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意义及应用策略

2023-12-02 01:35:32卢国禄
学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榜样班级目标

卢国禄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6)

激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尤其在班级管理中日益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激励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动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励的手段有很多,如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关爱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自我评价激励、标语激励等,教师应该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机选择不同的激励手段,从而达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育激励理论的内涵

所谓激励教育,就是教师使用激发学生能动性的各类方法,让学生对自己树立起信心,对学习产生更多兴趣,学会发掘自我的潜能,并经过不断的努力,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激励是一种个人建构主体意识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激励逐步由教育手段和方法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即激励教育理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极其敏感的阶段,需要科学的、外在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激励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有利于班级管理。

二、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当前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承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功能。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实行激励教育,能让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的看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带来的不再是长辈性质的紧迫压力,而是像朋友一样的对等关系,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让学生喜欢和教师交流和沟通,形成师生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困惑,适时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干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对学生实行激励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素质。教师对学生不断进行激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在的优秀之处,从而更好地肯定自我,也学会对自己进行内部激励。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都在发育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外部的评论非常敏感,教师肯定或否定的言论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初中学生的这种心理,对学生实行激励教育,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关爱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自我评价激励、标语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化。

(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目标激励

激励教育法当中比较基础的一种方法就是目标激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性质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向着这个设定好的目标前进并最终完成目标。目标激励能够迅速让学生产生斗志,并对自我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提升。而且在学生向着目标前进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时候,还能够切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真正爱上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目标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既不能太超出学生所能够达到的范围,也不能太过低于学生所能达到的要求。学生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方能达到的激励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激励的效果。而且,这个目标的设定不仅仅是知识、学科,还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即最终达成效果,而后将这个目标分解成为若干短期阶段性的目标,并激励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短期目标,让学生更加有目的性地去努力。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学会随时随地应用目标激励的方式,比如在教学中,将完成某一个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作为目标激励,让学生通力合作,从而完成这个任务,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终极目标。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也可以作为教师所设定的目标。中学生有着极其强烈的集体观念,能够生活在一个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同学关系融洽的班级是每一位学生的理想,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个目标设定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并将集体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共同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期望激励

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期望,只有存在这种期望才能够让学生向着自己的期望努力,所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自己的期望。学生懂得了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就会将这些期望记在心底,并时时激励自己要完成教师的期望,不辜负教师的关怀,从而努力提升自我。同时,教师本身对学生抱有强烈的期望,也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从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投入,对学生产生更多的情感,也会对学生的各种细节问题更加敏感,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期望值一定要在学生能够完成的范围之内,绝对不能盲目乐观。太过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针对一些学习成绩排在后几位的学生,教师对其抱有的期望应当是尽可能提高学习成绩,而不应该是让学生在短短几个月或一学期之内就变成班级上最优秀的学生,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旦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值太高,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确实拥有这样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发现自己根本难以完成教师对他的期望,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不切实际的希望对教师本人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使其对自我产生怀疑,同样也不利于教学。

(三)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关爱激励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成长和发育的阶段,对外来的各种关注都十分敏感。教师给予学生的关爱和漠视,其实初中学生都能够敏感地察觉出来。教师要学会用关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这种方法并不需要教师给学生制定目标或期望,只需要去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种关爱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教师每一次真切的谈话都会让学生十分感激,进而会用更加努力的态度去报答教师的关爱。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各种细节,在生活上也要注重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在进行关爱激励的时候,教师对待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教学的推行。

(四)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重要时期,榜样是他们的旗帜,是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的重要载体。为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应用榜样激励的方法,促使学生受到榜样的激励、熏陶和鼓舞,从而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树立典型人物榜样。典型人物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作用、感染作用和行为矫正作用,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效仿。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典型人物榜样。在班会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人物的事迹,利用这些事迹来鼓舞学生、激励学生。比如,道德模范人物、革命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人物等,不同的典型人物对于学生的激励和感染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中不同的主题来介绍不同的典型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榜样各方面的品质。

第二,在班级内部树立榜样。典型人物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高度和距离的,虽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熏陶和感染,但是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相对于班级内部榜样来说更隐性。为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些是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树立卫生榜样、学习榜样、德育榜样、劳动模范等不同的榜样人物,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为自己设定榜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比学赶帮超”的对象,这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加直接和明显。

第三,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级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为人师表。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生守则,班主任应该首先做到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教师守则,要时时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要有责任心,班主任也要具有极其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要求学生热爱班集体,关心爱护同学,班主任自身更是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名学生……总之,班主任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五)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奖惩激励

在激励教育当中,教师要注意多使用奖惩激励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学习、生活、道德、品行等各方面设定考核量化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教师可以在每个星期或每个月做一次打分总结,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差者进行惩罚,从而激励学生向着更优秀的目标去努力。这种奖惩制度可以是常态化的,也可以依托各类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举办阶段性的学习竞赛,把学生划分为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小组争得奖励而努力。具体的奖励办法可以是给优秀的学生发放奖状,在班级或年级公共橱窗中进行公示,或者给学生家长写表扬信等。惩罚的办法可以是罚学生做值日。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惩罚一定要以激励为目的,避免过重、过难,反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六)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自我评价激励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习及班级管理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实行激励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式的激励。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初中学生尤其如此,教师的评价甚至能够影响其心理健康,肯定的激励能够帮助其建立坚强自信的人格。自我评价式的激励其实就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肯定的评价,进而获取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努力向前,提升自我学习成绩,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记周记,让学生在写周记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周记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情况,适时指导,在学生对自我产生怀疑或者对自己的目标不太肯定、抱有怀疑态度的时候,要给予支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获得肯定,并且能够实现自我的目标。

(七)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标语激励

具有正能量的标语激励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够转变学生的错误思想和意识,使其回归到正确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班级学生思想的统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正能量的标语,比如“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正确认知,坚定学习信念和自信,让学生在激励中健康成长。

以上我们提到了七种激励方式。其实,在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激励方式,教师应该恰当选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来使学生在激励中健康成长。

四、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教育理论,能够逐步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激励教育理论,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班级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猜你喜欢
榜样班级目标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我们的目标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 05:04:54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6期)2009-08-07 06:56:22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5期)2009-05-26 06:47:1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