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现状调研及对策建议

2023-11-29 14:06
教育评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山区毕业生

朱 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1],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都要靠人才推动,如果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很有可能是一句空话。

就浙江而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山区26县。一段时期以来,浙江省域内26个县(市)受区位条件、历史布局、功能定位等因素影响,优质企业较少、工业家底较薄,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县(市)被统称为山区26县。2021年,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山区26县作为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步慢、增速缓,是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需着重关注的区域。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突破点都在26县。

26县均出台了一系列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本文研究分析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状况及存在的根源问题,提出系统性对策建议,对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建功立业,助推区域跨越式发展,助力推进浙江“两个先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现状调研

课题组通过全样本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对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设置了针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人社部门的问卷,抽样调查了省内30所高校的毕业生和山区26县的用人单位及人社部门,共发放并收回有效的毕业生问卷2220份、用人单位问卷132份、人社部门问卷26份。实地走访了丽水市、松阳县、遂昌县、开化县等人社部门,与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毕业生代表开展了座谈交流。

调查结果表明,受经济、疫情等综合因素以及近三年浙江省出台的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的政策影响,大学生选择到山区26县就业的比例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均、稳定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总量不足

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来看,2019-2021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共约104万人,省内主要流向了杭宁温三个较为富裕的地级城市(占比50%左右)和其他地级城市,到县级城市、乡镇、农村就业人数为198705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19.1%,其中到山区26县就业总人数为49452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3%,总量明显不足。具体而言,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人数占当年就业总人数比重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5%左右,略有提升。

从毕业生学历层次分析,各层次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分布不均衡。近三年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主要为本科、专科学历学生,学历越高占比越低。其中,专科(高职)毕业生占比最高,占山区26县就业人数的56%-59%,本科毕业生其次,占山区26县就业人数的37%-41%,研究生毕业生最少,仅占山区26县就业人数的1%-2%。问卷和座谈调查结果显示,山区26县用人单位最希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这与目前的就业现状差异较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的主攻方向是本科以上的毕业生。

(二)高校毕业生在乡村基层就业的结构不均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有10063人,占山区26县就业人数的20.34%。对比高校毕业生到省内其他县(市)就业情况,到省内其他县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为21564人,占省内其他县市就业人数的14.8%,去山区26县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偏向去机关、事业单位。按学历层次分析,本科毕业生占山区26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总毕业生人数的60.2%,研究生毕业生占38.4%,专科(高职)毕业生最少,为1.4%。从就业人数比例变化看,研究生和专科(高职)生到山区26县就业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而本科生占比逐年下降,这与升学、考公考编主力军是本科生有一定的关系,也反映了山区26县引才的政策和当地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行业流向分析,山区26县和省内其他县市吸纳毕业生前三位的行业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教育。但是,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差异明显,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主要行业流向为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在山区26县就业的毕业生流向这几个行业的比例更高。

种种迹象表明,高校毕业生求稳心态加剧,返乡就业首选公务员、事业编制,其次进国企,本科以上毕业生犹为如此。据某26县人社部门反馈,每年体制内招考录用人数中,省内高校毕业生约占三分之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三)高校毕业生在乡村基层就业的稳定性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山区26县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质量总体满意,认为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好,抗压能力强,但稳定性略低,流失率较高。从离职时间来看,在半年内离职的占离职人数的55.16%,半年以上到一年以内的占28.33%,一年以上两年以内的占13.13%,2年以上的占3.38%。简言之,就业年限越长,离职率越低。

分析离职的主要群体,非山区26县生源地的毕业生离职率较高,占83.6%,而山区26县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相对稳定。根据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统计,到山区26县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94.5%来自省内生源,且主要为生源地毕业生,占63%,另有16.8%的毕业生离生源地不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返乡就业是毕业生选择山区26县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在毕业生问卷“选择山区26县就业的因素”排在前2位的分别是“回生源所在地就业”(63.20%)、“家人的想法和要求”(25.86%)。此外,选择到山区26县就业的毕业生中,在大学入学前,生源地主要来自乡镇(52.61%)和县市(35.90%)。问卷分析结果显示,67.52%的生源地毕业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会继续留在山区26县。

由此可见,省内外其他县市生源的毕业生对到山区26县就业意愿不高,且就业稳定性不高,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的主力军还要从自身内部挖掘。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因素分析

从社会就业观念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基层产业现状、乡村基层生活保障四个方面分析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意识不强

就业大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省会城市或地级市,对到县级城市或乡村基层就业意愿不高,因此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总量不足。

一是社会认知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被认为是社会上层阶级的代表,这种观念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城市优于乡村”的偏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许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去一线城市打拼,而乡村基层工作往往被认为是低收入、低保障、低社会地位的工作。有的高校毕业生不选择乡村基层就业是来自于家庭或亲戚的压力。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仍认为在农村基层工作不光彩,不能光宗耀祖,或认为大学生与农村是不搭调[2],这些认知都会影响高校毕业生对乡村基层工作的选择和态度。

