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2023-11-25 05:17曾祥明魏葆春程子宸朱恬莹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行政管理

曾祥明 魏葆春 程子宸 朱恬莹

摘 要:本文通过我国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发展历程的分析,阐述了机关后勤管理制度在中国革命中提供物质保障,及当前在增加政府机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解决后勤管理短板方面的作用,提出新形势下既要从制度层面入手规范程序和开展标准化,又要从技术层面入手实现电子化、数字化,以期为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关后勤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治理现代化,电子后勤,数字后勤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16

基金项目:本文受温州市机关事务研究院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2WGG008)资助。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Government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GLSM)

ZENG Xiang-ming1 WEI Bao-chun2 CHENG Zi-chen2 ZHU Tian-ying2

(1. Law School, Wenzhou University; 2. Government Offi ces Administration of Wenzhou)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overnment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GLSM)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role of GLSM in providing material guarantee, increasing the operating effi ciency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while reducing cost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solving the shortcoming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t proposes that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and standardization are needed at the mechanism level in the new circumstances, and digitalization is realized at the technical level.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GLSM.

Keywords: government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electronic logistics, digital logistics

機关后勤是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相关资源配置、使用,满足政府自身需要、保障政府正常运行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它涉及资源配置,有必要用较少成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它具有满足政府行政效能和正常运行的职能,因此其服务过程、质量、效率,就影响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并反映着政府形象。回顾我国机关后勤机构发展历程,分析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 机关后勤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

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文成立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委任方维夏为总务厅厅长起,机关后勤管理就已成为党领导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此后为了革命的需要,机关后勤管理机构不断优化调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成立。1941年,中共中央管理局成立,统筹管理中直机关、医疗保健、房屋分配等工作。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封锁,中共中央管理局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发展生产,立足物资、资金分配,保障供给,为党中央领导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管理局几经更名,职能因应形势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设立办公室、供给、警卫、生产管理等部门。1954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管理房屋、印刷、服务等事务。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形势下行政管理要求,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拉开了机关后勤管理改革的序幕,更好地服务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体来看,我国机关后勤管理体制随党和国家工作中心适时调整,管理职能经历了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到提供后勤服务,再到为国家运行提供保障的过程。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提供物质保障的功能十分重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因应时代需要而发展十分必要。

2 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发展的必要性

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革命胜利过程中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当前增加政府机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也是解决后勤管理短板的需要。

回顾机关后勤机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及时优化,服务职能的及时调整,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基础和物质保障。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央事务管理局特别重视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根据1944年3月《解放日报》记载,中央经建处为改良农具,召集种菜先进分子和铁工、木匠以及农场、木厂负责人,讨论改良农具的效力、质量[1]。改良农具有力地支持了生产发展,推动边区经济发展,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此外,通过边区建设,奠定新中国的经济基础,为解放战争提供经验。因此,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和职能及时优化调整,是不断适应变动着的革命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需要。

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降耗增效。1983年以来,机关后勤管理从物业、餐饮等单项改革转变到资产管理、节能节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究其原因,不外乎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机关后勤部门履行职能中注重提供服务忽略效率,注重福利忽视成本,注重供给忽视效果等。有必要通过后勤社会化,引进竞争,以市场机制调节机关后勤管理的服务项目,增效降耗,使其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以公务用车为例,2011年,中央本级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预算59.90亿元,2018年为33.15亿元,降幅44.65%。由此可见,机关后勤改革大量消减了费用,实现了节约增效的目的。

从政府运行过程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建设做出重大部署[2],明确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3]。在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政府行政体系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4]。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新手段、新技术,电子政务是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路径与手段。十九大以来,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迈向新发展时段,走向“数据赋能、协同联动、服务优化、安全可控”[5]。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智慧化,机关后勤管理必然要通过购买服务,采取外包、委托和合作等方式提升专业化,逐步实现自身专业化。

当然,现有后勤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短板,表现为人事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智能化等。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一些地区的机关后勤人员,由部分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以及大多数不具有编制的临时工作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构成。由于制度障碍,具有编制的成员和临聘人员之间,以及合同制和临聘人员之间的工作待遇差别较大。这导致机关后勤中任人唯亲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还持续存在,造成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不仅如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机关后勤部门属于服务部门,不需要多深的专业知识,加上工作人员向上流动的通道和机制还不健全,以及机关后勤的支出由政府财政统筹,导致机关后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其积极性因部门而异[6]。

