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现状与思考

2023-11-29 08:22王少薇周剑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旅图书馆融合

王少薇,周剑峰,田 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文化和旅游系统明确提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从大众旅游的人民性出发,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2023 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指出要“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让‘诗’和‘远方’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融’得自然、‘合’得协调”[2],为文旅融合指明了方向。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图书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保存城市记忆、提供娱乐休闲等方面作出了亮眼成绩,将文化空间转变为兼具文化和旅游消费功能的全新场景,起到了文化普惠的良好效果。已有研究不乏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现状的述评,但仍存在数据周期短、样本量较少、典型性不够、揭示不充分、分析不全面、方法与内容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本文系统整理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阶段性进展,归纳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经验,对公共文化及旅游服务的融合现状进行思考,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及实践创新提供借鉴。

1 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的学位论文以及来源于CSSCI 和“北大核心”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在“篇关摘”字段以“图书馆”“旅游”“文旅”为检索词检索2022 年12 月31 日前发表的成果,最终筛选出237 篇论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软件及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因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一次性仅能处理200 条数据,因此笔者手动处理了最新发表的200 篇研究成果,试图反映最新学术动态,并结合文献内容揭示图书馆文旅融合主题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2 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发展

2.1 时间分布

受国家政策影响,本主题自2019 年起发文量明显增加,在237 篇研究对象中有218 篇发表于2019—2022 年。虽然在2018 年以前“文旅”尚未成为“热词”,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图书馆旅游主题研究成果每年仅以个位数计,但伍永仁[3]、孙幼舵[4]于1985 年就曾对图书馆与旅游活动进行了思考,1994 年杨勤通过介绍上海市南区图书馆旅游文化博览部的工作内容,指出图书馆应满足旅游文化专业工作者、旅游实业工作者、社会各阶层实地考察、旅游爱好者的需求[5],这是图书馆文化旅游研究的初始。

2.2 主题分布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样本数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呈现(见图1),发现地方文献、研学旅行、阅读推广、服务创新、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发展路径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方向,资源建设、融合模式、数字化、乡村振兴、阅读空间、路径、红色文献、服务效能等显示了该领域主题研究内容细分的多样性。同时,各主题之间较为分散,因该领域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图1 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主题分布

从历史演化(见图2) 可知,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主题在2010 年前后以旅游产业、旅游服务的方式走进图书馆学界,2018 年,该领域研究成果呈增长态势,其中,智慧旅游、文化产业、研学服务、公共服务、创新服务、价值融合、发展模式、作用机制、文化走读等关键词贯穿至今。1994 年,图书馆旅游的主题从旅游商品、旅游功能、旅游信息、资源开发等角度出发,2010年,演化为旅游休闲、旅游项目、产品开发、新基建、服务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等主题。

由图2 可知,“旅游”一词在研究术语中反而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旅”“研学旅行”等主题词汇。“研学旅行”于2010 年之后被提出,在2019 年左右达到讨论高峰,经历了需求特征、研学体验等角度的研究,2021 年热度稍显冷却;地方文献也是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向之一,2000 年以前就已开始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区域文化,近两年更加入了数字人文、元宇宙等新热点;2018 年,对于阅读推广这一主题的研究从研学旅游、服务创新、品牌建设、红色文献、开放资源等角度掀起了热潮。此外,书香酒店、主题酒店、服务效能、城乡一体、图书馆+、阅读空间、总分馆制也是现有研究中倍受关注的主题。

图2 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历时演化

2.3 文献互引网络

根据最新200 篇成果间的共引文献(见表1),可发现现有研究的理论来源与基础。图3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 一文为例展示文献互引网络图,表现了多篇原始文献与其的强关联。通过文献互引关系,可以发现自2019 年起研究成果之间的极强主题关联,能够挖掘出里程碑式的经典成果。

