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医文交叉课程教学中的人文修养探微
——以西藏民族大学医文交叉课程改革为例

2023-11-27 07:55刘丽军张卫花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典西藏人文

邵 莉,蔡 鹏,刘丽军,张卫花,栗 果

(西藏民族大学 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的医学教育聚焦西藏发展需要,毕业生中85%的学生进藏工作,在西藏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学校医学人文教育紧贴新医科“医文结合”新要求,在《四部医典》等传统藏医经典中发掘祖国医学人文遗产精华,不断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医学人文学教学途径是紧密关联的。《四部医典》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当今医学分野,是一部凝聚了千年藏医理论与医学人文思想的藏医临床实用百科全书[1]。本文用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方法探讨并评价新医科背景下西藏民族大学医文交叉课程教学中的人文修养培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就。

一、研究设计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反思、不断改进的一种教学行为[2]。课程章节涵盖多个人文学科体系。观察近年学情,医科教师对人文课程的“跨文化”及“学科交叉”特色难以做到充分挖掘。此外,医学人文类课程常常不被学生重视,难以发挥课程设定的初衷。“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人文“临床思维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具有鲜明“医文交叉”特点。本研究以护理学“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为例,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依托祖国的医学宝藏《四部医典》,设计适应“新医科”与西藏民族大学特点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并评价该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探讨西藏民族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

在“新医科”教育大背景下,医学教育必须结合新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的要素包括问题确立、计划、资料收集与分析、行动、观察反思以及评价。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中的相互合作法(mutual-collaborative approach)进行教学探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推理、理解、判断和实践的能力,非常适合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选择西藏民族大学作为研究场所,在取得实践者知情同意后,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既往和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3][4],探索教学问题的解决手段,将现代医学模式与《四部医典》中经典的人文思想相结合,构建“新医科”背景下具有民族院校特点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观察反思与评价不断改善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的参与者包括研究者与实践者。本研究由护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及民族研究学专家各1名组成研究者团队。由西藏民族大学护理学专业2019、2020、2021级163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即“实践者”。研究持续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按照行动研究的理论框架分为了不同的研究阶段。

通过“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问卷《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满意度调查表》,于2021年7月对2019、2020级护理学专业学习过本课程的109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法设置分值,每题最低1分,最高5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通过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确立学生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体验现状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医文交叉”学科课程目前主要存在课程理论与民族院校实际情况部分脱节,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在问题确立的基础上,研究者团队根据西藏地区的医疗卫生需求以及西藏民族大学学生的特点,从藏医学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中汲取营养,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着力打造课程的跨文化和学科交叉特色。

二、研究步骤

首先是注重实践者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医学若想避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分离,医学专业学生就需要接受扎实而灵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大特点。间接性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或借助一定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比如医护人员面对病人时的诊断过程,就是思维借助行医者已有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知识通过间接思维而做出诊治。而概括性是指人们对某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例如护士通过对同种疾病多个病人的护理,总结出最佳治疗措施的思维过程。《四部医典》作为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藏医经典著作,开篇即明:“先论纲要性之《概论续》,其根有三生出九株树,发出枝丫计有四十七,发出叶片二百二十四,成熟花及果实共为五,此乃《概论续》之概括语。”现代医学主要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分类,而接受现代医学教育的学生对于医学课程设置方式的思维基础往往没有全局认识,仅是按部就班地接受所有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传统的内、外、妇、儿科学重要。有升学计划的学生,还会加上考研涉及的生理学、病理学、英语科目,除此之外的科目“只要当时能通过期末考核就可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忽视医学本身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以及那些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个体。《四部医典》的开篇,就使学习者意识到患者以及患者和医者所面对的绝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疾病,而是与疾病相关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生理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具有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这种知识的布局特点,既体现了《四部医典》的人本主义观点,也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对于医学既有“概括性”的认识,也明确了每一门具体的医学学科对于成为一名过硬的临床专家其“间接性”的作用。研究者团队受到《四部医典》的启发,在学生接触本门课之初,就给学生列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各门科目,通过令其自查每门课的医学史,以了解各课程的设置意图以及医学地位,从事实上构建起学生对于医学专业的整体观,为其今后在专业上取得长足而深入的发展打下人文基础。

