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频化生存探究文博节目发展路径

2023-11-27 03:24刘宣祺
国际公关 2023年20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刘宣祺

摘要:视频时代已到来,视频化生存依托媒介技术与数字平台发展,为文博节目创作与传播带来巨大潜力。本文介绍视频化生存背景,思考媒体融合下文博节目创作困境,并通过分析视频语言赋能文博节目的实践,提出让文博节目的“可看性”得到纵深发展和从“可看性”到“可及性”的再探索两条路径,以期为视频时代中文博节目创作与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频化生存;文博节目传播;媒体融合;可及性

视频时代,看各种类型的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这对文博节目传播来说是新挑战,同时也是新机遇。在融媒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不断探索如何借助视频语言优势完成融合转型,如何与视频平台达成互相成就。而文博节目的生动性、专业度和融媒渠道的 “可及性”是文博节目传播不容忽视的探索方向。

一、媒体融合给文博节目创作带来新挑战

(一)媒体融合新阶段

“媒体融合”概念的较早提出者是普尔教授,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媒体融合是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从2014年的 “推动融合”到2020年的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我国媒体融合进程正处在发展新阶段。

如何面对媒体融合的新阶段?有学者指出走 “宽融合”道路是抵达成功的关键。[1]媒体要以自身的品牌、资源为基础,链接更多辐射资源并促成各资源对接。

(二)媒体深度融合下文博节目创作困境

文博类节目是以展现、传承文化为目的,围绕文物和博物馆相关内容进行传播的节目。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新传播方式给文博节目帶来新挑战。现在的文博节目遭遇同质化困境,在几个 “现象级”文博节目之后,很多地方文博节目都在效仿原有的出圈节目。但后期因同质化过于严重,大部分形式套路趋于一致,现能掀起水花的文博节目已变少。同时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文博类电视节目遇冷,难以吸引更多的大屏观看流量。

二、何为视频化生存

(一)视频化生存背景

视频语言的强流通性、视频化生存方式的普遍性发展让视频时代快速到来。彭兰教授也指出视频化生存是媒介化后的日常生活。[2]

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使用率达到96.5%。[3]如此高的使用率反映出观看视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在视频化生存背景下,文博节目借助视频语言创作、利用新视听平台传播也成为其 “出圈”的重要路径。

(二)视频化生存与传播可供性相互影响

学者吉布森最早提出 “可供性”概念以讨论环境与动物间的关系。后来传播学的一位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用 “三个维度”来判断 “新”“旧”媒体,在信息生产、社交、移动可供性上的水平越高,该媒体往往越 “新”。[4]还有一位教授在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可供性时,强调技术使用者— “人”的重要性。[5]

视频化生存依托视频技术与平台的发展,让受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与传播可供性之间具有互相影响关系。视频技术为平台提供支撑,具有信息生产的可供性;视频技术的使用者在创作中有可尝试更多视频类型,具有移动可供性;这种传播可供性还影响着视频化生存的受众,也就是媒介使用者。媒体的社交可供性有致意传情的连接作用,同时从用户角度出发可倒逼媒体思考,反推其积极寻找未来创作方向。本文研究视频创作传播与用户之间可供性的相互协调关系,探索文博节目如何利用视频传播可供性构建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视频化表达如何为文博节目传播赋能

为满足用户需求,各类媒体平台的视频类型更多样化、个性化。不同平台的视频也有不同特点和传播针对性。现在浏览视频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各媒体平台为争夺流量还是对各类视频有包容性。