2.4 核心作者与机构

从作者合作网络(见图4)中可以看出,本领域现有几位较突出的核心作者,分别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王世伟、南开大学的柯平、华东师范大学的金武刚、安徽大学的储节旺、湘潭大学的戴艳清、南京大学的朱庆华、武汉大学的冉从敬、江苏大学的卢章平等。近年来,还有查炜、康思本、张磊、周芸熠、郑红京等研究者在本领域产出了高质量成果。从研究机构来看,来自南京大学、湘潭大学、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研究者们较多。总体来说,我国学术界初步形成了本领域的研究队伍,但合作规模还不大,仍处在各自摸索阶段。

表1 文献共引

图3 文献互引网络

图4 作者合作网络

2.5 研究对象地域分布

对原始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后,本研究筛选了237 个研究对象中详细介绍过的130 个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案例。在绘制了坐标热力图(见图5)后笔者发现,在案例研究方面,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显著优势,如1994—1995 年,上海南市区图书馆的杨勤[5]、韩筱芳[6]就分别介绍了自己所在图书馆开展旅游文化特色服务的尝试。其他案例还有:浙江桐庐云夕图书馆、苏州书香酒店、宁波滕头村“滕·小院”、南京桦墅村嘤栖书院、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深圳市“悠·图书馆”、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海口云洞图书馆。总体来说,在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案例研究方面,长三角、珠三角、海南省、京津地区、湖南省在实践方面走在前列,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呈现出从城市到乡村“遍地开花”的特点,做了许多有益尝试。

图5 研究对象坐标热力图

3 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内容

3.1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内涵

3.1.1 图书馆文旅融合主题的沿革

总体来看,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主题经历了“图书馆与旅游”和“图书馆与文旅融合”两个阶段[7]。1985—2017 年,主要探讨图书馆旅游功能开发、旅游信息资源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地方特色资源库建设等内容;2018 年,文旅融合的概念正式进入学术界视野,研究内涵开始侧重于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价值意义、发展模式路径、实践探索等。

在旅游功能开发方面,王世伟于20 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图书馆应当发挥旅游功能,揭示了图书馆与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紧密关系[8],要处理好动与静、游览人数控制、软硬件的准备等问题[9]。21 世纪初,宋玉真等提出了旅游图书馆模式[10],建议采用创办文化企业、运行图书馆流动书车等方式来发挥图书馆在旅游文化中的优势。

在旅游信息资源及服务方面,黄坚等认为旅游信息具有系统性、独特性、市场导向性,可以分为直接旅游信息、间接旅游信息、特定旅游信息[11]。张晶等提出图书馆开发旅游信息服务的策略,认为要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传播旅游信息[12]。此后,随着科技发展,面向游客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定题服务、图书馆旅游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

在地方特色资源库建设方面,李小丽认为图书馆在文化旅游中大有可为,如挖掘地方文献建设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13],与旅游部门结合实现双赢。陈高潮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和地方文献的科学开发利用[14]。尹美菊、杨小凤进一步指出了旅游特色馆藏建设与旅游管理学科、旅游特色馆藏建设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认为旅游特色馆藏的收集范围还有待探索、地方旅游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定位需进一步明确、资源嵌入用户使用环境的方式还需拓展[15-16]。近两年,虚拟资源、数字技术在建设创新资源库和打造智慧旅游中发挥的作用开始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3.1.2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都是政府为满足人民需求而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公共财政支持,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这构成了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17]。但对于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概念,学术界暂无公认的表述。周茜认为,图书馆文旅融合是以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为纽带,以图书馆为主体,结合“诗与远方”的愿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为旅游者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文化服务或特定场景的相关服务[18]。凌艳博认为,图书馆文旅融合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助推力,依据图书馆所拥有的文化服务和馆藏资源,实现文化服务和旅游要素相互兼容、多维度、多方面的融合[19]。笔者认为周淑云等梳理的概念较为确切:图书馆文旅融合以图书馆为参与主体,以旅游为形式,以中华文化认同为驱动,凭借图书馆的文化旅游资源服务,以促进文旅增益为依归,向旅游者提供具有图书馆特色及文化内核的旅游产品、服务或场景,是文化内容分析、选择、流通及再生产,与文化意义构建及解构过程的有机统一[20]。