二是个人价值观因素。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选择在乡村基层就业主要是缺乏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有关认知。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当前的教育体系普遍重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但缺少对农村发展现状、需求以及基层工作内容与挑战等方面的系统性介绍,忽略了知识应用和劳动实践,弱化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意识的教育培养。因此,毕业生对乡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对乡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思想意识不够坚定,没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基层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毕业生总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但企业单位依然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乡村基层企业招“才”难问题更加突出。大学生认为返乡就业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而用人单位也表示很难招到所需专业的人才。究其原因,这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不高有关。

一是专业设置契合度不够。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乡村基层产业需求不匹配。高校专业设置往往由学校自主决定,而学校对乡村基层产业需求了解不深,导致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许多乡村基层需要发展新型产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高校专业设置通常更加偏向于城市或者传统行业。

二是人才培养契合度不够。高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企业现实要求不匹配。许多高校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在培养人才方面缺乏实践性、应用性。高校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环境契合度不高,企业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而毕业生往往缺乏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又不愿意从一线开始,与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三)乡村基层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不足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乡村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行业为主,导致企业难以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职位给大学毕业生,缺乏就业吸引力。根据山区26县人社部门反馈,山区26县的规上企业不多,吸纳毕业生以小微企业为主,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和高技术人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主要是农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等传统行业,企业规模较小,内部管理相对不完善,一些企业无法为员工提供系统性职场培训及升迁通道,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对想快速锻炼、提升能力的大学生来吸引力不足。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离职者当中,因职业发展不明朗的占62.1%,专业不对口的占48.21%,分别列离职原因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二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政府关于提高基层人员生活待遇、能力培训、帮扶引领、服务期满再就业保障规定等相关政策还没有深入人心。山区26县某企业表示,山区26县之间人才竞争激烈,培养好的技能人才很容易被其他县(市)同行业企业高薪挖走。此外,政府的引才政策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与落实。调查结果显示,了解并享受人才政策的毕业生仅占25.9%,完全不了解政策的占28.45%。根据问卷调查及座谈会反馈,部分县没有出台具体的细则,缺乏对政策再完善、再细化的意识,对宏观政策的激潜挖能做得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效能未完全发挥。

三是薪资待遇不匹配。相较于城市企事业单位,乡村基层产业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提供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收入,这对有一定经济压力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72.6%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低于6000元,其中低于4000元的占30%,与在城市就业毕业生的月平均工资存在不小差距。有31.59%的毕业生表示收入仅够自己的日常开销,13.34%的毕业生甚至有点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县级城市房价不断攀升,毕业生安家成本越来越高,使山区26县在引才留才竞争中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离职者当中,由于薪酬福利低离职的占62.29%,列第一位。

(四)乡村基层生活环境难以支撑高校毕业生长期坚守

一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因产业性质需求,乡村基层产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缺乏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很多乡村基层产业需要从事农、林、牧、渔等,在户外工作时间长且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还面临着劳动强度高和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这对一些注重生活品质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二是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多种原因,许多乡村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普遍较差或者缺失,无法享受到城市的繁华和多元文化,而城市拥有诸如交通便利、高级公寓、娱乐设施、饮食消费、交友场所等,这让一些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长期坚守在乡村基层。

三是社会文化相对较差。乡村基层生活环境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异,这会让一些高校毕业生感到无法适应乡村基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经验不同,增加了毕业生与当地群众沟通难度。在小镇或农村社交圈子相对封闭且稀少,甚至男女生谈恋爱、成家立业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这些问题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不适应,因此他们不愿意长期坚守在乡村基层。

三、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新形势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高校毕业生抛出的新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指出:“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4]

从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反馈看,排在前三位的人才需求分别是生产经营管理人才(50.76%),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37.88%),农产品市场营销/电商人才(30.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指出了新需求、新岗位、新机会,这需要高校毕业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厚实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回信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5]

从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反馈看,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议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增强操作技能”(65.1%),“注重校企(地)合作,强化联合(定向)培养”(51.5%),“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认知”(44.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高等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二是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三是支持村干部、退役军人等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四是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五是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地方政府提出的新诉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他们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设施、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和创业环境、更多的职场培训和发展机会、更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等。

从在校生问卷调查反馈看,大学生对乡村基层提出的诉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针对到农业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制定出台专门的住房/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支持政策”(71.75%),“建设专门的承接大学毕业生到乡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平台”(64.24%),“制定出台针对出到乡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的绩效评价考核标准和职称职务晋升机制”(57.14%)。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指出,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对策建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大学生积极面向乡村基层就业创业、立志“强农兴农”的使命传承与价值实现是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学生中“城市情结”和“跳离基层”等思想始终困扰和阻碍着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政府、高校和社会需要做好人才智力支持和政策衔接,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一)注重价值引领,培养知农爱农意识

