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纪录电影都毫无波澜,直到导演郭柯的纪录电影《二十二》的出现,才重振了中国纪录电影市场,之后相继涌现出了题材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的纪录电影,比如记录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故事的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记录一群孩子打棒球的纪录电影《棒!少年》,记录南苏丹枪声里的战士的纪录电影《蓝色防线》等。中国的纪录电影制作愈发精湛,为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重新注入了活力。
2021 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10 周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纪录电影《大学》,其中的一句台词“有家国天下,会让你做一个有用的人”火爆社交平台,人们才注意到了这部高质量的纪录电影。纪录电影《大学》从2018 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高三学子严韫洲、留美学者蔡铮、博士研究生宋云天、大学教授钱易的个人选择和命运变迁的故事。纪录电影《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就着重从主题、叙事、视听语言三大方面来分析其创作方法,希望为后来的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紧密相连。纪录电影《大学》对四位清华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式拍摄,记录了高三学子严韫洲进入清华学习、留美学者蔡铮到清华任教、博士研究生宋云天到基层工作、大学教授钱易光荣退休的经历,他们的个人经历正好可以用“进”“来”“去”“退”四个字来概括。家国情怀的叙事主题,对于创作者的要求是极高的,如何能够摒弃纪录电影的说教意味而又新颖表达主题?该纪录电影的创作者选择以小见大,对所拍摄的对象进行细节把控。通过观看该电影,人们可知严韫洲的快乐来源于学习,蔡铮的快乐来源于对于天文事业的热爱,宋云天的快乐来源于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钱易的快乐来源于教书育人。三年的跟踪拍摄见证了这四位清华人的人生抉择,他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走向新的征程,这便是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紧密相连。
纪录电影《大学》中没有解说词,主人公的话语中也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字句,也没有说教意味的家国情怀传递,而是仅仅依靠四位主人公的命运变迁来体现家国情怀。在这四位主人公的故事里,人们看到的是热门顶尖专业、留美专家归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环境保护国策,基于四个人的故事线,人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建构。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家国情怀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认知共同体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1]纪录电影《大学》构建了大学里的个体,用小人物的故事来彰显家国情怀,同时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去挖掘四位主人公身上具有家国情怀的点滴细节。观众可以透过他们的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加强自身对于家国情怀的认同。
大学精神的展现。 纪录电影《大学》的主创团队成员都是清华学生,此片是清华学子为了献礼清华校庆而拍摄的一个纪录电影。作为清华学子,他们基于清华去反映“大学精神”是最合适不过的,他们本身就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体现,也能够更好地说明大学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片中除了展示了四位主人公的个人选择和命运变迁之外,还突出了这四位主人公的一个共同经历,那就是清华经历。纪录电影《大学》真实地记录了严韫洲的高考、宋云天的毕业、蔡铮的入职、钱易的退休,并用这四种在清华园里最常见的经历来展现清华人的四种状态,通过四位清华人去探究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的价值观决定了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等等。严韫洲初入清华时穿着雨衣参加集体军训,宋云天离开北京前骑着自行车想要去天安门看祖国庆典的烟火表演,蔡铮拖家带口回国加入祖国的天文事业的教研,年近八十的钱易孜孜不倦地将环保知识传递给学生,创作者透过这些故事将背后的大学精神潜在地流露给观众。