同时,很多传统大屏节目在融媒进程中也开始通过更生动、精彩的视频语言为文博节目赋能。下面将从视频不同类型的发展历程来探究视频化表达如何为文博节目赋能。

(一)利用电视节目宣传文博知识

1972年,中央电视台以新闻报道方式播出的马王堆 (长沙)西汉辛追夫人墓葬出土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文博节目的开端。虽然是用新闻报道方式,但观众可在电视上直观看到有关文物和出土现场环境,这种从文字到视频表达的转变为文博类节目诞生埋下伏笔。到20世纪70年代末,文博类节目找到了自己的表达形式,开始出现文博类专题纪录片。这种文博类专题纪录片的时间较长,平均在一小时以上,且与观众有较强的距离感。这种单向视频传播后来慢慢地不能满足观众了。2004年后,陆续出现了多部文博类新综艺节目,里面出现了主持人和嘉宾在现场或演播室介绍文物背后故事的形式。这样人们在视频里所获得的信息就不再只有单一的解说配画面,还可以看到主持人和嘉宾在现场的互动。与以往的纪录片相比,这种类型视频节目的 “生动性”“可看性”提高了不少。

到了现在的融媒体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逐步转移至有其他丰富视频冲击力的小屏,传统文博类节目的宣讲介绍吸引力明显不足。于是文博类节目又利用视听技术增强节目的视觉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古建筑被3D建模复现后的宏伟,历史的场景与故事被有趣的小剧场表演重现,还能看到大屏上视觉丰富性更强的动画制作包装。

这些变化说明文博类节目一直在丰富视频化表达的方式,用视频语言为自己赋能。所以在视频化生存中,文博类节目更要通过视频技术和视频化表达来展现、传播自己,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二)借助短视频让文博“活起来”

在众多短视频平台兴起后,短视频成为人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于网络直播以媒介为桥梁的单纯画面互通,短视频更能展现发布者的想法。如一段素材可以通过后期剪辑变成多条视频,甚至是传达不同意思的视频。因为后期剪辑能改变原有素材的线性逻辑,还能添加各种附加功能,如音效、画面特效等。再加上平台对短视频时长按秒计时的限定,观众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观看更多视频以获得更多视觉刺激和信息。

视频的 “短、小、精悍” (时长短、移动小屏便可看、视频画面丰富)再加上智能算法推送的助力能吸引更多观众,同时也能反助推视频平台发展。如今,很多的短视频都会选择固定在几家知名高、用户使用率高的视频平台上进行播放。

如此一来,播出时长动辄半小时以上且采用老套编辑手法的传统文博电视节目不得不面对很多人 “没意思”“没空看”的评价。

过去十年正是媒体融合推进发展的十年,文博节目也在其中积极探索,如某电视节目开播前先用短视频吸引观众,这段短视频以三星堆文物的第一视角出发,讲述三件文物 “溜”出博物馆穿越到上海大都市的历险记。视频中的文物有自己人設且画面互动性强,这种巧妙的构思和技术的支撑让三件文物一下子 “活”了起来。

制作与文博相关的生动性动画短视频后再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以增加热度,这样的采用文物第一视角拟人化文物的文博短视频可以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1对1式的视频化表达还可以将观众从短视频引流回电视节目。

2020年,首部介绍名画的真人动画纪录片诞生,这是文博节目在短视频时代中对形式和内容的又一次大胆创新。这部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长时长,一集平均5分钟,所选用的情景喜剧形式、加入的大量网络文化元素以及技术的画面支持,让古画中的人 “动”了起来。画中人不仅能说话还能和外界沟通,这档节目从在腾讯视频开播起就备受好评。

在各大视频平台中发布文博短视频片段,扩大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讨论度,通过视频语言刷 “存在感”。其中,视频传播可供性也为文博节目试图重构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关系带来启示。

(三)通过慢直播陪伴观众沉浸式感受文博场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确实为观众带来了一定程度上个性化选择的 “狂欢”,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文博视频中碎片化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同质化内容已经让部分人感到审美疲倦。这时符合受众碎片化时间观看习惯同时又具有沉浸感的慢直播走观众视野,成为观众足不出户还能更直观感受场景的新选择。如通过在博物馆慢直播的方式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场馆环境。假如观众想再看看场馆某个地方或对相关文物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主持人看到实时评论后可直接用语言或镜头回答观众。

