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革中的主持传播创新
——基于“央视新闻”中视频创作观察

2023-12-01 18:50张宜天梁劲芸
声屏世界 2023年16期
关键词:深度受众创作

□张宜天 梁劲芸

中视频和主持传播的发展

势如破竹的中视频。 中视频并非完全陌生的创作方式,在国内外新媒体平台中中视频并不少见。中视频是指时长在1 分钟至30 分钟之间,以横屏方式展现的视频。相对于短视频,中视频可以更完整地讲述一个事情,表达更加连贯、详细,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量。相对于长视频,中视频可以言简意赅地讲述一片影片的主要内容。当前,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发中视频内容,推出中视频计划,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开放了视频创作的时长权限,时长从最初的15 秒到现在的1 分钟、5分钟、15 分钟,并开放了横屏观看权限。据西瓜视频《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 年高频的视频消费中,消费中视频的用户达6.05 亿,可见省时、深度、短小精干的中视频发展势头正猛。

媒介变革中的主持传播。自2014年开展媒体融合以来,主流媒体积极开发新媒体产品,主持传播场域也逐渐从电视荧幕转向了手机屏幕,面对电视和新媒体两个平台,主持传播也必然要根据平台和主持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主持创作。

在推动媒体融合进程中,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媒体节目,其中以时政评论、科普宣传为代表的节目内容深受受众喜爱。截至2023 年1月,“央视新闻”在抖音的粉丝已超过1.5 亿,B 站粉丝已超过1400 万。在新媒体节目特别是中视频创作中,主持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显著变化,语态轻快、氛围轻松、体态放松等特点成为“央视新闻”的标志。在媒介变革中,创新传播方式是提升主持传播力的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

媒介变革中中视频内容的主持传播探究

相较于短视频和长视频而言,中视频有着短小精干的特点,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打破了时间的限时,实现了视频内容的非线性观看,符合当下受众在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的生活节奏中对深度内容的需要。中视频的主持传播优势明显,深度性的节目内容,主持人语态轻快、氛围轻松、体态放松的主持传播形式,有趣、亲切的感官体验,符合媒体“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方针,有利于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满足受众对深度内容的需要。

深度性的内容传播。在媒介变革中,人们对于优质内容的愿望愈发强烈,中视频对内容的完整呈现和短小精干的特征符合当下人们在快节奏和时间碎片化的生活中对深度内容的获取。传统媒体加速媒体融合,探索新媒体内容生产,媒体作为把关人有利于提炼传播的专业内容和精准信息,从而稳固和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有助于加强与受众的交流联系,扩展传受渠道,从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中视频内容的主持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2 年5 月1 日,由“央视新闻”创作的中视频内容《主播说联播(劳动节特辑)》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康辉、海霞、严於信三名主持人以老友般交谈的形式进行谈话,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在“国之大典”中的工作内容和细节。从主持传播技巧来看,对话开始康辉用“请落座观礼”冬奥会闭幕会中的“经典解说词”来邀请其他两名主持人落座并由此开场,用诙谐、有趣的形式和内容引发受众产生共鸣。从传播效果来看,九分四十五秒的视频时长,内容完整、制作精良、节奏轻松,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一次深度对话。受众在一种老友般交谈的氛围中了解了他们工作背后的故事,并能够在这种情境中对其他劳动者产生共情。

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的中视频实践,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有助于中国故事的传播。中视频内容的主持传播风格深度、有趣,主题多元,延伸了主持传播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丰富了主持传播的传受渠道。

贴近性的感官印象。在中视频的主持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以平民化的视角、接地气的表述方式来回应人们关注的问题和话题,以轻快的语态、放松的体态来营造轻松的氛围,这种表现方式不仅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也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媒体与受众的“平等对话”。

2022 年7 月25-26 日,印尼总统佐科访华,这是北京冬奥会后我国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因此也引发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来访会谈期间,“央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栏目,主持人由康辉担任,采用中视频形式创作。不同于传统新闻评论节目,《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栏目在内容展现中细节更突出,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更加灵活,场景也从演播室搬到了新闻现场。节目中康辉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谈现场,采用边走边说新闻的形式进行讲述,以“蝴蝶兰”这一细节为切入点,让受众了解到印尼的特色,了解到会谈流程,将“贴近性”贯穿整个创作中。

“媒体让位于用户,实现的是现场场景的分享,未来的主流信息表达将在中视频发展之下更注重于用户的可互动性,并且呈现出多元的报道渠道。”中视频内容的主持传播用接地气的表述、平民化的视角拉近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种感官印象将使受众与媒体产生更为积极的互动。

趣味化的语态表述。 人们身处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间越发碎片化,既想要获取有效信息,又想释放压力获得心理愉悦。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信息、科普知识,主持传播中深度内容的趣味化表述在利于传播内容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2022 年6 月27 日,“央视新闻”“央视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官方”联合创作的中视频《麦田强行科普!全是你不知道的!》在新媒体平台推出,视频以Vlog(视频日志)形式呈现,主持人郭嘉宁在中国农科院的顺义试验田带领受众感受小麦育种试验田收获的田间景象,科普小麦育种知识以及育种试验人员的日常。节目片头使用《第二圆舞曲》作为背景音乐,混剪试验田的农忙景象,配合趣味化的解说词:“夏至前一天的下午,一点十七分,我路过了一片麦田,1636.1 亩的土地上,人的肤色会如此不同,这里黄一白与黄三白的距离是329 厘米,如果黄黑色号代表着快乐,谁可以给我一张去往三亚的机票。”诙谐的解说词交代了时间、试验田信息并以肤色的不同为切入点展开节目内容,声画对立创作手法使片头极具吸引力。在与农科院研究员的对话中,郭嘉宁先从肤色对比切入话题,看到“全副武装”的研究员,形容自己“傻不拉几”,使对话笑声不断。这种接地气的趣味表述不仅在对话中拉近了与研究员的心理距离,使研究员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参与内容创作,同时也增加了与受众间的贴近性,提升了传播效果。将麦田分区称为“小区”,将麦田的管理研究人员称为“班主任”,将试验田不同品种的高低称为“参差”的表述方式,也让麦田的管理规则和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增加受众的理解。