文化学修养方面,重点挖掘藏医药文化特色,尝试探讨《四部医典》等藏医学名著在藏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大创见[5],包括在高原病防治和疫情防控方面的独特效果。以“疫感”为例,《四部医典》中记载“其外因是不洁饮食、起居与一般饮食相混杂,飞尘和污秽不洁之物冲击鼻孔中之纯水脉和纯血脉后遂发感冒……”而患病后,病人会“头和关节、鱼际疼痛,肩背部不舒,腰股疼痛如被捶打,口苦纳差,恶寒,初夜发烧,睡多迷梦……”这些传播途径和症状的描述,贴合了2022年西藏疫情期间很多同学的亲身经历,使他们切身感受到我国传统藏医药文化的科学性。藏医对疫病除了有着深刻的理论论述,还有着丰富的防治经验。藏医有很多防治疫病的传统特效药,以其确切的功效广泛应用于预防瘟病。2022年2月,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提出在藏族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人群疫情干预措施,给群众免费发放仁青常觉、仁青芒觉等藏药进行预防。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教职工捐款三万余元,购买九味防瘟丸3 000余粒(包),在日喀则疫情肆虐的时候,发放到防疫一线干部职工和疫情严重的农牧民家庭,从防疫效力和信心上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教职工的行为彰显了“医者仁心”医学教育信仰。这些措施是很多学生亲眼见证、亲身经历的传统藏医文化和传统藏医中人文关怀的践行案例。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从书本上的理念延伸为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也通过引导明确了自身人文关怀的职责,意识到具备人文关怀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实施人文关怀。

社会学修养方面,主要通过概念分析和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西藏地区医疗状况和民族共同体的牢固。讲解社会学概念以美国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为例,该学派认为“人类社会的结构,如同人体中各器官互相起作用藉以维持正常功能一样,以维持整个社会体系”。而有趣的是,《四部医典》中也有对照的反向比喻。在第二部《论述续》中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明确的“社会分工”:人类的“头颅像屋顶之小阁楼,五官像开凿之窗户,头发像扣于屋顶之阴阳瓦,心脏像坐于宝座之国王,肝脾二脏像国王之大小王妃……”这些形象的结构功能比喻,比起帕森斯的理论早了将近千年,体现了古人在探寻医学真理时的创造性思维,也是祖国传统医学“天人合一”与现代医学整体性思维的具体体现。社会流动概念的讲解向实践者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优良传统。早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就有大批各族各界人士到其他省市参观考察。改革开放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6]。 将每年国庆节、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月”等节庆节点的活动所释放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暖暖情怀融入到社会学修养教学中,进一步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组还在教学案例中加入了反映西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真实案例,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如,局部地区精神病泛发、严酷环境对全民健康科普的制约、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接受健康教育的制约、宗教信仰对全民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薄弱,都是西藏全民健康工作推进的特有困难。同学们在学习的工程中逐步意识到,当今的医护工作已经从个体之间的个人照护关系,迅速演变为一种社会关系。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基层医疗工作必须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满足社会对医护人才的需求。

美学修养部分,增加了西藏图画、岩画、民居以及舞蹈美学的赏析,使学生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入了解音乐疗法以及中医五音五脏的理论对应关系。实践部分增加了西藏“最美医生”次仁巴珍和“最美乡村医生”布琼的事迹,同时梳理藏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发展轨迹和古今对比,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职业道德美和情操美对于医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其中绪论部分、关键概念和知识点,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在礼仪修养章节,求职礼仪增加了模拟面试环节;职业礼仪环节鼓励学生拍摄自制的小视频进行仪表修饰的交流。另外,根据不同的案例,由授课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案例,布置思考题。通过随堂设计、小组学习、课堂游戏、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

课程的考核标准根据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不断完善。以“翻转课堂”为主要授课形式的教学,其过程性学习的评价来自于每一次课堂任务的完成。研究者团队将原本30%的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到50%,并通过定期发布答疑、复习等通告进行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以上措施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和成果评价,可以有效地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跟踪与管理。

三、案例分析

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不断调整下进行的。通过不定期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指标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两次集中研讨。第一次“观察者”研讨,以培养适应西藏地区发展特色的护理人才为目标,制定课程计划,重新设计并充实教学内容。从毕业时学生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素质入手,采用反向设计的原则,对教材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标准进行修改。通过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观察组”成员交流,借助祖国藏医学宝库中的名著《四部医典》打破《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学习中,各章节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医学与人文学的思维碰撞,为“医文交叉”课程的建立搭建骨架,梳理脉络。第二次研讨是对教学模式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整。在第一次教学内容调整的基础上,关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根据随堂分组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择优奖励,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经过以上研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又进行了两次改进:首先,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延长了学生小组讨论以及成果展示的时间;其次,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置《课堂表现评分表》,使形成性评价更为量化。

在研究结束时,“观察者”于2022年7月对采用行动研究完善教学模式的2021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对比评价。