3.2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价值和可行性

3.2.1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价值

文旅融合一方面是要将文化融入旅游,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要将旅游融入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史丽芳等认为,图书馆可以构成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或文化旅游的环境要素,要充分利用客源集中地图书馆的信息传播功能为文化旅游服务[21]。金武刚在解读《“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时提出,打造主客共享的创新服务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要内容,这是对“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中央要求的深入贯彻[22],积极拓展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新功能,以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丰富图书馆服务,更是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23]。

3.2.2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可行性

1991 年,孙尚清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行、住、食、游、购、娱”旅游六要素[24]。王世伟指出图书馆管理与旅游企业管理有许多共同点,并从观念、方式、项目、手段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如何优化图书馆管理进行探讨[25]。徐莉指出图书馆与游、购、娱的关系密切,认为图书馆可以作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成为文化景观[26]。随着观念与技术的发展,旅游六要素与公共文化发展的联合日益紧密,研究者们引入价值链模型理论详细阐释了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已开展的文旅融合实践活动与旅游六要素间的对应关系[27]。张维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人们对图书馆旅游的需求,分析了偏爱图书馆旅游的居民在旅游项目喜好、购买行为、信息来源渠道、出游方式等方面的特征[28]。黄安妮等分析了图书馆与文旅融合的机构耦合可行性,认为这两者既是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的耦合,又是时代的耦合,也是人文休闲旅游的兴起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并据此提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29]。

3.3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基本逻辑

对图书馆来说,“文”是文旅融合的基础和灵魂,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旅融合的本源,“旅”是文旅融合的载体和平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重点,“融”是文旅融合的关键和重点,要让文化元素深入赋能旅游发展[30]。图书馆既可依托馆藏资源为旅游产业提供文化助力,还可开发旅游功能,在旅游市场中体现图书馆价值。韩晔等认为,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壮美且有设计感的建筑可以从外观上吸引游客注意,独特的地方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31]。邵明华等提出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基本逻辑是通过聚集融合要素、构建融合场景、培育融合业态,形成“强化融合观念、提升融合效率、优化融合环境、拓展融合市场、延伸融合服务”的发展系统[32]。王星星认为,图书馆文旅融合要遵从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本逻辑、以服务为中心的治理逻辑、以产业为中心的资本逻辑、以效能为中心的评价逻辑,从而实现政府指引机制、法人治理机制、区域联动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33]。

3.4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借鉴

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理论为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段圣奎等通过体验经济理论,从知识教育、消遣娱乐、逃逸放松、审美猎奇四个维度解析了图书馆旅游的体验化内涵,探讨图书馆旅游开发的路径[34]。李阳使用吸引力要素的理论,认为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关键要素是环境吸引力、人文吸引力、社会吸引力和服务吸引力[35]。李悦昌等指出,增强地方性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服务的重要靶向,地方政府、旅游者、地方居民、旅游从业者等每个旅游利益相关者都应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旅游服务对象[36]。金武刚等运用“场所”的概念,指出公共图书馆“场所”服务颇受欢迎,社会评价极为正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认知的特征所在[37]。于帆等使用角色理论,点明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十个角色,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明确在文旅活动中的角色,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功能定位,重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加强文旅融合服务宣传与推广[38]。