技术手段方面,一是一些机关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使其信息接触较少,导致对信息化的认知偏差等问题。在信息管理系统过多,信息管理系统变更、修改频繁的情况下,机关后勤部门统筹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二是一些机关后勤部门的工作同志,对现代电子政务、互联网技术和元数据等持排斥态度,认为机关后勤只是“运送粮草”“搞搞服务”的工作,不需要电子化。事实上,以纸张、电话、传真为主要手段的政务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复杂、多元的后勤政务的要求,无法服务于疫情常态化下政府工作需求。三是信息培训效果难以保障。许多机关后勤工作,往往只需要少部分成员管理、传递信息,而信息培训中心不加区别,就会导致培训难以发挥效果,使技术推广、应用面临困难[7]。这些现实困难,不断推动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向前发展迈进。

3 新形势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发展的方向

新形势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发展,既要从制度层面入手,通过制度建设逐步规范程序,使机关后勤制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又要从技术层面入手,通过技术化、数字化,实现机关后勤逐步实现现代化。

一方面,根据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制度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对该领域现象的关注度较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意见,提出规范公务用车、降低成本等目标。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看,通过对作为公共资源的公务用车从法律规定、执行等方面逐步规范,是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有序推行的保障。

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发展,要加强探索法制化建设。从诸多文献看,一些地区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法治化建设还相对滞后,法制化程度还不高。随着政府职能转变速度、转变趋势加快,机关后勤管理容易受传统习惯影响,带来市场化进程慢的困难。因此,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法治化进程还相对比较缓慢,突出表现为法律体系需要较长时间完善,法律体系健全需要较多的验证实践,法律规则执行需要逐步推进[8]。只有不断推动法制化,使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才能使机关后勤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

另一方面,根据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现代政府需要,机关后勤事务电子化、数字化,是逐步实现机关后勤事务走向智慧后勤、数字后勤基本要求。互联网的发展使现代政务工作越来越便利,电子政务不断深入发展。作为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电子后勤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政务管理和综合服务系统,核心是利用通讯技术突破政府部门壁垒,通过各种电子途径将需求与供给汇聚,打造通过电子化的虚拟机关实现一体管理的重要手段。电子后勤实质是以电子化手段处理政府机构后勤事务。其目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变革,其核心是按照程序在网络上实施机关后勤的日常事务、管理服务、反馈评价。在电子后勤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机关后勤部门自觉以及实践的要求等,电子后勤将不断前进。

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2017年以来,温州市机关事务局率先探索部门间“最多跑一次”。起初采取“一个号码联系、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开展“智慧大院1.0”建設。此后不断推进迭代升级工作,从“智慧大院1.0”的“最多跑一次”,到“智慧大院2.0”的“一次都不用跑”,再到2022年提出“智慧大院3.0”建设,开展“一键即达”改革。“智慧大院1.0”的“最多跑一次”,即设置四个窗口,通过内部电话线路分别承接食堂业务、一卡通办理、车辆人员通行管理、集体户口、会议预定、维修、咨询等业务。对需审批的业务办理“限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业务实行“即办制”。“智慧大院2.0”,即通过手机APP、电脑客户端“一键直达”,使各部门“一次都不用跑”,提高准确率和办事效率。所谓“智慧大院3.0”,即实时将各部门的需求直接转达给服务保障端口,减少流转并由服务端在第一时间内直达办理。此外,该局还通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采取电子化应用如“一卡通”“人脸识别”“车位预定”等,免除手续繁杂、证件多乱、等候时间长等问题。据统计,该局后勤部门2022年的业务办件量已达4.8万件,错漏办件量0件,真正成为政府运行的“百事通”。

4 总 结

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建设,人才建设是根本,干部队伍建设是保障。为此,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双建”工作,突出政治建设首要地位。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成果,健全完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推动政治理论学习的落实。持续增强党建引领,抓好“四化”“双强”党支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其次,要持续打造优良作风。继续深化便民服务的相关改革,如“最多跑一次”的落实。深入开展评价、反馈、提高等活動。持续抓牢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压实主体责任,开展正风肃纪督查,打造堪当重任的机关事务铁军。

最后,着力提升队伍能力。加大选人用人力度,采取考录、选调、选拔等举措,引进专业人才,优化人员组织架构。推进党务干部和党员轮训工作,持续办好系统业务培训班。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通过集中轮训、辅导讲座、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让干部职工了解熟悉前沿方向,用最新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传导“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提升机关事务干部队伍整体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

参考文献

[1]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6:101.

[2]陈潭.党建引领、数据赋能与信息惠民——理解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三重界面[J].行政论坛,2022,29(5):37-4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4]吴磊.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创新——以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为例[J].学术研究,2020(11):56-60.

[5]鲁金萍“.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展望[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0(9):23-25.

[6]曹玥.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

[7]宋力刚,李志敏.现代通信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742-744.

[8]陈兆丰.在改革中求索:对后勤管理的理性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71-273.

作者简介

曾祥明,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魏葆春,本科,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程子宸,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朱恬莹,本科,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会议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治理现代化行政管理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语言习惯与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法律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