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兔耳朵椅

2023-11-25 08:49杨叶婷吴露雯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实验幼儿园
教育家 2023年42期
关键词:木板耳朵孩子

杨叶婷 吴露雯 |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实验幼儿园

最近,班里的孩子们热衷于用木工制作一些小玩意儿。绘本馆里一把特别的椅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那是一把“兔耳朵椅”。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讨论着:“好可爱呀,有一对兔耳朵。”“我们能在木工坊里做一把一样的兔耳朵椅吗?”孩子们的对话引起了教师的思考:兔耳朵椅包含了椅子的基本结构,其中安装兔耳朵能帮助孩子们认识榫卯工艺,在制作过程中既能提升切割、测量等技能,又有团队合作,能让孩子们积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于是,在讨论与思考中,“制作兔耳朵椅”活动开启了。

师幼讨论,聚焦问题,共同绘制网络图。项目起始阶段,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兔耳朵椅怎么做呢?”“怎么把耳朵和下面的圆凳子连接在一起?”……根据孩子们的问题,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绘制了活动网络图,分析出:兔耳朵椅是由兔耳朵、椅脚、椅面组成的,可能会用到木板、木条、钉子等材料,还有小手锯、铁锤等工具,并设计了兔耳朵椅的制作流程。

拆解与取样。该选择哪些材料来制作这三部分呢?“兔耳朵这么长,肯定要用长一点的木板。”“椅面是圆的,应该用大一点的木板。”孩子们一边讨论,一边在材料区寻找合适的材料。又该如何给每个部位取样呢?大家决定用拓印的方法进行取样,可是他们发现椅腿无法拆卸。小葵说:“我们量一量吧。”结果孩子们发现,测出来的数据不一致。之后在教师的支持、提示下,孩子们运用卷尺对椅腿再次进行测量,经过一次次严谨的测量,数据终于一致了。

各部位的制作。一是兔耳朵的制作。鉴于对兔耳朵大小及木板材质的考虑,孩子们选择了用小手锯进行切割。在锯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小手锯只能锯直线,碰到有弧度的地方就会卡住。教师拿来小手锯和框锯进行对比,在多次对比后,孩子们在工具区找到了线锯,解决了切割兔耳朵弧度的问题。二是椅面的制作。椅面拓印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在对椅面进行切割时,孩子们迁移切割兔耳朵的经验,决定继续选择线锯切割,但发现锯到木板直角的位置时线锯绕不过去。几个孩子坐在一边商量起来,钦钦说:“我们把每个角先锯掉吧,这样就可以绕过去了。”其他孩子同意了他的做法,拿起小手锯把木板上的直角锯掉,再使用线锯成功锯出了圆形的椅面。可是椅面上的洞洞该怎么做呢?孩子们查找资料,进行分享和梳理,发现椅面上的两个洞叫榫眼,兔耳朵凸出来的部分叫榫头,这样的工艺叫榫卯。对榫卯工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孩子们开始学习“凿”的方法。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掌握了凿的技巧,将椅面上的两个榫眼凿了出来。三是制作椅腿。孩子们用长木条将四只椅腿长度量好,结果发现锯下的椅腿是斜的。游戏分享环节,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锯的时候断断续续,所以不平?”“用机器对不平整的一边进行打磨?”……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锯好了椅腿。

兔耳朵椅的组装。切割完成后,孩子们将部件抛光、打磨,使每个部件更加光滑。接下来要将兔耳朵安装在椅面上,孩子们让榫头对着榫眼,安装顺利完成。安装椅腿时,他们相互合作,将椅面与椅腿连接,期盼已久的兔耳朵椅制作成功了。

——点 评——

生活无法预设,不确定或许也是常态。“可爱的兔耳朵椅”就是一例。面对意外,我们该如何思考?是紧追孩子的兴趣不放,还是不知所措?案例中,教师及时与孩子们交流讨论,聚焦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让孩子在前,教师在后,不断推动课程的行进;始终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相信孩子有能力完成任务,给予孩子最大的包容和耐心,这些都体现了“儿童在场”的儿童观。活动的推进体现了过程取向的教育观,也是“主动探究,互动建构,多元整合,智慧创生”理念的反映、任务驱动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一系列问题推动着孩子们去思考、去探索,其探究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就是在这种智慧支持中被鼓舞起来的。还需要思考的是,当孩子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如何做出价值判断与思考?如何在活动中更多看见孩子的学习?这些都是后续课程实施中需要继续关注的。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 王春燕

猜你喜欢
木板耳朵孩子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耳朵在哪里?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