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日语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

2023-12-02 01:35
学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日语共同体

戴 冰

(福建省惠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建惠安 362100)

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对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中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培养人才的有效性,为社会输送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突出的人才,就必须全力优化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效果。而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构建“学习共同体”,优化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深入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扩大中职日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加快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步伐,重视相关教研活动。

一、学习共同体

基于中职日语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应该明确其概念与优势。

(一)概念解读

“学习共同体”也称“学习社区”,是指以建构知识为目的而打造的学习平台,重点强调学习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相互沟通,重视群体动力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在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助学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习者”。

(二)优势分析

1.在民主氛围中调动学习热情。传统的中职日语教学效率与质量之所以不够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稍显逊色,另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氛围较沉闷,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其缺乏学习热情。而构建“学习共同体”能降低教师的“严肃感”,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自主沟通创造有利条件,能够轻而易举地营造轻松、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整体教学的民主性[1]。学生处于这种环境中能感到放松,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情,克服“畏难”的学习情绪,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能够不同程度地调动学习热情,促使顺利展开教学活动。

2.在对话合作过程中促进互助成长。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模式,并且注意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与合作几乎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进而通过对话与合作不断分享学习经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思维,掌握复杂的学习方法,养成“取长补短”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互助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而且这种成长不仅包括认知维度,还指向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具有综合性、全面性。

二、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

本文借鉴已有经验,从整体到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正视中职日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方法,提出如下具体策略和建议。

(一)明确角色责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中职日语教师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师的跟随者,这就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此外,虽然许多教师认识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自身置于“引导者”角色,但还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主导课堂,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导致学生产生课堂动力不足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与传统中职日语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师生角色变化上,所以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必须先明确师生角色,以教师为“助学者”,以学生为“学习者”,再在对应角色下准确定位师生责任。一方面,在“助学者”的角色下,教师应该克服“严肃”“权威”等心理,为学生提供科学和必要的帮助,成为学生最信任和亲密的伙伴。比如,教师在提出学习任务之后要深入学生中,密切观察每一名学生的行为活动,并在其出现问题时及时干预,以“建议”的形式点拨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始终在讲台上等待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和问题,然后将解决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另一方面,在“学习者”的角色下,学生应该自觉调动主观能动性,建立课堂“主人翁”意识,积极探究知识内容,主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克服过度依赖教师的问题。师生相互影响,促进转变角色,责任定位清晰,整体教学处于更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满足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初级要求。

(二)完善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指在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一定的规则。基于对中职学生的综合分析,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意识,极易在自主或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足、浑水摸鱼等问题,降低学习质量,甚至影响教学进度。通过制定制度强调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发挥其约束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正确的合作学习状态,保证教学秩序。比如端正学习态度,尊重他人观点,注意倾听,同时在回答他人问题时保持严肃、认真;注意讨论问题的情绪,正视矛盾冲突,保持礼貌,有理有据,避免争吵;积极表达自我感受,争取发言机会,但不抢话,注意等待和示意;注意小组讨论的声音,避免干扰其他小组。制定和提出以上制度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不同制度的制定目的,让学生由内而外地理解和认同制度,建立遵守意识。之后学生自觉遵守制度,相互监督,一边自我调整,一边纠正学习伙伴的不当学习行为,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确保“学习共同体”有序展开相关活动。

(三)创设空间环境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中职日语教学空间环境,一方面是指教室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精神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双管齐下,创设健康的中职日语教学空间环境,以便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室物理环境方面,教师应该注意排列桌椅,促使学生之间的位置关系充分满足其共同学习的需要[2]。比如,教师可以改变教室桌椅的常规排列结构,以“马蹄形”组合空间结构为主。四张小书桌拼成一张大书桌,六张座椅分别摆放在大书桌三个侧面,每侧两张座椅,留出背对教师与黑板的一侧。学生围坐一处,增加接触,同时规避背对教师与黑板的问题,既能随时实现自主交流,又能按需增强与教师的沟通,促进共同学习。学生的精神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同时运用“有形熏陶”与“无形激励”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人心齐,泰山移”“合作力量大”等合作学习名言警句,发挥其有形熏陶作用,激活学生共同学习的意识。教师也可以顺势表扬学生的多人互动、自主讨论等学习行为,肯定和赞赏其共同学习行为,进而以无形激励促进构建“学习共同体”。