什么是大学精神?何为大学之道?本片虽没有明说却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坚守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辜负青春,不辜负自己,终极奥义就是理想与信念对于个体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变迁具有支撑作用。
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是否真实,是检验纪录电影的标准之一。细节往往支撑着整部纪录电影,丰富的细节可以令观众回味无穷,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也可以是物件、环境等。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也会试图去找寻影片的细节,此时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一定要把握好细节,转瞬即逝的细节会使观众产生自我满足感,与影片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细节隐藏在叙事中,创作者也可以通过细节引导观众去理解人物、主题或者感受创作者创作时最直接的感受。纪录电影的细节性叙事的优势在于通过解读细节我们能发现隐藏于纪录文本的叙述者保有何种态度、思想和价值倾向,最终达到读解整个纪录文本的目的。[2]细节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有时候人物本身没有一波三折的经历,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很难抓住人物的叙事逻辑,甚至无法形成叙事轨迹,对观众而言就是没有清晰的叙事线索,就很难理解故事的发展,这时候就需要细节来辅助。细节不仅可以补充说明,还可以串联碎片化的片段、勾连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场景,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纪录电影《大学》作为为清华大学校庆而创作的影片,除了四位主人公的个人经历最为突出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突发性的大事件,创作者进行创作时就选择采用细节化处理的方法——利用清华校园的经典场景来串联,但是创作者并没有把镜头聚焦到校园场景的花式宣传上,而是让大量镜头展示四位主人公在清华园的点滴日常时不显突兀,例如初入校园的严韫洲在大雨中军训时和同学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时,为他们欢送的是在雨中奏曲的学长,就是这么一个细节的安排让传承的意味在这一刻得到了迸发。还有创作者通过清华园里相同或相似的镜头转场时,时常出现的清华校训贯穿了这部影片的主题,这些埋藏在事件当中不被人注意的细节让观众得以窥探到清华园里无处不在清华精神,推动了故事往前发展。还有就是当宋云天回到家乡走在夜晚的乡间田野上纠结是回到家乡还是要去到基层工作时,天空上升起了烟花,与后面的当他在学校思考了很久下定决心回到家乡时,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追赶天安门的烟花表演相呼应,说明哪怕是一点微光都足以让宋云天感到快乐。如果只以全景单纯宣传清华校园,而不去挖掘清华学子的细节,又或者只展现清华学子娴熟的说辞,而不去表现清华学子的困境,那么观众便看不到情绪的流动,故事也没有推进感和思想性,所以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细节才是纪录电影创作者应该关心的,这也体现出了创作者对现实敏锐的洞察力和人文情怀的关注。在纪录电影《大学》中,创作者没有用直接告诉观众关于清华的历史,而是在主人公与主人公的转场中穿插了能够体现清华大学丰富历史底蕴的场景,比如校史展览、人物雕塑、建筑等。正是利用了这些细节画面来补充信息,将其巧妙地运用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既能推进叙事,也能增强影片的艺术性。
群像式叙事的表达。群像,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亦作“群象”,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人物塑造方式。而后,群像的概念逐渐从文学领域延伸至影视创作,不同的艺术形态造就了群像在表现特点上的差异性。[3]人物纪录电影,以人为主体的纪录电影称为人物类纪录电影,常见的一类是重点突出单个人的纪录电影,如《掬水月在手》《摇摇晃晃的人间》《舟舟的世界》等。什么是群像式纪录电影?专门表现一群人或者一类人的纪录电影就叫群像式纪录电影。群像式纪录电影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作手法,创作难度要高于单一人物纪录电影,也不同于以往的线性叙事纪录电影,因为群像式纪录电影以多人物、多线索进行丰富的叙事,而线性叙事纪录电影则比较单一。
以纪录电影《大学》为例,该片跟踪记录了严韫洲从高三毕业生到在读本科生、宋云天从博士研究生到基层选调生、蔡铮从留美学者到青年教师、钱易从大学教授到荣休院士,叙事基本是以时间为线索,看似没有特定的规律,却能在收束全片之际让观众感悟到大学精神,同时也重新定义自己的大学精神。可见,群像式纪录电影不遵循某一种特殊的电影逻辑,而是遵循人物的活动轨迹。
