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幽兰
初中平面几何中,由图形运动而产生的最值问题历来是学生解题的难点,究其原因是图形一直在变化,学生无法捕捉到运动变化背后“不变”的元素,难以分析出取最值时变化元素的位置,也就无法根据具体图形分析求解[1].其中,与旋转有关的动点求最值问题,热度一直高居不下,近几年常“驻”各地中考选填题和几何综合题的压轴位置,令莘莘学子头疼畏惧.下面笔者分享一道题目的解法和变式的深入探究,希望给读者一点启发.
题目 (武汉蔡甸2021\5第10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Q是直线y=-12x+2上的一个动点,将Q绕点P(1,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Q′,连接OQ′,则OQ′的最小值为( ).
A.455
B.5
C.523
D.655
解法1:(坐标法)分别过点Q和Q′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和N,如图2.
于是∠QMP=∠PNQ′=90°,则
∠PQ′N+∠NPQ′=90°.
因为∠QPQ′=∠QPM+∠NPQ′=90°,则
∠PQ′N=∠QPM.
又PQ=Q′P,所以
△PMQ≌△Q′NP(AAS).
故PM=Q′N,QM=PN.
设Qa,-12a+2.因为
P(1,0),所以
PM=Q′N=a-1,QM=PN=-12a+2.
于是ON=OP+PN=3-12a.
所以
Q′3-12a,1-a.
所以OQ′=ON2+Q′N2
=3-12a2+(1-a)2
=54(a-2)2+5
≥5.
故選答案:B.
点评:解法1抓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利条件,构造了 “一线三垂直”模型证三角形全等.首先设未知数表示出动点Q的坐标,用坐标来表示线段长度进行转化,然后由勾股定理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将OQ′表示出来,最后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最值.这种方法虽然很巧妙、简便,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于有坐标系且旋转角度特殊的题目.
解法2:(轨迹法)如图3,将△AOB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则Q′为直线A′B′上一动点,根据垂线段最短,OQ′的最小值为点O到直线A′B′的垂线段的长度d.
由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2x+2,得
A(0,2),B(4,0),所以
OA=2,OB=4.
由题意,得O′(1,1),
A′(3,1),B′(1,-3).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3k+b=1,k+b=-3,解得k=2,b=-5.
于是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2x-5,则
E52,0,F(0,-5),故
OE=52,OF=5.
所以EF=OE2+OF2=522+52=552.
由S△OEF=12OE·OF=12EF·d,得OQ′的最小值为
OE·OFEF=52×5552=5.
点评:解法2由旋转的本质出发,直线AB绕点P顺时针旋转90°所得直线A′B′即为动点Q′的轨迹,但直接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不方便,因此旋转整个△AOB,先求出点A′和B′的坐标,再求直线A′B′的解析式,最后用面积法求出点O到直线A′B′的距离.当然,在求出了直线A′B′的解析式后,也可以由此设Q′的坐标,用解法1中的坐标法,运用勾股定理和二次函数来求最值.解法2适用于大部分的动点旋转求最值问题,即先确定动点轨迹.
解法3:(逆向轨迹法)OQ′的最小值其实是定点O到直线y=-12x+2绕点P顺时针旋转90°所得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转化为O′(1,-1)(由点O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到直线y=-12x+2的距离d.
如图4,过点O′(1,-1)作O′A垂直于x轴交直线y=-12x+2于点A,O′B垂直于y轴交直线y=-12x+2于点B.
于是A1,32,B(6,-1),所以
O′A=52,O′B=5.
故AB=O′A2+O′B2=522+52=552.
由S△AO′B=12O′A·O′B=12AB·d,得O′Q的最小值为
O′A·O′BAB=5,即为OQ′的最小值.
点评:解法3在求O′Q的最小值时同样可以用解法1的坐标法来求,在本质上它与解法2是一样的,都是将所求最值转化成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但是解法3对解法2进行了简化,免去了求直线y=-12x+2旋转后的直线解析式,直接旋转定点O,思路新颖巧妙.
变式1 在Rt△AOB中,OA=2,AB=4,P是OB上一点,OP=1,Q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将Q绕点P逆时针旋转30°得到点Q′,连接OQ′,则OQ′的最小值为.
解析:点Q在AB上运动,即点Q的轨迹为AB,那么将AB绕点P旋转就能得到点Q′的轨迹.于是,将△AOB绕点P逆时针旋转30°得到△A′O′B′,如图5,则点O到A′B′的距离即为OQ′的最小值.
由旋转,得∠BPB′=30°.
在Rt△AOB中,OA=2,AB=4,
所以∠B=∠B′=∠BPB′=30°,
于是A′B′∥OB,则
∠AEB′=∠AOB=90°.
所以点O到A′B′的距离为OE的长度.
如图5,过点B′作B′F⊥OB于点F,则∠B′FP=90°,于是四边形OEB′F是矩形.
由OB=AB2-OA2=42-22=23,OP=1,得
BP=B′P=23-1.
∠B′FP=90°,∠BPB′=30°,所以
B′F=12B′P=23-12.
故OQ′的最小值为OE=23-12.
变式1没有坐标系背景,显然解法1不适用,而运用解法3,将点O绕点P顺时针旋转30°以后再求O′到AB的距离较为麻烦,经对比发现,此题解法2是最简便的.
类似地,还可以变化图形形状和旋转角度,解法一样.
变式2 如图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120°,AB=AC,D是AB上一点,AD=2,BD=4,E是边BC上的动点,若点E绕点D逆时针旋转30°的对应点是F,连CF,则CF的最小值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解决这类绕定点旋转的最值问题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坐标法、轨迹法、逆向轨迹法,根据不同的题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轨迹法.若是动点所在的直线绕定点旋转,则先确定动点旋转后的轨迹,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后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所求最值.
动态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在“动”中寻找“定”的量,再由这些定量探寻出动点形成的轨迹,从而根据轨迹分析出最值位置,即“由动寻定,由定定轨,由轨求最”[2].题目只是知识方法的一个素材,解题的过程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原理,提炼方法的本质,注重解法的策略,总结问题的归类,从而达到利用有限的题目实现无限的再创造.由解一道题变成会解一类题,乃至通解一种体系的题,这也是解题教学的方向[1].
参考文献:
[1]郭源源.旋转位似“似”成双 定点定形“轨”一致[J].教学月刊\5中学版(教学参考),2020(10):11-15.
[2]郭源源.“定量”构建动点轨迹 “隐圆”巧解最值问题[J].中学数学杂志,2018(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