,指出了学校德育的现实意义,给“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双减”虽然指向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却蕴涵着增强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核心要义。当今是科技高速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于教育而言,这就不仅需要提升学生肩负重任、抗挫抗压的能力,还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双减”政策的实质在于为学生减负,给学校教育加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一方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就要求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如此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才能较好应对社会所不可预见的生存压力与生活难题;另一方面“双减”的“减”不是只减不增,而是又减又增,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增的却是学生在时空维度下纵向和横向的学习延展度,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而这恰好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中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谋而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各要素在个体的相互渗透、均衡发展,它与“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在五育和谐发展的状态下,德育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立德树人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科学成才、全面发展。”[2]这也给“双减”下学校德育提供了明确导向: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为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更添一把力。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于人才培养而言,是根本、是关键。人无德不立,道德培养是中华民族历来所注重的,而今“把德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一理念已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这一观点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中就早已悄然出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理想是要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而“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3]“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是“双减”下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只有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切实将德育贯穿每个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助力“双减”从“行走”到“走心”。
“双减”旨在减负提质。而实际上,人们在看见减负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忽略提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家长会发出“作业少了,孩子会不会懈怠,学业会不会落下”等各种疑问和焦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校外培训机构纷纷关门歇业的情况下,学校应全面担负起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重担,这也是提质的根本原因。“双减”政策在颁布落实的同时,其他相应措施也在并行实施,如“课后服务托管”“暑期托管”等。学校实则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德育工作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力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他认为学生有丰富的精神需要,德育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这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同样适用,一则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也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二则“双减”较之以往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德育是全面均衡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它本就侧重于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与规范,目的就在于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精神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历久弥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学校德育创新基因。它凝结了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教学实践下对学校德育的思考,强调了“德”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教学“德”,对学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外部环境对学生精神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学生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以及“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和性质”。[3]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要深入贯彻“环境渗透”的德育原则,即营造积极的、富有人情味的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环境中向学生自然渗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强大的道德力量,促进学生自发内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在有许多鲜明的道德行为的地方,善才会作为消灭恶的一种力量。”[4]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能使德育成效事半功倍。学生只有在丰富的精神生活之下,学习才能成为学生更愿意去从事的活动。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实现“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是发挥环境教育渗透功能的终极目标。每个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应充分理解这一点,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满、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他教学生观察美、思考美,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美的判断与理解,进而促进其道德、情感、智力的发展。美育与德育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在他看来,“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德育主要晓之以理,美育主要动之以情。当然,理与情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的。从道德情感(其中包括审美情感)到形成道德概念,又从道德概念付诸道德行为,这样才能完满地完成德育任务。”[5]因此,实现德育需要“崇美重情”:将“美”作为德育的原材料,通过以“美”唤“情”,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理解美、崇尚美,实现从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概念,再从道德概念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而以充满深刻情感的行为最后促成道德习惯升华为高尚的道德信念。这就是一个以“美”和“情”有机结合实现德育的完整过程。如何以“美”与“情”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德育,实际上是在解决感性与理性之间相沟通交流的问题,只有做到既“晓之以情”又“动之以理”,才能真正达到德育所期许的目标。
“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会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得更加坚定。”[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活动,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而又坚定的道德信念。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关于道德故事的讨论会、辩论会,以道德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去不断地思考,深化学生对正确道德观念的理解与感悟,引导学生独立地对事实进行周密思考与规划,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道德智慧,为其形成高尚而又坚定的道德信念奠定基础。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坚决反对直接的道德说教。他认为“不要急于寻找在少年的举止行为和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举止行为之间可供比较对照的东西。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与预期的完全相反的效果。”[6]“启思引智”的德育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与信任,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始终坚持。只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并激励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当这些道德准则、道德观念等知识真正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它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
“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用好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中所蕴涵的德育创新基因,制定相应的行动路径迫在眉睫。它们将成为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的金点子,助推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外部环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强化环境的教育渗透功能,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外部环境主要分为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又可分为学校物质环境和学校精神环境。坚持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教学影响一致性是实现以境促学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学校应在学生活动的显眼之处设置有关国家时事、党情舆情的信息宣传栏,使其成为学生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加强学生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作用;应抓住每周全校师生例行集会的机会,融入对新闻时事简明扼要的汇报与分析,增强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联系紧密度,增进学生对社会问题与现象的深入思考,进一步落实“双减”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还应将一些重要的社会热点话题、当地文化特色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推出各种类型的德育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强化环境对人的教育熏陶。最为关键的是,要始终把“爱学生”这一根本原则贯彻于学校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到“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深切感受学校的温暖与关怀。此外,以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依托,结合社会环境开发德育资源、改造德育工艺是实现以境促学的必要途径。学校要以其自身优势为原动力,建立校园品牌文化,创造独特有趣、个性鲜明的宣传方式与手段,改变传统德育给人的刻板印象,融合新元素新理念,展现“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新风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是德育的有力手段。美育注重心灵间的对话、灵魂上的慰藉、精神世界的观照。情感是美育直达人心灵、灵魂、精神世界的桥梁,实现以美育人,推动“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就必须深化对美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将美育融于德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最首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美育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美育的教学活动、聆听教育心理讲座、开展美育心得研讨会等,通过观摩、学习、探讨来提高教师自身对美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促使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能巧妙运用美育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进而升华学生对“德”的感悟,以此加强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双减”背景下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将不同的“美”特色化、放大化,寓情于美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实现师生对美的情感共鸣,以提高德育成效。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以美为手段的自我德育。其一,鼓励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创造——绘画、朗诵、阅读、舞蹈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当以规定的德育主题开展这些活动时,也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其二,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如参加学校社会志愿服务、学生心灵驿站轮岗活动等,体验人性之美、劳动之美等多样的美,领悟“德”在社会的多种化身,增强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启发式教育,反对道德与政治说教。所谓“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德育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疑惑发问、启发获知。“双减”背景下更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启发式教育正是踩在这点上行进的。德育作为“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启发式教育的优势,应用“启思引智”的德育方法,做到以问启思,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一,教师要创设具体情境,给人以立体真实的感受。其中情境的选择设置是关键,应择取具有研究价值和典型性的案例为背景,结合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营造出一定的氛围感,以凸显其真实性。亦或者以学生自身的亲身经历为真实案例,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或教师的完整转述来呈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此的情感共鸣。第二,教师要依据案例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抓住时机精准设疑,并对问题的设置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包括问题的数量、难度、效度和对应的探讨形式、时长等,目的在于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反复思考,从而得到对问题最终的正确认识。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内省”工作。“学习内省”法,不仅适用于对当即道德问题的自我反省、内化与整合,还有利于学生从日常生活的道德问题与现象中获得对“德”的更多体悟。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内省”法训练的频率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此法,让“以问启思”真正发挥实效。
总言之,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出发,架构起它与“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发展的联系,对“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创新基因给“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创新提供了明确的行动路径,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