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体验;垃圾分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3-0052-02
【作者简介】戚逍逍,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实验中学(浙江诸暨,311801)教师,高级教师,曾获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模拟情景反映的是生态文明教育中学生认知不到位的问题,且有一定的共性。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垃圾分类是有效减少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但学生为何会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不愿意参与其中呢?
一、原因分析
一是学生对垃圾分类缺乏认识和理解。从主题班会上学生的积极发言来看,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都指向生活中“怎么做”,而对“为何要这么做”缺乏一定的理解。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对于“为何要垃圾分类”缺乏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需要全面系统的教育来实现认知上的拓展。
二是缺乏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合力引导和教育支持。个别学生存在着“你不分,我也不分”“在学校分,在家不分”等观念,这些都让垃圾分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社会层面的垃圾分类推行困难、家庭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学校环保教育推行的阶段性,都可能导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三是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的行动力。校园生活垃圾的组成单一,其中果皮、塑料及废纸等生活垃圾占比较大,而其他生活垃圾相对比较少,学生深入实践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存在垃圾不分类或乱分类、垃圾分类不彻底、垃圾收运不规范等问题。
二、应对策略
1.积极宣传,加强环保教育
“对垃圾分类缺乏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班级环境、主题班会、环保课程等加强宣传教育。在设计主题班会时,班主任既要让学生“知其然”,又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如有些垃圾会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开,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学生进一步明确“乱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
总之,教师要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回应学生“知”和“行”上的困惑。
2.多方合作,形成有效机制
首先,学校要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通过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评比垃圾分类优秀班级,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其次,家校共育绿色环保的好习惯。班主任可对家长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建议家庭使用分类垃圾桶,组织学校或班级层面的环保主题亲子活动。
最后,社区提供环保实践的好平台。班主任可组织环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做法,让学生将学校学习的垃圾分类知识运用于实践。
总之,班主任要依托学校平台,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
3.寓教于乐,养成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需要具备分类知识,一些学生不了解分类标准,部分学生不愿意将精力用在垃圾分类的学习和实践上,这说明仅有环保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具体的行动指导和实践体验。
我们发现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指导做得比较好,因为教师把垃圾分类知识游戏化,花了大量时间来训练小朋友的垃圾分类习惯。中小学校也可以借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互动游戏,如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设计垃圾桶造型、改编垃圾分类之歌等。
班级还可以制订垃圾分类积分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对于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可以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现场指导和行动支持。
4.社会实践,培养公民意识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还应是主动的教育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策划垃圾分类主题班会,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和案例,设计班会活动;可以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发放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可以让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小家带大家”活动,用自己的环保行为,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以垃圾分类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创新社会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和社会。
班主任李老师采用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环保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但主题班会只关注了方法的传授,没能貼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模拟情景中学生小王的问题生成,刚好弥补了班会预设中疏漏的热点。问题的暴露是很好的教育契机,李老师应该从问题出发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抛出类似“为何要垃圾分类、如何垃圾分类?”的问题,既进行价值澄清和价值引领,又突出方法指导。
责任编辑:周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