高校应正确应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转变的挑战。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高校要承担就业育人的职责,从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入手,唤起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要强化知农爱农意识教育。高校要将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强化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依托校内外实践载体,将专业教育、劳动实践与精神培育相结合,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活动中去,重点聚焦农村基层开展实习、实践、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切实了解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乡村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从农新人。

二要强化中长期职业规划教育。高校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客观理性地分析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性格特征,帮助学生尽早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初期目标,引导他们了解基层岗位、了解基层工作环境,并提供相关的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识别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行业,引导毕业生建立贴近实际的择业预期,做好职业准备;要从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联动校内外资源,邀请各行各业优秀的毕业生校友回母校宣讲,发挥朋辈指引和榜样的力量,增强他们到乡村基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要强化分类就业指导教育。高校要把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健全“就业育人”工作体系,构建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分类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更多与乡村基层工作相关的能力培训或实践活动,如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农村社会组织等培训,帮助学生增强乡村基层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乡村基层就业工作机会,推动他们走向乡村基层。

(二)深化校地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增加定向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人才和活力。

一要健全合作机制。高校应该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更为深入的合作关系,建立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共同研究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招才引智等问题。地方政府、企业等要共同推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建立实习、就业等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高校要更加关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的问题和需求,通过科研合作、社会服务、人才输送等方式,重点聚焦农村开展各类服务,加快乡村基层产业结构改造,如通过科技特派员师生团将技术和服务送到乡村振兴一线,切实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锻炼服务三农本领。

二要增加定向招生。结合乡村基层人才需求,解决乡村基层招才困难问题,从招生源头入手,在提高入学生源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政策优势,针对不同层次的高中生源,设置更多专业类别的乡村基层定向委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等招生计划,强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全链条管理,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更好为乡村基层培养持续稳定而优质的专业队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要拓宽就业渠道。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人社部门的交流合作,健全完善人才招聘输送合作机制,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招才引智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同时,广泛汇聚政府、人才机构力量,在资源共享、供需匹配、就业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大学生就业服务,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三)细化人才培养,增强服务基层能力

提高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和实效性,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际合作,共享教学、科研和就业资源,建立动态专业调整与退出机制,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基层能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一要精准分析“建好库”。建立乡村基层人才动态需求库,实现产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精准对接。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充分了解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基层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具体需求等方面的新变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建立就业与招生的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更多农、林、牧、渔等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和新兴交叉课程,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储备专业核心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出更多适应乡村基层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要校际合作“齐分享”。高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联系、共享资源,建立各类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如通过专业教师、校友等渠道,分享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和就业信息,合作开展对乡村基层的科技支撑、社会服务和人才协作,让学生获得更多资源渠道,更好地了解乡村基层就业的机会和挑战。此外,要共同开展乡村基层就业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招聘平台,发挥乡村基层专场招聘会的品牌效应,推动岗位信息充分利用、充分共享,实现互补,实现就业精准对接,为乡村基层引智助力。

三要综合评价“督成效”。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实现毕业生能力与乡村基层用人单位需求精准对接。高校要深入分析各专业就业质量、满意度等情况,强化系统思维,建立分层分类的就业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乡村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完善学科专业的预警、招生计划调控、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持续快速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构建起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工作格局。同时,建立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跟踪联络机制,关注毕业生基层成长发展,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关心关怀。

(四)强化政策保障,提升乡村基层吸引力

薪资福利待遇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个人发展空间受限等是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时担心的主要问题。需要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强化政策的落地实效,也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宣传质效,形成良好的基层工作氛围,提升乡村基层吸引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

一要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各地政府要以务实举措,引导毕业生前往乡村基层工作的政策目标,围绕乡村基层工作毕业生对待遇保障、未来婚恋、成长进步信心不足问题,搭乘《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山区26县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东风,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如税收优惠、住房补贴、职业培训等;要加大对乡村基层工作的投入,加快乡村基层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基层工作的待遇和福利,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乡村基层工作的吸引力,让毕业生安心在基层工作。企业是引才的主渠道,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区域实际发展情况的企业支持政策,扩大就业容量,为引导更多毕业生去企业就业。

二要注重就业政策的宣传质效。要扩大乡村基层引才政策的宣传范围,丰富引才政策的宣传方式,精心组织招才引智项目活动,提升人才服务效率与质量,重点要将引才政策落实落细,使毕业生真正对政府就业政策入脑入心,真正做到用政策提高个人就业的成功率。同时,要提升乡村基层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让基层工作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三要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功能,从社会整体层面打造良好的乡村基层就业氛围,更加注重促进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营造。如,通过评选优秀基层工作者、宣传基层工作的先进事迹等发挥典型先进的正面效应,通过推广就业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克服好高骛远、贪图安逸的负面思想,用苦干实干去展现自己的能力,形成推动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山区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山区修梯田》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山区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