3.5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切入点

图书馆文旅融合可以分为“馆内深耕”与“馆外联通”两大维度。“馆内深耕”可以是信息服务、空间沉浸,“馆外联通”可以是嵌入其他空间的嵌入型融合、实体设计或产品营销的文创型融合、作为中介方主办方承接方的研学型融合[39]。康思本将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划分为人文景观模式、资源供给模式、信息服务模式、阅读推广模式、产品供给模式[40],查炜提出文化地标模式、景区分馆模式、民宿书房模式、研学旅行模式、会展旅游模式、文创开发模式[41]。虽然称呼有所不同,但内涵大同小异,以下将介绍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具体切入点。

3.5.1 地方文献与红色文献等特色馆藏资源建设

(1)地方文献。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挖掘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打造培育特色文旅产业[42]。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图书馆的地方古籍资源整理研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多有裨益,研究者们提出要整理汲取古籍资源中的地方文化特色,开发相关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同时注重多元化开发,制作各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利用地方文化名人效应打造旅游品牌[43]。江苏省连云港市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认为要完善地方文献资源馆藏体系,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对地方文献服务的宣传推广[44]。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市对地方文献进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共用整合、数字资源建设、新型智库开发,值得借鉴[45]。

(2)红色文献等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特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以自身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提升社会影响力的着力点。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大众哲学》特藏文旅融合建设通过多元化社会协作,共促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图书馆文旅品牌[46]。但红色文献的价值尚未完全发挥,图书馆应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以红色文献资源为基础,以红色主题空间为载体,以红色精品服务为核心,抓好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馆藏建设,打造图书馆红色旅游阵地,发挥图书馆作为文旅地标的区位优势,构建图书馆红色旅游品牌[47-48]。

3.5.2 主题图书馆

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到高品质的文化追求,从普遍均等服务的总分馆到专门服务,主题图书馆以“馆中馆”“馆外馆”、自主设立与社会力量设立等形式,不断促进图书馆功能价值实现转型。研究者们在分析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主题服务模式有待改善之处:机构之间合作不足,缺乏大局意识与整体思维,图书馆作用发挥不足,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动力不足等。从而提出了理念创新,推广阅读文化;完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加强资源、管理、服务和技术等规范体系建设;稳定资金投入保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加强深入合作,形成文旅融合命运共同体新格局;打造品牌IP,发挥地域文化新优势等建议[49-50]。

3.5.3 总分馆

总分馆服务极大支撑了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各类形式,如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等设施进驻旅游领域、农家书屋等分馆进入乡村旅游等。深圳盐田区图书馆依托《盐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垂直一体化“智慧+”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通过“智慧+总分馆”“智慧+人性化”“智慧+联盟”等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总馆—街道分馆/智慧书房—社区服务点/流动站”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服务效益快速增长和品质化提升[51]。但同时仍存在参与文旅融合的认知模糊、组织结构不健全、参与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要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文旅融合宣传渠道等方面进行总分馆服务创新[52]。

3.5.4 融合模式

(1)研学旅行。学术界普遍认为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服务具有市场广阔的外部机遇,也有许多内在优势。图书馆具备开展研学旅游服务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其教育性、公益性可消解商业利益对研学旅游的“绑架”[53]。但所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创新发展意识有待增强、立体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课程开发研究基础薄弱[54]。研究者们通过对国内研学旅行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整合馆藏资源,丰富地方文化体验内容;发挥信息优势,提供全面研学旅行信息服务;以分众服务满足“新读者”的新需求;以项目形式推进研学服务;汇聚社会资源、连接周边服务,延伸研学旅行服务活动范围;营造轻松氛围,提高研学旅行体验;强化安保意识,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反应体系,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项目规划等[55-56]。

(2)图书馆+ 酒店民宿。张丽认为,图书馆主题酒店可以满足游客精神需求,是个性化发展的尝试,起到了组织社会阅读的功能,推动了公益图书馆项目建设[57]。康思本从运行模式、阅读模式、社会合作、公益项目和特色服务等方面列举了竹居流动图书馆与书香酒店的异同,认为信用服务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工具,分众阅读推广能够精准满足需求,并提出了在整体功能设计上植入图书馆元素、用共享经济思维丰富藏书量、设置个性化还书方式、有效开展阅读指导等建议[58]。有学者指出,目前民宿图书馆流通点还存在数量快速增长与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对外开放时间难以保证、图书资源形式较为单一、流通点服务水平有限、管理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足、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有限等问题,并认为可以从建设规范制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数字化赋能、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进行提升[59-60]。