(四)融入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成了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教师可以融入信息技术,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线上学习平台,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班级群与讨论组。这时一个讨论组就是一个小型“学习共同体”,整个班级群是大型“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先在讨论组中探究简单的学习任务,再在班级群中汇报共同学习成果,达成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大量课外学习资源,进而利用课堂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增加其“共同学习”行为,也能对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中职日语的实用性,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影视剧配音等特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完成配音任务,提交配音作品,并在必要时与其他中职院校日语专业建立联系,组织日语应用技能跨校比拼活动。“学习共同体”以“配音团队”“比拼小队”等形式存在,创新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形式。

(五)科学划分小组

本质上“学习共同体”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最小学习单位。因此,中职日语构建“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科学划分学生小组。教师可以先根据常规教学反馈判断学情,以隐性分组为基本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如A、B、C、D、E 等。之后教师可以打乱学生分层构建小组,比如在A、B、C、D、E 五个层次中分别选出一名学生构建一个5 人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3]。这时各“学习共同体”满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既有助于组内成员碰撞思维、头脑风暴,又能营造健康、公平的组间竞争氛围,激活学生的竞争欲。课堂百家争鸣,促使各“学习共同体”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相互促进,提升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各小组选出小组长。比如,上述5 人小组中以A 层次学生为小组长,赋予其小组活动组织权。此层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且学习主动性较高,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和帮助其他成员,分担教师的“助学”压力。

(六)改进教学机制

教学机制同样是中职日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纵观传统的中职日语教学,部分教师只重视课堂活动,忽略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断层,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导致整体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现阶段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还应该改进教学机制,促使“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复习”一体化[4]。比如在“学习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教师可视“课前预习”为准备活动阶段,视“课堂活动”为集中活动阶段,视“课后复习”为拓展活动阶段,提高“学习共同体”各活动阶段的衔接性。对于“课堂活动”即“学习共同体”集中活动阶段来说,教师可以将其细化为多个环节,如“基础环节”“探究环节”“总结环节”“反思环节”等,如此能大大增强整体教学机制的系统性,有助于“学习共同体”可持续运作。

(七)合理设置任务

中职日语实施“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通常以任务为载体,具体过程为教师发布任务,提出要求;学生制订计划,探究任务,汇报成果。由此可见,任务也是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任务,使其既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综合水平,确保各“学习共同体”均能围绕任务展开积极探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中职日语教材,从专业视角上挖掘任务信息,如“语音学习”“语法探究”“词汇认知”“语篇阅读”“语言表达”等,然后立足学情,适当弱化或拔高任务。具体来说,如果学生共同学习的进度较快,很容易达到预期目标时,教师可以拔高任务,适当提出更高层次的活动要求,如“拓展阅读”“群文阅读”“书面表达”等,深化学生共同学习,反之则适当弱化任务,如分解语法探究内容、“语段阅读”等。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平衡“课前任务”“课堂任务”“课后任务”“项目化任务”“探究式任务”“开放性任务”等。由此形成综合性任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形式,促使其不断深化。

(八)优化助学指导

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框架基本形成之后,教师应该调整工作重心,集中注意力指导学生共同学习,优化助学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监督学生,落实跟踪观察[5]。比如,在各“学习共同体”的准备活动阶段与拓展活动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 等社交软件或在线学习平台监督学生,通过留言等互动方式了解学情、回答问题。再者,在各“学习共同体”的集中活动阶段,教师应该分步参与学生活动,实时观察,及时进行面对面指导。比如在课堂集中活动前5 分钟,教师加入某一“学习共同体”观察和指导学生的问题,5 分钟之后,教师撤出该“学习共同体”,加入另一目标展开观察和指导。每个“学习共同体”都能得到教师的帮助,进而加速发展,反作用于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

(九)实施综合评价

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中职日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任务基本结束之后实施综合性评价,反馈各个活动问题,指出学生的弱势,帮助其正视自我,进而提高其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的针对性,可以有效促进展开后续教学活动。同理,实施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其可持续建设。因此,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教师还应该注意综合评价,立足具体的活动内容,预设与各“学习共同体”的特征高度匹配的综合评价指标,及时在“学习共同体”活动结束之后落实综合评价,科学分析、指出和纠正其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学习共同体”,转化师生角色为“助学者”“学习者”,营造民主氛围,坚持在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互助的过程中成长。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教师应该深入教研,全面把握“明确师生角色”“完善制度保障”“创设空间环境”“融入信息技术”“科学划分小组”“改进教学机制”等要点,以实现合理构建中职日语“学习共同体”,促成深度与高效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日语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