纪录电影中常常以人物为表现对象,在《大学》这部纪录电影中,又不乏对于特定人物群体进行展现,但镜头不只对准单个或几个人物,对于特定人物群体进行展现时,还展现了与之相关的人物,也借此增加人物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但最终其着重表现的是众多个体凝结成的群体形象。在纪录电影《大学》中,镜头对准的是清华人的群体,清华大学对于中国学子或者学术界而言具有一定的威严和威望,正是这么一个遥不可及的高校殿堂,现如今通过一个纪实性的电影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走进清华大学,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四位主人公身上的力量以及清华人的群体精神,引发观众对于群像式纪录电影的思考。
长镜头的表现作用。 长镜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真实记录。如今,纪录电影中镜头语言运用直接关系到纪录电影的成败,而能将一个场景或一个段落表现得比较完整、连续,且镜头延续时间较长的独特表现形式——长镜头则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纪录电影的画面创造了丰富的内涵。[4]
长镜头的表现方式十分重要,既可以通过人物来表现,又可以通过环境来展现。创作者在拍摄长镜头时,一定是为了给观众传递某些信息,创作者用长镜头让主人公通过语言、行动或者是环境来述说自己的故事,因此长镜头是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纪实性作品时最喜欢采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长镜头运用在纪录电影当中,不仅表现了事物的发展过程,还增加了画面的可信度。长镜头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是镜头语言中最真实的存在,运用在纪录电影当中能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参与感。在纪录电影《大学》中一段钱易教授拜访许葆玖先生的长镜头中,许葆玖先生哪怕讲话吐字不清楚了,但是依旧心系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并且一直反复嘱咐晚辈一定要完成自己的愿望,这段长镜头有力地表现了许葆玖先生对于自己钟爱一生的教育事业的不舍,也更好地说明了钱易教授与许葆玖先生同样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甚至渴望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动人情怀。创作者利用这一段长镜头起到了较好的表现作用,在这一段长镜头里展示了人物关系,交代了环境,补充说明了画面内容,使得观众在动情的同时,能够细细体味钱易教授的故事。
音乐的叙事功能。音乐是纪录电影中最富有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能让纪实艺术丰富起来,而推动音乐创作的则是纪实艺术。在纪实电影的创作中,常常会运用大量音乐。在纪录电影《大学》中,音乐的使用不仅有渲染气氛、增加人物感情色彩的作用,还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但音乐在纪录电影中的作用不止如此,在叙事过程中音乐还可以发挥衬托画面、控制节奏、凸显主题、衔接段落、抒发情感、升华意境等复杂而多样的功能。[5]只是为了渲染气氛而运用的音乐对于以纪实为目的纪录电影而言,只会让观众以觉得莫名其妙,这种画面内容不够只能靠音乐来增加内容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纪录电影的客观性要求,也会对观众理解影片产生误导。
纪录电影中音乐恰如其分的出现,不仅能让纪录电影的叙事结构变得更加合理,而且可以让观众更清晰地了解纪录电影的故事线索,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创作者也能更好地创作影片。虽说纪录电影《大学》中没有解说词,但是创作者有意利用音乐来渲染影片的情感,不仅让四位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动,而且也让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也就是说在纪录电影《大学》中,音乐的使用让观众对主题的理解更加透彻理解,也让观众对于影片的情感价值更好地接受和认同。因此,把音乐的补充叙事功能运用到纪录电影《大学》中,能够充分展现出影片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增加影片的画面内容的真实性,还能让整部影片的主题、人物和叙事更加饱满和立体。
纪录电影《大学》没有固有的家国情怀创作套路,娓娓道来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用更加谦虚的大学精神与观众产生共情、共鸣,讲好故事、塑好人物,回归纪录电影的本质。过分重视意识形态的输出而忽略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的纪录电影已经不能获得市场和观众的心,因此纪录电影应该积极探索,促进纪录电影的多元化发展。
在剧情电影占据市场主流的今天,高票房是评价一部片子市场收益好坏的标准,但绝不是评价一部片子好坏的标准。纪录电影走到今天经历着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电影也应当进行积极探索,向剧情电影学习,做到纪实性与故事线相结合的探索创新,做到有别于电视纪录片的立足点。纪录电影不应当一味墨守成规,而是既要符合市场的博弈又要符合受众的需求,最终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