(3)图书馆+景区(公园)。从投建模式看,景区图书馆可以分为“图书馆+免费公园”“图书馆+景区企业”“地方政府部门+ 图书馆+专业机构”等形式[61],表现为输入馆藏资源及阅读设备、植入城市书房、嵌入馆舍建筑、引入馆办活动体验教育[62]。有学者致力于此课题的研究,认为图书馆+ 景区(公园) 模式还存在主体协调不畅、图书管理系统不完善、馆办活动策划趋同、服务品质不高、专业复合人才短缺的隐患[63],未来发展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应对科技赋能新趋势,把握区域集群新趋势,迎接业态融合新趋势,以人文环境为核心打造生态链、以守正出新为宗旨拓展业务链、以提质增效为动力优化服务链、以开放合作为手段延伸产业链、以共处共融为目标实现价值链[64]。

3.5.5 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的社会参与度高、媒体宣传渗透性强,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文旅融合的进程[65]。赖璨等观察到目前我国图书馆文创品牌的建设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知名度低等瓶颈,进而提出鼓励跨界,吸纳社会力量加强产业融合,以学术支持提升产品创意层次,打造特色文创品牌,加强文创品牌营销,发挥图书馆传统声誉优势等建议[66]。

3.5.6 “最后一公里”

2022 年,“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流动图书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力求打通公共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潘颖等研究了图书馆精准文化扶贫的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着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有限、文化保护机制缺位、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低等困境[67]。王欢提出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包括完善精准文化扶贫体制机制、加强管理建设、推动技术革新、营造长效阅读、丰富精准文化扶贫活动形式、实施双向联动、激发内生动力等[68]。郑红京从城乡一体化旅游服务构建的角度提出要通过知识共享、合作创新等方式突出特色农业文化,塑造区域整体品牌[69],并认为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社会变革进程,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创建链接数字信息和用户层次需求的保障性资源储备及多维服务模式[70]。类似的还有南京桦墅村嘤栖书院、安徽黟县碧山书局、浙江桐庐的云夕图书馆、宁波滕头村“滕·小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图书馆、海南省公共图书馆共享图书岛2.0 等案例。陶俊等通过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的案例探讨了以总分馆体系文旅融合改革带动村镇公共文化事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71]。

3.5.7 国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世界各地案例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优势,并结合国内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发挥资源整合的专业优势,打造馆藏资源特色,完善内容管理;打造独具韵味的空间环境,设计兼具特色的导览标识;组建适应需求的复合型专业队伍,确保顶层设计可持续发展;崇尚当地日常的社区服务,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融合;运用科技创新的技术手段,重视广泛多元的宣传推广等[72-74]。

3.5.8 用户评价

学术界现有针对图书馆文旅融合效果的评价主要来自读者和游客在大众点评、携程网、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反馈,研究者们使用扎根理论、游客感知价值理论、文本挖掘技术、主题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文旅项目的公共形象感知、旅游吸引力和图书馆形象[75-77]。但总体来看,研究对象大多是省级或副省级图书馆,对具体文旅融合项目的评价较少,普适性的评价体系也尚待建立。

3.6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经验分享

随着文旅融合的加深,各地区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深圳罗湖区“悠·图书馆”、上海代表性的文化场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福州市图书馆等案例展示了图书馆在品牌构建、协同发展、创新实践、内涵拓展、特色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效,为同行们提供了充分借鉴。

