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晶晶 余翼 姜慧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制造业面临着全面改造升级,社会需要更多新工科创新人才。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针对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和策略,以期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12-0004-03
一、引言
《中国制造2025》是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1] ,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该文件的指导方针关注创新驱动,强调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协同创新,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之本,注重健全育人机制,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才,而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需的创新人才,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在《中国制造2025》指导下,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自我革命创新,使得制造业新兴领域亟须大量创新型技能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完全满足新兴产业需求,这种供需的新变化进一步凸显了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新兴产业需求与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供需不平衡
自《中国制造2025》文件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全面推进制造强国目标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5万亿元,排名首位,其中,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产值约为17 480.1亿元[2]。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人员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比最高,为39.48%,其次是本科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占比分别为38.10%、11.80%,还有10.62%的人员来自企业内部转型、社会招聘[3]。专业人士预测智能制造行业目前处于人才紧缺阶段,预计2025年,市场需要约149万名高职人才,但从当前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统计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若要在2025年满足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每年需要增加25万人左右[4]。由此可见,在当前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社会所需的新工科人才得不到满足,创新人才更是稀缺。
(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欠缺
面对新形势,高职教育只有面向新工科岗位整合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才能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創新人才的需求。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权责定位不清晰,缺乏协同机制,校企合作不深入;企业没有及时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建议或教科研项目指导,也没有深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5]。校企之间缺乏互惠互利机制,行业、企业缺少承担主体责任的意愿,主动性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当前教学中未能全面体现企业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为学生提供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产业经济发展对智能制造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产学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社会所需的人才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的融合创新提出了新挑战。当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或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对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缺乏深入了解和判断,并且对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把握不足,不能对学生进行技术培养及技术创新培养[6]。同时,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深度和广度均不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存在师资队伍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缺乏、科研力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对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协同理论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契合分析
20世纪70年代,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物理学家H.哈肯(H. Haken)创立。协同理论将研究对象看作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开放的系统,各子系统在能力、物资、信息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协作,从而推动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进而形成新的结构或产生整体效应[7]。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协同即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同步与合作,从而达到各子系统之间有序化发展的行为过程,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以达到整体的最优目标,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使个体和整体都获利[6-7]。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包含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4个子系统。4个子系统为了共同的目标,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达到培养质量最优的目的。因此,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各子系统形成协同效应的自组织系统[8]。协同理论强调通过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促进整体的发展,以取得协同效应。可见,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具有明显的协同特征。协同理论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之间的契合度指导教师在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当前国内各部门之间边界清晰,教育资源分散,人才培养缺乏整合统筹、缺乏集成优化等问题时,可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在新工科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时,高职院校可引入协同理论,具体分析该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研究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将相对分散的教育资源集成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而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9]。
四、《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协同机制策略
2017年,国务院开始指导推进建立政府、行业(以协会组织为代表)、企业、学校多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多元教育机制。到2019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是发挥行业聚合与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形成各方协同推进工作机制[10]。
(一)组织保障机制
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协同机制建设,需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统筹、行业与企业参与办学的管理体制。首先,建立理事会制度,加强对政、校、行、企合作的规范管理。理事会作为协同育人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多方主体构成。设置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主要职责是制定章程,规定各方的地位、角色、权利和义务,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多赢管理体制。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下设专业战略规划发展工作处、产学合作促进工作处、师资团队建设工作处、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工作处(图1)。其次,组织结构可以分层管理,组织成员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3个层次[11]。其中,核心层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即优秀的高职院校,主要负责与政府、行业、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管理日常事务;紧密层为与优秀的高职院校有密切协作关系的行业、企业组织,以及长期与院校合作开展学徒制或订单班的企业等;松散层为偶尔参与协作的企业。组织结构成员应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充分利用层次的资源优势,发挥最大价值。
在顶层组织结构中,政府作为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其统筹、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协调校、行、企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宏观战略上引导支持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12]。通过组织行业、企业、学校专家制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政策,保障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主体能够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13]。
(二)校企互惠互利机制
校企合作的前提是高校和企业在各自需求、市场需求、政策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围绕新工科创新人才培
养,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意愿。这种合作意愿来自于校企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和共享的彼此互补的资源优势。校企双方在当地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市场提供经济效益、企业提供技术资源等环境下,建立互惠机制,推进校企合作,保障双方利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双方基于互惠互利机制共建资源,包括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创新教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平台、共同评价人才质量等。校企双方基于互惠互利机制共享资源,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等技术支持,提供资金建设实训场地等,与学校联合开发、转化科技成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合作企业优先获得优质毕业生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校企互惠互利机制运行如图2所示。
(三)校行互通交流机制
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规范和标准开发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联合国家、省行业协会与地方行业协会等优势力量为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助力。首先,依托产业学院打造产学融合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平台加强行业内相关企业与合作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同时,组建专家团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创新理念与更新教育信息。其次,通过产学融合创新实践平台,深入落实行业组织的行规指导、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标准、人才标准“双标准”的深度融合。最后,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产学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行业、企业发展信息,新工科创新人才供需信息,创新人才就业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和技术服务信息等,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实现良性协同发展[14]。校行互通交流机制运行如图3所示。
五、结束语
新工科建设助力新时代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都需要大批新工科创新人才[15]。高职院校只有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对政、校、行、企多方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各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学校协同育人的利益共同体。探索政、校、行、企协同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各方紧密合作、互惠共赢、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6]。
参考文献:
[1] 邓志革,黎修良,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汽车专业群建设方案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4.
[2] 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R/OL].(2020-08-26)[2022-12-12].http://www.gov.cn/xinwen/2020-08/26/content_5537486.htm.
[3] 《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总述[EB/OL].(2019-03-15)[2022-12-12].https://gjxb.yzpc.edu.cn/2020/0318/c2095a30312/page.htm.
[4] 智能制造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 [EB/OL].(2020-08-27)[2022-12-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165341540393291&wfr=spi-der&for=pc.
[5] 石瑞丽,赵连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J].教育与职业,2020(1):69.
[6] 贺晶晶.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5):10.
[7] 刘晶晶.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6):13.
[8] 许应楠,陈福明.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43.
[9] 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30.
[10] 费明明,彭国华,刘大锰,等.地学人才“四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2):24.
[11] 张耀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6.
[12] 金保华,王英.美国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及启示[J].現代教育管理,2016(11):110.
[13] 苏志贤,李雨.基于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数字产业学院建设途径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22):179.
[14]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
[15] 沈显庆,王蕴恒,寇晓静,等.产学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72(2):62.
[16] 高晓娟,牟莉.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75(4):37.
收稿日期:2023-01-10 修回日期:2023-02-17
作者简介:贺晶晶(1979—),女,湖北潜江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能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及高职工科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24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自筹课题“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校企协同智能制造专业育人模式研究”(XSP2023JYC114);2021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教育一般项目“聚焦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建设研究——以‘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ZJGB20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