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雨 张楠溪
[摘 要]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施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制度,但存在教师指导时间起点较滞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不强、授课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应结合大学生对教师指导的现实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理念,建立大学生入学即指导的本科导师制度。通过建立入学分配导师制度、开展指导教师的培训、完善导师指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措施,实现大学全阶段的导师指导。
[关键词]入学即指导;大学生导师指导制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5-0087-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因此,为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大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指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入学起就开展导师指导,形成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全阶段的教师指导。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指导制度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学生每学期的任课教师不同,每位教师的任课时间相对较短。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的短暂时间内,且每位教师仅对自己任教的课负责,除讲授课程以外,教师对学生在价值观引导、学习习惯培养、思维逻辑训练以及就业方向指导等课外内容开展指导和交流的机会不多。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难以得到充分的指导,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疏离与沟通脱节的现象。
(一)教师指导时间起点较滞后
部分大学生对学科专业缺乏深入了解,存在专业领域的隔阂,面临毕业论文指导和就业方向的困惑。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设置指导教师制度,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已有毕业指导教师制度,学校为高年级的学生指定相应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以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及就业规划。毕业设计和论文需要反映和提升学生对大学阶段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完成专业书籍的阅读、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等。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能够为学生分析就业趋势和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接触诈骗、传销等非法就业渠道,使学生的就业选择方向更加理性和慎重。
而对于刚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缺乏专业领域的教师指导使其专业学习无从下手。部分刚入学的大学生面对高校这一陌生环境,在接受一套新的学习模式时,往往表现出无法适应的迷茫,从而产生焦虑情绪。部分学生在没有提前了解本专业的情况下,不知道本专业该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学以致用。以法学专业为例,“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学习,除掌握教材中的法律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与大量的司法实践衔接贯通。但由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介入和指导的时间较晚,一些学生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上存在知识掌握深度不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失当、就业方向模糊不清等问题。
(二)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不强
教师会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也会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但大多数学生入学后,仅限于接受任课教师在上课或者课下的时候进行的专业课程内容的指导,缺乏直接联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不主动联系教师,或者在没有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的制度之下,教师也难以直接逐一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出于对教师的陌生或者怯于展露自己的问题等原因,学生遇到难题时,可能不会主动求助于教师,而更愿意自己查阅资料或向同龄人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可能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难以对学生的价值观、专业素养、思维逻辑等产生影响,也比较难深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见,现行学生指导制度和任课教师的被动专业辅导无法调动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剑桥大学将类似导师制作为特色,学生在每个学期有任何关于课程和论文的问题,都可以在教务主任办公时间进行咨询,或者通过邮件与其联系,教务主任一般会在一周内给予回复[2]。我国学生数量庞大,任课教师的在校时间较少,无法做到频繁、细致的课程指导。当前大学生比较侧重个性化发展,如果教师未能与学生充分交流,也是很难真正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生规划、就业理想等方面的指导需求和学习生活困扰。
(三)授课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不明显
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仅有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教师帮助学生领会和运用,帮助学生制定更为合理的学习规划以及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刚入学的学生在脱离了高中阶段比较紧迫的学习节奏后,很难适应大学中无人约束、自主学习的模式。这就使得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学习方法的过渡十分重要。学生需要一位专业教师帮助學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同时疏导学生在适应高校环境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当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停留在学业问题的解答,且无法对众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难以对学生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的指导。这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导师制度实施效果一般的重要原因之一[3]。此外,因年龄、认知等方面的差距带来对于事物的认知存在差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知障碍。这种代沟的风险被扩大化后,教师和学生都会降低主动交流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二、大学生入学即指导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导师制度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它的最初目的是在学生本科时期就培养其个性化的发展,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4]。在国内,这一制度最早由浙江大学引进实施,近年来逐步在一些高校发展起来,但一般仅限于高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即指导还存在制度缺失。当然,也有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大学生入校即指导的导师指导制度。
(一)低年级大学生教师指导的迫切需要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采用了学分制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课程学业进行考核和管理。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同时,可以选修相关课程。但这种自由度较大的学分制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认知不足,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那么其极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利用大量可以独自安排的时间。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需要一段对新环境的适应期,自由的学分制度给予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学校的配套制度未能给予学生学业、生活等方面直接性的指导,可能导致个别学生荒废学习时间。
我国大部分高校实施的大学生导师制度并非入学即指导,一般是在学生大三、大四时安排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低年级的大学生看似处于一个自由散漫的阶段,暂未面临人生的转折点,但是从自我管理规划、专业认知,以及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来看,低年级学生对导师的指导存在较大的需求,而这部分需求容易被学校忽略。建立大学入学即指导制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师通过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爱好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充分利用学分制自由选课的优势,对学生选修的课程提出建议,让其在选课过程中更有目的性、针对性[5]。同时,导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制定学习和生活规划,解答学生的疑惑。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够起到监督者作用,督促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导师与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的现实差异