3.7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述评性研究

2020 年起,本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梳理了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研究,总结实践成果模式,剖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理念契合、机构整合、资源统合、服务切合和产业聚合进行思考,提出了完善理论体系、提供多维度服务、推进品牌创建、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性等对策[78-79]。有学者通过词频统计、主题识别、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进行整理,指出现有研究中与国家政策经济战略结合不足、跨界协作力度不够、视角下沉不深、细节剖析欠缺等有待填补之处[80]。

3.8 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策略

开展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通过汇总现有成果的结论和对策,可发现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

(1)深化融合理念。图书馆应明确文化和旅游的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造互惠互利的文旅融合环境。在融合中挖掘图书馆的象征意义,营造图书馆意义场域,促进游客文化身份认同,助推游客感知文化情境。

(2)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联动式、共享型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多领域、多行业产业跨界融合,以及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社会资源的融合,促使社会力量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3)完善空间设施。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公共交通,美化休闲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创设,构建图书馆“第三空间”休闲系统,改善用户体验。

(4)强化人员与技术支撑。以读者与游客的融合、馆员与导游的融合为前提,以线上和线下技术融合为支撑,建立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新图书馆文旅融合场景。

(5)开展特色服务。创新系列化、专题化特色项目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品牌效应与社会合作机制。利用信用服务的模式助力图书馆服务,突破地域制约,开展全域服务。强化营销思维,建立品牌效应,增强用户的互动体验。

4 对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思考

4.1 民族民俗文化与乡村文化特色挖掘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试点,逐步打造一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旅游功能强的示范区域,助力乡村振兴[81]。在现有研究中也可以看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项目,针对公共文化机构在民族文化挖掘、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文旅融合作用的研究数量确实有限,存在着忽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游客需求的配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们可以此为切入点。

4.2 信息技术在融合中的应用

研究者们在提出策略时几乎都谈到了技术应用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重要性,认为应善加利用先进技术开发智慧图书馆、智慧景区以改善用户的旅游体验。而现有研究中专门介绍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应用的案例较少,仅有少数学者从5G、移动视觉搜索、VR/AR、知识图谱等技术出发进行了探讨。随着技术愈加成熟,图书馆文旅融合项目将进行更加全面的智慧管理,游客将感受到更智慧的服务体验和深度文旅互动,相关研究及成果必将更加丰富。

4.3 评价反馈与激励模式的塑造

虽已有部分针对读者评价进行的研究,但大多从读者留言展开,手段较为单一,仍处于较浅表的层次,尚未建立能够评估项目效益的立体评价体系,激发用户文旅动机的研究也较少。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补充对文旅融合项目生长周期的观察,从分众阅读推广的思路出发,从项目兴起、火爆、热度稳定等生长周期中收集读者反馈,给图书馆文旅融合项目的研究带来新的活力。

4.4 管理方式及制度的提炼

文旅融合不仅是业务内容的融合,也是制度的融合。本研究发现,已有研究所提及的图书馆大部分是公共图书馆,而这并不表示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与文化旅游的完全脱节。在实践中不乏高校图书馆对周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帮助[82],也不乏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相互交叉,以及社会力量的协作。有学者注意到了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存在发展规模不平衡、管理归口不易、经费保障不稳定等问题[83],而这只是融合管理中的缩影。在后续研究中,总结管理协调的经验,提出可持续化、常态化发展的管理思路,探讨如何保障社会力量的稳定供给等均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5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现状的梳理,大致勾画图书馆行业在文旅融合道路上的摸索过程。从图书馆旅游功能的开发,到意义与可行性的讨论以及旅游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与服务的开展,再到政策号召下文旅融合的落地实践,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始终致力于满足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现阶段,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探索出了与景区、酒店、咖啡店等旅游休闲场所的有机融合模式,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将继续扎根实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从乡村特色化、城乡一体化、文旅品牌化等方面不断加速文旅融合产业研究进度,壮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量。

猜你喜欢
文旅图书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文旅照明的兴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