这种具有跨时空性、跨语言的视频化表达在未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因为慢直播比短视频的时长长,通常是按小时计算,表达的内容会更多。同时又不会像电视节目或者纪录片一样因为长而失去互动性,可以与观众实时在线交流,时效性更强。

极强的互动性打破了单向传播的壁垒,也满足了视频化生存的陪伴式要求,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又可以提高文博类节目的生动性。

四、视频时代文博节目创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一)文博节目“可看性”的纵深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信息 “碎片化”让很多人已经感到审美疲倦,害怕自己掉入 “碎片化”的浅思维陷阱。

从被动收看传统电视节目到自主选择观看短视频,再到现在个性化选择看长视频,这是视频类型上的新变化。不过不管是哪种视频类型,若掌握了 “可看性”的流量密码,文博类节目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要掌握 “可看性”的流量密码,文博类节目首先就要从受众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满足观众的需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吸引更多注意力。因此文博类节目 “可看性”的纵深发展尤为重要。

“深”,为垂直深度。粗浅的 “碎片化”信息缺少专业深度价值,“可看性”低。文博类节目 “可看性”的要求体现在视频制作更精致化、生动化和文博内容更专业化上。视频化表达具有跨空间性和跨语言性,打造精致好看的展现文博的视频能让节目在传播上更具吸引力。而文博节目的特色就是文物和博物馆,本身内容专业度要求就高。因此,通俗地说,文博节目未来发展路径就是要好看、更好看。以探索文博以及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价值来保证高质量内容的好看,再用更精致的视频技术让文博节目更好看。

“纵”,为媒介广度。全媒体融合为文博节目发展带来新机遇。文博节目要进行全媒体平台的适应性创作,利用好全媒体矩阵力量。通过 “四全媒体”进行全媒体传播,让文博节目传播得到纵向发展,以收获更多高 “可看性”评价。

(二)从“可看性”到“可及性”的再探索

当人与媒介需求关系越强时,对媒介本身的 “可看性”要求就越高,这种依赖关系也反推出媒体融合 “可及性”的重要性。

2023年4月12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创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讨会上,有学者归纳出融媒体传播在这个时代的发展难点,并指出视听新媒体的 “可见性”应要继续向 “可及性”迈进。[6]

“可及性”代表有效传播。这启示文博节目应选择适合的可及传播渠道,通过视频化表达的 “可看性”实现受众对内容的有效接收,达到 “价值可及”。这种从 “可看性”到 “可及性”的再探索可扩大文博节目的传播效能。以新闻电视节目的 “可及性”再探索为启示,如某地方电视台把新闻联播节目在视频号上实时发布,这意味着这档新闻节目的传播可不再困于电视大屏、不再受限于电视频道信号,而是可以自己 “走进”竖屏触达用户。

五、结束语

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媒体发展可借助视频优势完成融合转型并与新型视频平台互相成就。本文提出的从视频化生存探究融媒体下文博节目的发展路径是要据新情况不断探索、调整的闭环链。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技术被发展、运用,如 “AT+4R”技术的应用将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等,这意味着现在的视频化生存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意识到,技术终归要服务于人的需求、传播的内容。文博类节目本身的内容资源就很丰富,再得到技术与艺术的赋能,有这种 “可看性”便不必过于害怕暂时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传媒,2023(12):19-20+22.

[2] 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4):34-40+53.

[3]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2023-03-02].https://www3.cnnic.cn/n4/2023/0303/c88-10757.html.

[4] 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118-133.

[5] 彭兰.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可供性的变化及其影响[J].现代出版,2022(6):60-73.

[6]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创主流舆论新格局”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中传召开[EB/OL].[2023-04-16].https://www.cuc.edu.cn/2023/0416/c1382a203779/page.htm.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主持人的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纸媒新闻采编的现状与转型探索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