1.大学生导师和辅导员分工不同
通常来说,辅导员主要传达学校的重要通知,负责学生的考勤与评奖,帮助学生完成报到、重修等程序性事务。而指导教师则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未来人生规划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6]。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充当了多个角色,既担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角色,也负责学生在专业上的指导。期末复习动员、成绩总结、部分学生挂科、重修、就业考研经验辅导等也在辅导员的责任范围以内。辅导员在生活上、心理上及时地给予学生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提醒学生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的伤害。但较之指导教师,部分身兼数职的辅导员并没有本专业的学习和教学背景,无法完全胜任指导教师的职责。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学习方法的培养、专业方向上的选择和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困惑,部分辅导员难以做到像指导教师那样给出明确而精准的解答和建议。因此,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都是缺一不可的,合理的分工能让两者的工作相辅相成。
2.研究生导师和本科导师的指导重点不同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侧重在专业学术的内容,目的是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往往侧重于答疑解惑,更多的是从学习方法、自主思维模式、职业规划等方面展开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之间,大学生导师交流的内容更广泛,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三、构建大学生入学即指导的本科导师制度
相较于中学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在校时间最长,接受的社会信息最为广泛,是其成年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时期。入校即指导的导师制度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缓解学生青春期接受外界多种信息和情绪带来的弊端,能够有效干预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为避免入校即指导的本科导师制度流于形式,需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予以激励和规范。
(一)建立入学分配导师制度
从学生入学就分配导师进行指导,即在现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制的基础上,将导师指导制度覆盖学生大学求学的全周期。一方面能够满足本科低年级学生的指导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目的和理念。在新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开始全方位地指导。对于学业压力相对轻松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师指导更侧重于学习习惯、思维的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指导教师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技能的传授。对于面临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而言,导师除辅导毕业论文之外,主要对学生的继续学习深造、就业等提供规划和参考意见。
入学导师制存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导师擅长的领域,安排不同的导师有针对性地负责某一阶段学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指导的作用。另一种方案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全程由一名导师负责。后一种方案不仅使导师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学生也会对导师更有亲切感,减少导师和学生的磨合时间,提高指导的效率。对此,导师可以在新生入学初期,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制定专属的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降低试错的成本。系统化的导师指导制度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在需要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疏导。
(二)开展指导教师的培训
通过开展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加强导师对学生需求的了解。首先,开展心理方面的培训。导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认知方面的隔阂。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接触和交流沟通,导师有必要提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话题、价值观等,從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磨合时间。在导师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性格特点之后,学生能从教师这里得到理解和包容,从而更愿意和导师分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敢于向导师询问专业中碰到的困惑。导师由此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地给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指导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学校可以开展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方面和大学生入校生活典型案例的导师培训课程,让导师了解大学生的普遍情况,以便于在新学期的开始就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其次,开展生活习惯、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教师培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们快速地融入大学生活,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导师则需要帮助他们解答专业上的疑惑,树立人生理想和制定人生规划,为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提供建议和参考。最后,开展专业学习方法方面的教师培训。导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导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与管理方式[7],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潜力也将得到最大激发。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假期开展指导教师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课程,相互总结吸取有益经验,帮助教师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分阶段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获得较好的指导效果。
(三)完善指导教师的考核制度
将本科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能分开,把本科导师的工作职责系统地罗列,使指导学生工作互相协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高校可以系统划分导师和其他教师的工作范围,避免导师的工作和其他教师重合或冲突,以此将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避免一方包揽全责而另一方却“坐视不管”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指导教师定期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学校可以要求每位导师记录自己的指导情况,然后进行指导经验总结。学校也应为导师构建荣誉和绩效考核体系,每个学年评选优秀指导教师,给予荣誉上或者物质上的奖励。
四、结语
当前大学毕业论文教师指导制度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开展大学生全方位、全周期的指导,建立入学即指导的大学生导师制度,实现高等教育的精细化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熊晓梅.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三全育人”[N].光明日报,2019-02-14(6).
[2] 易红郡,张燕.剑桥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100-105.
[3] 许丙泉,梁诗.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的问题与对策:以中文系本科生指导调查研究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4):40-45.
[4] 杜岩岩,傅钰涵.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特征与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7-44.
[5] 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3):70-73.
[6] 甘瑶瑶.学分制改革背景下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高校论坛,2019(9):30-33.
[7] 单娟,王笑.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教师指导原则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24-126.
[责任编辑:黄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