行动研究中的观察与反思不是单独的研究步骤,他们参与了行动的全过程,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做出研究调整,通过观察、反思后进行评价。本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后2021级护理本科班54人和未接受行动研究的2019、2020级护理本科班109名学生,通过期末考核成绩了解行动研究后教学效果的变化。

试卷质量分析的内容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使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计算信度。效度使用校标关联效度。本次最终考核将成绩总分及各题得分输入SPSS26.0软件,得到总信度为0.804。选择2021级的期中考试成绩作为校标,将学生的期中考试和最终考核成绩作为变量,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计算,效度为0.544,总区分度为0.16。其中,名词解释和选择题最难,难度分别为0.55和0.65,参与行动研究组的总体及各题型的难度值均高于未参与组。参与及未参与行动研究组的各题型难度情况详见图1。

图1 参与及未参与行动研究组的各题型难度对比

本次期末成绩分析的考核效度为0.544>0.4,信度为0.804,表明试卷信度为优,此次考试结果可靠,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试卷的总体难度0.66,在0.3~0.7之间,处于“适宜”等级。期末考试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是以教学目标作为参照标准,了解学生某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本次试题难度适宜,适用于此次考核。本试卷整体区分度为0.16>0.15,说明该试卷满足试卷命题要求。本次行动研究中所有试题区分度均在0.15以上,说明试题质量良好。考核结果的难度对比可以看出,行动研究后试题相对“容易”。其原因可能与过程性评价的比例提高为50%;同时与教学模式的整体改善,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关。试题结构加大了案例分析题的占比,强调了适应新医科背景下对能力培养的考核。行动研究前后,案例分析题的难度得分由0.585提升至0.67,也有学生该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原因。

考试结果分析:本次参与行动研究后的54名学生,其综合考核成绩(50%期末卷面成绩+50%平时成绩)最高为94分,最低35分,平均分为77分。其中80分以上的考生有24名,占总人数43%(含100~90分段占总人数9%,90~80分段占总人数34%);80~70分段的人数为18名,占总人数34%;70~60分段的人数为9名,占总人数17%;60分以下的人数为3名,占总人数6%。良好率为42%(23/54),及格率为94%(51/54)。通过将参与行动研究的2021级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与没有参与行动研究的2019级、2020级学生相比较,可以看出参与行动研究的学生在优秀、良好、中等三个分数段所占的比例都高于未实施行动研究组的学生(见图2)。

图2 采取行动研究前后综合考核成绩各分数段比例对比

题型分析:行动研究后的最终考核中,将平时成绩的占比由原本的30%提升到50%。期末考试的卷面题型取消了以往的填空题,保留了名词解释、简答题、选择题,案例分析的得分占比由12%增至20%。行动研究前后各类题型分值分布见图3、图4。

图3 未进行行动研究的考核题型分值分布

图4 行动研究调整后考核题型分值分布

综上所述,本研究是以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倡导新医科“医文交叉”理念为契机,依托祖国藏医学知识宝库《四部医典》为教改思路源泉,通过行动研究对医文交叉类课程进行的教学模式探微,包括教学内容重构、授课方法改进、考核指标调整。研究联合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多个人文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数次主题研讨,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适时的反思和调整,使教学改革更贴合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和西藏卫生保健现实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借助藏医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突出打造了本课程的跨文化特色和医文交叉特色。调整后的考核方法,在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人文修养,潜移默化中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

传统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证主义结果的测量,而不能和研究对象一起去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7]。在探索“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观察者深切的感受到,要想获得最佳的教育结果,既要有教学方法上的“共同参与”,也要有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上的“共同参与”。《四部医典》发源于西藏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输送地区“青藏高原”,有着与藏族学生共同的文化背景,既独具特色,也拥有着厚重的实践积累和人文思想积淀,是探寻西藏民族大学医文结合课程取之不尽的宝藏[8]。医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它使人类受惠无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原本发源于人文关怀的医学,却日渐背离了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从医者本身需要具备丰满的人性,而这种素质仅依靠单纯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获得的,必须重新回归人文的怀抱,从古老的医学著作中汲取人文营养,才能让医护工作者更好地从事临床工作,作出更有利于患者的决定,不悖离医学的初衷。

“新医科”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在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行动研究的特点使其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和改进。行动研究是课程理论内容与民族院校实际情况脱节的黏合剂[9]。本研究综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理论关注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实践者”不断观察、反思,保证了课程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医典西藏人文
人文
都是西藏的“错”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与《阿维森纳医典》四元素说的比较研究
神奇瑰丽的西藏
人文绍兴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人文社科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四部医典》与《阿维森纳医典》中的放血疗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