社交化的传受空间场。新媒体平台点赞、评论等功能为受众观点的表达搭建了平台,弹幕将所有用户的时间线统一到视频的进度条之上,这让每条弹幕都与当前的内容紧密相关,仿佛这些信息都是即时的评论,受众可以对自己观看体验的中视频内容与他人互动交流,甚至可以直接与创作者进行交流。互联网将受众集聚到“网络空间”这一公共领域,通过点赞、评论、弹幕等功能为受众间以及受众与创作者间搭建了社交化的传受空间场,使得中视频内容具有了社交属性。

2022 年5 月25 日,“央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一则中视频《相对论》,主持人庄胜春为受众梳理了历次珠峰勘探的过程,并通过视频连线珠峰登顶科考小组组长德庆欧珠,回应起源于一条弹幕的疑问:“我们为什么攀珠峰?”而这个疑问几乎贯穿了62 年来数次珠峰勘探的全过程。通过视频创作来回应受众关切是利用新媒体进行主持传播的独特优势,中视频的深度性有利于整合信息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更加全面细致地回应受众关切,在中视频创作的无形中媒体与受众的社交化传受空间场已经形成。

基于中视频创作的主持传播创新发展路径

中视频是新媒体创作中一种短时高效的创作方式,基于中视频创作的主持传播贴合当下受众的使用习惯、接收习惯和内容需求,符合当下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是媒介变革中主持传播的一条全新路径。针对中视频创作传播特点,主持人如何实现主持传播的创新发展,本节就优化传播内容和创新主持形式两方面讨论基于中视频创作的主持传播创新发展路径。

优化传播内容:构建深度专业的内容体系。 不同于短视频海量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中视频对于传播内容的选择讲求在较短的时长内完整讲述一件事情,努力为受众营造沉浸式体验。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导向这一重要职责,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因此,主流媒体的中视频创作要把握好节目质量、内容质量和传播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优化传播内容,打造精品中视频产品。

《相对论》是“央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创作的中视频栏目,其内容紧跟时事热点,补充央视新闻在传统节目中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延伸新闻信息。节目创作既有通过连线进行热点解读,也有深入新闻现场、科普知识等内容,通过对热点信息的延伸来进行深度的内容创作。与此同时,该栏目的创作频次并不高,从2020 年到现在2023 年1 月,《相对论》共创作了69 期节目内容,在节目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和深度性的特征。例如,2020 年创作的《相对论》节目中,节目时长无确定规律,随后节目创作逐渐呈现中视频特征,内容开始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件事情展开,通过连线专业人士解读热点问题、深入现场等创作方式使节目更具专业性和深度性。“央视新闻”的中视频创作作为央视新闻频道的重要内容补充,相比较传统新闻频道节目,“央视新闻”的新媒体中视频内容创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深度性,针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度剖析,深入新闻一线进行报道,科普知识,这些基于中视频的主持传播将新闻内容进一步延伸,将专业的深度的信息有效传递给受众。

创新主持形式:打造有趣、亲切的感官体验。在探索创新主持传播途径的同时,主持形式要满足内容的创作需要。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可视化形象和主体,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播出效果和传播效果,以趣味化的表述和贴近性的形象进行节目创作,打造有趣、亲切的感官印象是提升主持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

2022 年7 月25 日,印尼总统佐科访华,作为我国重大外事活动,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此次访问。26 日《新闻联播》刚刚结束,康辉通过新媒体中视频栏目《大国外交最前线》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新闻工作间拨通了一个“跨洋电话”。在节目中,康辉连线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陆慷向人们解读了此次印尼总统访问的意义和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新闻节目,本次视频连线包含了连线前主持人的准备过程,主持人在介绍完背景信息后,通过“询问驻印尼大使陆慷是否做好了准备”这一花絮镜头,使整个连线过程更具有完整性,满足了受众对于主持人幕后工作的兴趣。康辉连线中全程面带笑容,亲切地称驻印尼大使为“陆慷兄”,并发出了今年G20 巴厘岛峰会见面的“邀约”,整个视频过程更像是“好友视频”。康辉轻快的语态、放松的体态营造出了轻松的氛围感,给人以有趣、亲切的感官体验,借助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感染力,在无形中提升了媒体的传播效果,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结语

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媒介变革中积极开发新媒体中视频内容,极大满足了当下受众在快节奏和时间碎片化的生活中对权威深度内容的需求,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基于中视频创作的主持传播是内容生产与主持传播的一次生动结合,是主持传播发展的一条全新发展路径,有趣、亲切成为中视频创作的主持传播风格。

新技术的加持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媒介变革进入到了加速期。在媒介变革的背景下,各级媒体加速媒体融合、开发新媒体领域,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做出了努力。中视频作为新媒体创作中一种短时高效的创作方式,在保证传播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了时长简短,面对“性价比”极高的中视频,主流媒体应利用自己的创作优势和影响力积极开发权威中视频内容,构建深度专业的内容体系,将新闻内容进一步延伸,将专业的深度信息有效传递给受众。

“央视新闻”作为我国权威的主流媒体品牌,紧跟时代潮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积极探索新模式,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央视新闻”的新媒体中视频创作,在保证创作水准和内容水准的前提下,丰富了主持传播形式,为深度内容的高质量传播奠定了基础,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深度受众创作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深度观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