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12-01 11:12何春红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何春红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3-0094-03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于2023年4月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资源,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也包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中国传统的古典哲学、文化典籍中所言的“人性”“心性”“心学”,都是心理学思想范畴的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塑造人格”符合心理健康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人文关怀。《论语》中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认知、情感、行为统一,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中提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诚意、正心、修身”强调了自律、诚信、勤劳、宽容、谦虚、坚毅等品德的培养,有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康人格。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抒发情感”符合心理健康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往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引导个体培养高尚的情操。庄子《逍遥游》意象万千,《诗三百》歌以咏志,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治愈心理疾病的良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冥想则是一种深入思考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方法,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调节,以提升人格为主,主张非对抗性地解决问题,对于中小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塑造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孝悌”“忠恕”“诚信”,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和”是君子人格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道家思想在人际关系方面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德。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因为学业、家庭等方面产生的压力和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直面挫折的精神,《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告子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均强调了“身处逆境,百折不挠,面对挫折,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出善待挫折的智慧和修养,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坚强意志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培养健康的情绪

积极乐观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积极向上、平衡适度的生活态度,《周易》强调“否极泰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子倡导“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也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积极进取的精神、稳定的心态、适度的自信,对于消除因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生活的单调、人际交往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带来的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有着重要作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

建立文化认同感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树立家国情怀和人生目标。无论是《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又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只有精神有了归属,生命才有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感,便会产生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而这份归属感和自豪感正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内在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各方面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融合工作。

1.以家庭教育作为教育起点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直接影响。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家庭教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吕本中的《童蒙训》认为“勤劳者,立身为善之本,不勤不劳,万事不举”,《周易》也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只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中小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养正气,走正道,才能为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以学校教育作为主要阵地

学校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也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會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学校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此,学校可以加强教材建设,在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故事、诗歌等,向学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学校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校还可以推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形式,如传统文化体验、文化讲座和书法绘画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以社会教育作为推广媒介

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品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停留于文字、图片上的记录符号,更是历经岁月变迁后生动鲜活的文明传递。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创新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一场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活动、一堂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一次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段福利院里的切身体会,都是利用社区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只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长效机制,让广大中小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汤淑蓉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