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立体课程体系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2023-11-25 05:25:24柯倩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育人学科

柯倩

“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强化了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小学致力于建设一所遇见儿童生命成长的自然书香学校,始终围绕学校“生命·阅读”教育理念核心,把儿童的生命立场放在学校教育的中央,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课题”“课程”“课堂”三驾马车同向同行,不断探索构建生活化、实践性、真实性、立体化的课后服务立体课程体系,促进课后服务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综合提升。

课题立校,奠定阅读丰盈儿童精神生命的办学根基。学校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以课题立校,成功申报了武汉市科研课题“小学‘生命·阅读教育景观的建构与实践”,以课题研究的姿态对待和处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鲜明地提出“转角遇见书,阅读悦成长”的办学口号,引导学生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直面儿童生命,为了儿童生命,幸福儿童生命。

课程建构,加强儿童学习与自然、生活的广泛链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树立素养导向,以“五育”融合为教育抓手,坚持以“认识儿童,遵循规律”作为出发点,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基于学科素养拓展的课程综合化实践活动,着力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的课程体系融合改造,开展以课后服务学科拓展及社团项目制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系统开发“1+X”课后服务课程,着力夯实和延展“1”的服务水平,开发学科类素养拓展课程,深入强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学习能力。着力丰富和提升“X”的服务品质,深化课后服务课程在素养、价值和荣誉三个维度上的内涵建设,以“技术注入、政策支持、丰富提升、评价研究”为指导思想,不断规范、完善、优化低中高三段式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和管理。各学科组进一步优化低段观影阅读、数学乐园、ABC乐园等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结合新课标精神,继续优化推进以项目制为内容主题、综合性学习为方式的“文悦诗社”“文悦剧场”“文悦墨香”“玩转数学”“趣味数学”“妙想数学”“英语绘本戏剧社”等学科素养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化“课程文化”及“创意表达”,真正实现“把想的做出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组建校级体艺社团,开发田径、篮球、足球、少年武术、花样跳绳、趣味纸艺、七彩梦绘画、创想素描、创意手工、合唱、萤火虫舞蹈社、葫芦丝、趣味编程、书法、农耕文化、自然日記、科技制作、心理健康等特色社团课程,教师学生人人参与,丰富学生多样态实践性学习。多彩的项目为学生持续提供学科实践平台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突出实践,追求课程综合育人的美好生态。学校形成不同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思维,拓展不同学科教师协同育人的新思路,先后开展了“我爱武汉”主题拼音游园活动、“我是小小生活家”语数学养测评活动、读书漂流和原创书展示活动、应急纸飞机放飞活动等,并将心理健康沉浸式体验团辅纳入“双减”课后服务课程,呈现课程综合育人生态,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激发,自主发展态势良好。学校树立素养导向,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学习与自然、生活的连接,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呈现出多样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打开学科视野,构建了以“春之华”“夏之韵”“秋之实”“冬之趣”为主题序列的学校“四季课程”。如:“赏菊花、品菊韵”跨学科主题课程、“春之华·读梅”全学科游学嘉年华……突破学科界限的综合性学习,让孩子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宽,引发儿童无限的创造和无穷的回味。

文化大道小学的课程建构经历了从国家政策的外部驱动到师生发展的内在愿景的发展历程,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以“生命·阅读”理论为核心,以文悦课程、文睿课程、文美课程、文健课程、文德课程、文汇课程互为链接的课程框架体系。如今的学校社团课程有20多个,课程项目丰富多彩,师生全员参与,生活化、实践性、真实性、立体化的课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